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清热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淡竹叶
【药用】本品为禾本科淡竹叶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心、小肠经。

【功效】清热除烦,利尿。

【临床应用】用于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湿热黄疸等症

淡竹叶上能清心火而除烦,下能利小便而渗湿。用于清心,可与黄连、生地、木通、甘草等配伍;用于渗利湿热,可与滑石、茵陈、通草等同用。

【处方用名】淡竹叶(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淡竹叶一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它不是淡竹或苦竹的叶(鲜竹叶),而是另一种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叶。由此可知,在明代以前一些常用的有竹叶等药所组成的方剂,它所用的竹叶,都是鲜竹叶,不是淡竹叶。

2.鲜竹叶与淡竹叶两药都能清心除烦、利小便,但鲜竹叶清心热的效果较好,且能凉胃,又能用治上焦风热;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

3.现在一般药店中大都不备鲜竹叶,如处方只写竹叶,都配淡竹叶。如需用鲜竹叶,必须临时采集。

4.淡竹叶的根,据文献记载,能破血堕胎,有待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枯草
【药用】本品文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序及果穗。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入肝、胆经。

【功效】清肝火,散郁结。

【临床应用】1.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

夏枯草能清泄肝火,为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头痛、头晕的要药,常配菊花、石决明等同用;如肝虚目珠疼痛,至夜尤剧,可与当归、白芍等配合应用。

2.用于瘰历痰核

瘰历痰核,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火结郁而成。夏枯草能清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瘰历结核属于痰火者一味常用药物,长期服用有一定效果,临床常配合玄参、贝母、连翘、牡蛎、昆布等同用。

【处方用名】夏枯草(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

2.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

3.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肿瘤。

【方剂举例】夏枯草膏《医宗金鉴》:夏枯草、当归、白芍、玄参、乌药、浙贝、僵蚕、昆布、陈皮、桔梗、抚芎、甘草、香附、红花。治肝燥血旺,瘰历坚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鸭跖草
【药用】本品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

【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

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蔹梅或土牛膝、大青叶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

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凡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涩痛,可配伍凤尾草、萹蓄、蒲公英等同用。

此外,还可应用于蛇毒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鸭跖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二两,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1.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故如单用本品,似嫌解毒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

2.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瓜皮
【药用】本品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外皮。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暑,泻热除烦。

【临床应用】用于暑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味甘性凉,善清暑热,能解烦渴,故适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赤等症;而对秋冬之际,气候干燥,咽喉肿痛,或口舌生疮等症,也可应用,有泻火泄热之效。

【处方用名】西瓜皮、西瓜翠衣(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清络饮《温病条辨》:鲜荷叶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治暑温汗后头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叶
【药用】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片。

【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肝、脾、胃经。

【功效】解暑清热,升发清阳。

【临床应用】1.用于感受暑热、头胀胸闷、口渴、小便短赤等症。

本品味苦性平,其气清芳,新鲜者善清夏季之暑邪,临床常与鲜藿香、鲜佩兰、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

2.用于夏季暑热泄泻等症。

荷叶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对暑热泄泻,常与白朮、扁豆等配伍应用。此外,对脾虚气陷,大便泄泻者,也可加入补脾胃药中同用。

另本品又可用于各种出血症。

【处方用名】荷叶、干荷叶(干者,生用,生清阳)、鲜荷叶(用新鲜者,解暑热)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角(即全叶的四分之一),煎服。

【附药】1.荷梗:本品即荷叶的叶柄。性味与荷叶相同。能通气宽胸,多用于夏季感受暑湿、胸闷不畅等症。一般用量一至二尺,煎服。

2.荷蒂:荷蒂为荷叶中央近梗处剪下的叶片。性味苦平。功能和胃安胎,止血止带。可用于胎动不安及崩漏带下等症。此外,有升举之功,又可用于清气下陷之久泻脱肛等症。一般用量为四只至十只,煎服。

