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清热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茅根(附:茅针花)
【药用】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茅根能清肺胃之热,故适用于上述诸症,常作辅助药应用。又在麻疹出疹期与恢复期,均可用茅根煎汤作饮料,取它清热生津的功效。

2.用于血热妄行、吐衄尿血等症。

本品有凉血止血作用,治血热妄行之症,可以单用,也可配小蓟、藕节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肿,热淋,黄疸等症。

【处方用名】鲜茅根、白茅根(鲜用,作用较佳)、干茅根(晒干用,作用较弱)

【一般用量与用法】鲜者用一两至二量,干者用五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茅针花:又叫白茅花,即白茅的花穗。有止血功效,适用于咯血、鼻血。一般用量为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

【按语】1.白茅根味甘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因它有利水作用,故能导热下行。它的特点是: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尤以热症而有阴津不足现象者,最为适用。

2.本品清肺胃的功效与芦根相似,但芦根清热血火,善清气分热;茅根凉血止血,偏于血分。

【方剂举例】茅葛汤《沉氏尊生》:茅根、葛根。治热呃。

茅根汤《沉氏尊生》:茅根、姜炭、蜜。治溺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凡功能清热邪、解热毒,适用于各种热毒病症的药物,就叫清热解毒药。热毒病症主要是指丹毒、斑疹、疮痈、喉痹、痢疾等,由于火热痈盛、郁结成毒的病症。

本节药物都能清热解毒,但由于各药性能不同,所以在应用上又各有特长,在应用于时必须作适当的选择与配伍。若热毒在血分,可与凉血药配合应用;火热炽盛,可与泻火药配合应用;挟湿者,可与燥湿药配合应用。此外,痢疾里急后重,宜配行气药;疮痈属虚者,宜配补益药等等。但发斑、疮疡、喉痹、痢疾等疾患,而属于阴症、寒症者,则不宜使用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忍冬藤、忍冬叶、银花子、金银花露)
【药用】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心、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

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处方用名】金银花、双花、银花(生用,清热解毒)、银花炭(炒炭,治血痢便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1.忍冬藤:药用茎。功用与金银花相似,又能通络,可治风湿痛。一般用量五钱至一两,煎服。

2.忍冬叶:药用叶。功用与金银花相似。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煎服。

3.银花子:药用果实。性凉。功能解毒止痢。治热毒肿疮、痢疾等。一般用量三钱至四钱,煎服。在麻疹恢复期,余热未清,可用银花子九钱,焙干,研细,拌白糖适量,每天三钱,分二次服,连服三钱。

4.金银花露:系将金银花加水蒸馏制成。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可治疗小儿热疖、痱子等症,亦可作夏天饮料。忍冬的叶,也可蒸馏制成露,称金银花叶露,功用同上,唯稍逊于金银花露而价格低廉。

【按语】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方剂举例】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豆豉、牛蒡子、竹叶、桔梗、甘草、芦根。治风温初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翘
【药用】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心、胆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本品作用与银花相似,故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两药常配合应用。

2.用于热病有高热、烦燥、口渴或发斑疹等症。

连翘能清热解毒,无论气分热或血分热,都可应用。以上诸症,系热邪炽盛,入于营血所致,可用连翘配合黄连、赤芍、丹皮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毒、瘰历、丹毒、乳痈等症。

连翘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故可治疗疮疡肿毒、瘰历等症,常和银花、象贝母、夏枯草等同用。

【处方用名】连翘、连翘壳、连乔(生用,清热解毒)、朱砂拌连翘(清心安神,治热病烦燥不安)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连翘性凉味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尤能解毒消痈而散结,故为疮家的要药。

2.本品配以银花、薄荷、荆芥、甘草,则散风清热;配以玄参、麦冬、青莲心、竹叶卷心等,则清心泄热;配以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等,则解毒消痈;配以玄参、夏枯草、贝母等,则散结消瘰。

3.银花与连翘均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解疮毒,故在临床上两药经常同用。但银花尚能凉血止痢;连翘又能清心热,散结消瘰。

4.在过去用药习惯上本品分连翘壳与连翘心两种,连翘壳为果实,连翘心为种子,一般认为连翘心的清心功用较好。现上海地区已予简化,只有一种连翘,不再分为两药。

【方剂举例】连翘解毒汤《疡医大全》:连翘、牡丹皮、牛膝、天花粉、木瓜、桃仁、金银花、薏苡仁、甘草、白僵蚕。治腋窝疮。

连翘汤《圣济总录》:连翘、玄参、木香、昆布、枳壳、犀角、柴胡、黄芩、甘草、升麻、沉香、当归、芍药、木通、生姜、大枣、柳枝。治瘰历结核在项腋下,项强背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或其它同属植物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甘,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乳痈肿痛,疔疮热毒,肺痈咳吐脓血痰。

蒲公英对热毒所致的乳痈肿痛、疔疮有良好的效果,可单独煎汁内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它清热解毒药同用,如银花、连翘、地丁草、野菊花、赤芍等。治肺痈可用蒲公英配合清肺祛痰及清热解毒药物如鲜芦根、冬瓜子、鱼腥草、桃仁、黄连等同用。

【处方用名】蒲公英、黄花地丁(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在过去一般仅用于乳痈、疮肿。近年来本品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发现它除了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之外,尚有利尿、缓泻的功效。不仅可用于外科疮痈,且可用治内科疾患。服配金银花、鱼腥草,可用于痰热郁肺;配板蓝根,可用治咽喉肿痛;配忍冬藤、车前草,可用治小便热淋;配决明子、黄菊花,可用治目赤肿痛;配栀子、茵陈,可用治湿热黄疸;配瓜蒌、贝母,可用治乳痈红肿;配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可用于疔疮肿毒;配夏枯草、牡蛎,可用于瘰历痰核。

