[中医] 清热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蔹
【药用】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

【临床应用】用于疮疡痈肿。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肿的功效,对于疮疡痈肿、红肿热痛之症,既可内服,亦可外敷。如发背初起或疮疡痈肿,以本品配赤小豆,共研细末,用鲜鸡蛋白调和外涂。此外,水火烫伤,亦可用白蔹末外敷。

【处方用名】白蔹根、白蔹(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内托白蔹散《沉氏尊生》:白蔹、赤芍、当归、连翘、黄芩、白芷、瓜蒌仁、川芎、天花粉、乳香、防风、桔梗、柴胡、白蒺藜、生甘草。治痈疽溃疡不收。

白蔹散《证治准绳》:白蔹、黄柏。治冻耳成疮,或痒或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鱼腥草
【药用】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根及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微寒。入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

【临床应用】1.用于肺痈,痰热壅滞,咳吐脓血,以及百日咳等病症。

鱼腥草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常与桔梗、鲜芦根、瓜蒌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贝等用同用,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等症;与百部、鹅儿不食草、麦冬、蜂蜜等药配伍,可用于百日咳。

2.用于各种实热性的痈毒肿痛等症。

本品清热解毒而消痈肿,故可适用于热毒痈肿,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鱼腥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因本品含有挥发油,故不宜久煎。外用适量。

【按语】1.鱼腥草原名蕺菜,因它的新鲜净叶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故以气味而得名。一般人在未使用它的时候,往往顾名思义,以为此药气腥味劣,难以下咽。这是未经实践的原故。其实,此药阴干后,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时,则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红茶汁,仔细口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毫无苦味,且无腥臭,对胃也无刺激性。

2.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故前人用以治肺痈(肺脓疡)的要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本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用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等疾患,颇有疗效;本否又有利尿作用,故又可用于尿路感染、尿频涩痛。

【方剂举例】银苇合剂(本院曙光医院):银花、连翘、鱼腥草、麻黄、豆豉、桃仁、桔梗、生甘草、冬瓜仁、薏苡仁、杏仁、芦根。治急性支气管炎及较轻的大叶性肺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荞麦根
【药用】本品为蓼科植物野荞麦的根茎和块根。

【性味与归经】甘、涩、微苦,凉。入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淤,祛风湿。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及肺痈、咯痰腥臭等症。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临床用治咽喉肿痛,常配伍灯笼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或肺痈,可单用本品一两,隔水炖汁服,也可配合鱼腥草等药同用。

2.用于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痛及痛经,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

本品兼有活血散瘀及祛风湿的作用,治疗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筋骨酸痛等症,常配合桑枝、络石藤、苍朮等药同用;用治痛经及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加红糖煎服。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痢疾。

【处方用名】野荞麦根、开金锁(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错隔水炖汁服。

【按语】1.野荞麦在上海地区中药店称为开金锁,系由形状而得名。此药过去在临床上应用不多,近年来发现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用治肺脓疡(肺痈),疗效很好,但必须隔水炖汁煎服;如加水煎汁服,则疗效不显。

2.经临床实践体会,本品隔水炖出的汁,味很涩,微苦,用治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也有疗效,可使痰液分泌检减少,咳嗽逐渐减轻。

【方剂举例】复方金荞片(上海中成药):开金锁、生干蟾、鱼腥草、百部、一见喜。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虎耳草
【药用】本品为虎耳草科值物虎耳草的新鲜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有小毒。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肺痈咳吐脓痰,以及耳中流脓水等症。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用治肺痈咳吐脓痰,可用鲜草一两,配合鲜忍冬叶二两,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治耳中流脓,可用鲜草洗净打汁,加冰片少许,滴耳。

2.用于风疹搔痒,皮肤湿疹。

本品又能清热凉血,用于风疹搔痒,皮肤湿疹,可配合苍耳草、葎草等药,既可煎汤内服,又可煎汤外洗。

【处方用名】鲜虎耳草(用新鲜者,随用随采)

【一般用量与用法】鲜草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藤
【药用】本品为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的茎。

【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肠痈腹痛及乳痈肿痛等症。

红藤善于清热解毒散结,为治肠痈的要药,常与大黄、厚朴、蒲公英或金银花、连翘、丹皮、苡仁等同用;治乳痈肿痛,可与蒲公英、天花粉、贝母、银花、连翘、夏枯草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祛风活血作用,可用于筋骨酸痛,跌扑伤痛等症。