【方剂举例】清震汤《活法机要》:荷叶、升麻、苍朮。治雷头风、头痛、头胀、舌苔滑腻。(雷头风:病名,多由风邪外袭,或痰热生风所致。其症头面起核块肿痛,或憎寒壮热,或头痛,头中如雷鸣。)

荷叶散《证治准绳》:荷叶、鬼箭羽、桃仁、刘寄奴、蒲黄。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闷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莲子心
【药用】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子实中清嫩胚芽。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经。

【功效】清心热。

【临床应用】用于温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及心火亢盛、烦燥不安等症。

本品苦寒,有清心泻火之功,故对温热病的高热、神昏谵语及心火亢盛、烦燥不安等症,常与元参、麦冬等配合应用。

此外,近年来临床上本品又用于治疗高血压。

【处方用名】青莲心(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煎服。

【方剂举例】清心汤(原名清宫汤)《温病条辨》: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玄参、麦冬。治温热病,发热神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清肝明目药
清肝明目药,有清肝火、退目翳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亢盛、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症、其中有些药物尚可用于肝阳上扰的症候。

青葙子
【药用】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肝经。

【功效】清肝火,退目翳。

【临床应用】用于肝热所引起的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视物昏暗等症。

本品为厥阴肝经之药,多用于目疾,对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等症,常与决明子、密蒙花、菊花等配合应用。

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又用于高血压病而见肝火亢盛、头胀头晕等症,常与夏枯草、菊花等同用。

【处方用名】青葙子(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青葙子一药,在上海地区别名“草决明”。在广东等地区将决明子称为“草决明”。为了避免混淆,建议处方使用原植物名称,勿用“草决明”别名。

2.青葙子常于清肝降火,又有扩散瞳孔的作用,故对肝肾不足所致的目疾及瞳孔散大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青葙子散《证治准绳》:青箱子、红蓝实、枳壳、大黄、菊花、甘草、决明子、甘草、细辛、茺蔚子、麻黄、车前子、鲤鱼胆、鸭胆、羚羊角。治热毒翳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决明子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入肝、胆经。

【功效】清肝明目。

【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等症。

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青盲内障,多由肝肾不足所引起。决明子清肝而明目,常与补养肝肾药如沙苑蒺藜、女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内障。

此外,决明子还有润肠通便作用,能治疗大便燥结。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高血压病而呈现肝阳上扰、头晕目眩等症候者,常与钩藤、生牡蛎等同用。

【处方用名】决明子(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决明子散《济生方》:决明子、石决明、菊花、蔓荆子、黄芩、石膏、芍药、川芎、木贼、羌活、甘草。治风热头痛,或目赤肿痛。

决明子汤《圣济总录》:决明子、柴胡、黄芩、防风、苦竹叶、升麻、甘草、菊花、细辛治肝脏实热、目?生赤肉、涩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谷精草
【药用】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花茎或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临床应用】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睛等症。

谷精草善于散风热,功能退翳膜,为眼科常用药物,对风热目疾,翳膜遮睛等症,常与菊花、桑叶、防风、生地、麦冬、赤芍、牛蒡子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谷精草、谷精珠(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谷精龙胆散《证治准绳》:谷精草、龙胆草、生地、红花、荆芥、甘草、赤芍、牛蒡、茯苓、木通。治目赤翳障,头风齿痛。

谷精散《证治准绳》:谷精草、蝉退、绿豆衣(一作白菊花)、猪蹄退。治斑疹入目生翳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密蒙花
【药用】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树的花蕾。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肝经。

【功效】清肝热,明目退翳。

【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多眵、多泪、羞明畏光、目昏生翳等症。

本品为眼科常用药,对目赤肿痛、多泪羞明及眼生翳膜等症,常与菊花、石决明、木贼草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密蒙花(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密蒙花散《和剂局方》:密蒙花、羌活、白蒺藜、木贼、石决明、菊花。治目赤肿痛、羞明及翳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