【处方用名】红藤(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至二两,煎服。

【方剂举例】红藤煎《临床经验汇编》:红藤、紫花地丁、乳香、没药、连翘、大黄、延胡索、丹皮、银花、甘草。治肠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败酱草
【药用】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全草。其同属植物黄花败酱、狭叶败酱及岩败酱,也可作同类品入药。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

【临床应用】1.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

本品辛能散结,寒可泄热。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

2.用于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败酱草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近年来本品在临床上又常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处方用名】败酱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本品药材来源较复杂,属于败酱科的败酱草,仅在民间应用,不见市售。

据《中药志》说:「今市售败酱草主要有两种:北方习惯使用菊科植物苣莳菜的带根全草;南方习惯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带草全果。」又说:「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苣莳菜,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即称作苣莳菜,并非作为败酱草的别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菥蓂,亦为另一种药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泪出等病;败酱草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这说明现在市上出售的败酱草恐非古代所用的败酱草,原植物即为菥蓂,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菥蓂一药在临床上应用时常与清热解毒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同用,不作单味药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痈排脓的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方剂举例】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薏苡仁、附子、败酱草。治肠痈有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鬼针草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平。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痈,及毒蛇咬伤等。

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与蒲公英、筋骨草等配合应用。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与半边莲配合应用。治毒蛇咬伤,用鲜草二两,煎服;另取鲜叶一把,洗净,捣烂敷换处。

2.用于跌扑损伤、腰痛及脑震荡等症。

本品有活血散瘀作用,治损伤腰痛,可用鲜草二两至三两(干草一两),加红枣、红糖、黄酒适量,炖汁服;用治脑震荡,可与活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等配合应用。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脱力劳伤、体虚无力,可配合仙鹤草、红枣等同用。

【处方用名】鬼针草、盲肠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煎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耳草
【药用】为金桃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苦,平。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疮疖肿毒或毒蛇咬伤,可用鲜草二两至三两煎服;另外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2.用于肠痈腹痛,跌打损伤等症。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活血消肿,用治肠痈腹痛,可配合白花蛇舌草、红藤等药同用;用治跌打损伤,除煎汤内服之外,还可用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此外,目前临床上有用本品制成注射用针剂,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脢偏高。

【处方用名】地耳草、田基黄(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至三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肝三方(本院第五门诊部)田基黄、岗捻根、炙鳖甲、丹参。治肝炎,谷丙转氨脢正常,而其它项目不良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垂盆草
【药用】本品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酸,凉。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解蛇毒。

【临床应用】1.用于水火烫伤及痈肿创疮疡等症。

本品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对于水火烫伤,可用鲜草洗净捣汁外涂;用于痈肿初起,除煎汤内服外,同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还可消痈退肿。

2.用于毒蛇咬伤。

垂盆草善解蛇毒,为民间治疗毒蛇咬伤的常用药品,可单用鲜草半斤,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内服,每日一至二次;也可配合半枝莲、野菊花、鬼针草、车前草、生大黄等药煎汤内服,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3.用于传染性肝炎。

近年来,临床上单用本品治疗传染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无黄疸性肝炎,以及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期),对降低血清转氨脢有一定作用,且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消除。

此外,本品近又用于癌肿。

【处方用名】垂盆草(洗净,晒干,切碎用)、先垂盆草(鲜草,作用较好)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鲜草一两至四两,大剂量可用半斤,煎服或洗净绞汁服。外用适量。

【按语】1.垂盆草原为民间治疗疮痈及毒蛇咬伤的常用草药,但因一般中药店不备,故过去在临床上殊少应用。近年来发现本品可用治传染性肝炎,对降低转氨脢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根据临床初步体会,有些病患在停药后又有转氨脢升高的现象,为了提高疗效,有待进一步实践与研究。

2.本品叶小,形似鼠牙,故别名为鼠牙半枝莲,但称为半枝莲的尚有唇形科的开头草,为了避免品种混淆起见,以用“垂盆草”的名称为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茯苓
【药用】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临床应用】用于湿热疮毒、梅毒、筋骨拘挛疼痛及瘰历疮肿等症。

土茯苓味甘淡而性平,为利湿解毒的药品。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苍朮等配伍同用。

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据报导。有一定疗效。

【处方用名】土茯苓(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午前治二两,煎服。据文献记载,服药时不可饮茶。

【方剂举例】搜风解毒汤《本草纲目》:土茯苓、苡仁、银花、防风、木瓜、木通、白藓皮、皂荚子。治梅毒筋骨挛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