【方剂举例】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蒲公英、地丁草、野菊花、金银花、紫背天葵。治疔肿毒疮。

阑尾清解汤《大陆经验常用方》;银花、蒲公英、冬瓜仁、大黄、丹皮、木香、川楝子、生甘草。治阑尾炎热毒期,腹痛拒按,甚至腹硬、发热、口渴、唇燥、呕恶不能食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花地丁(附药:犁头草)
【药用】本品为菫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入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疔疮热毒、痈肿发背等症。

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内服多配合银花、连翘、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

【处方用名】紫花地丁、地丁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至一两;新鲜的可用一两至二两,煎服。外敷适量。

【附药】犁头草:菫菜科菫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犁头草的全草。性味淡凉。功用与地丁草同,现习惯上常与地丁草混用。治毒蛇咬伤;鲜犁头草(如无,可用鲜紫花地丁)、鲜连钱草、鲜野菊叶各一大把,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取汁约150~200毫升,一次内服;余渣加少量冷开水,使它湿润,敷在伤处。如症重、体弱,可隔八小时再照上述剂量内服一次。服药后不可喝热水、吃热食。

【按语】1.紫花地丁功用清热凉血解毒,对血热壅滞、红肿焮痛的疮痈、丹毒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除用于疮痈热毒之外,又可用治毒舌咬伤。

2.紫花地丁与犁头草形态相似,功效相同,故习惯上两者常混用。

3.地丁有紫、黄两种;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黄花地丁即蒲公英。两种地丁草均能清热解毒而疗疮肿,故在治疗疮痈肿毒时,两药经常同用。但紫花地丁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疔肿,且解蛇毒;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大,宜治乳痈,且应用范围亦较为广泛。

【方剂举例】紫花地丁散《证治准绳》:紫花地丁、当归、大黄、赤芍药、金银花、黄耆、甘草。治诸疮肿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慈菇
【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的假球茎。(山慈菇的来源较复杂,有兰科的杜鹃兰、独蒜兰、百合科的老鸭瓣,防己科的金果榄、青牛胆等。上海习用杜鹃蓝。)

【性味与归经】甘、微辛,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实热性的疮疖肿毒,瘰历结核等症。

本品味辛气寒,善能泄热散结,对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

2.用于食道癌及淋巴肿瘤等

山慈菇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用于淋巴肿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山慈菇、山茨菇(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玉枢丹《百一选方》:山慈菇、麝香、千金子霜、雄黄、红芽大戟、朱砂、五倍子。治感受外邪,食物中毒等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漏芦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漏芦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

【临床应用】1.用治疮痈初起,以及乳汁不下、乳房肿痛等症。

本品苦寒,有清热解毒消痈的功效,对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常与连翘、大黄等配合应用;对于乳房红肿疼痛欲成痈肿者,常与瓜蒌、蒲公英、贝母等配合应用。本品且能通乳汁,与通草、王不留行等配伍,又可用于乳汁不下。

2.用于各种肿瘤。

漏芦在临床上又可用于各种肿瘤。如用于肝肿瘤,常与半枝莲、半边莲、石见穿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漏芦(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四钱,煎服。

【方剂举例】漏芦汤《卫生宝鉴》:漏芦、升麻、大黄、黄芩、蓝叶、玄参。治脏腑积热发毒,头面红肿,咽喉阻塞,水药不下,一切危急疫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季青
【药用】本品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叶。

【性味与归经】苦、涩,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小便淋沥涩痛及痢疾、腹泻等病症。

本品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用治上述诸种病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乌蔹莓、鸭拓草等同用。

2.用于热疖痈肿初起,下肢溃烂,汤火伤及外伤出血等症。四季青既能清热解毒,且可凉血止血。用治热疖痈肿初启,可用鲜叶适量,洗净,加食盐少许,同捣烂,外敷患处。治下肢溃烂及汤火伤,可用干叶研成细粉,用麻油调涂患处。外治创伤出血,可用鲜叶洗净,捣烂外敷伤口;也可用干叶研细,撒敷在伤口上,外加包扎。

【处方用名】四季青、野冬青(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感冒宁《上海中成药》:四季青、大青叶、防风、紫苏、荆芥。治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蔹莓
【药用】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酸,寒。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利尿。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痈,皮敷创伤,蛇虫咬伤等症。

乌蔹莓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鸭拓草等同用。对热疖疮痈初起及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也可用本品焙干研细,用麻油或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患处。

2.用于尿血、尿道涩痛等症。

乌蔹莓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小便,故可用治小便不畅、尿中带血、尿道涩痛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车前草、马兰根或连钱草、萹蓄草等同用。

【处方用名】乌蔹莓(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鲜者加倍,煎服。外用适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0: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芙蓉花(附:芙蓉叶)
【药用】本品为锦葵科木芙蓉的花。

【性味与归经】微辛,平。

【功效】凉血解毒,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1.用于疔疮肿毒,乳痈及肺痈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花减半),水煎,加冰糖五钱冲服,也可配合鱼腥草同用。

2.用于血热崩漏。

芙蓉花还能凉血清热,可配莲蓬壳,用治血热崩漏。此外,亦可用治水火烫伤,研末,用蜂蜜或麻油调服。

【处方用名】芙蓉花(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芙蓉叶:本品即木芙蓉的叶。性味苦微辛平。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肿。外治疔疮、肿毒。鲜叶可捣烂外敷干叶研末,称“玉露散”,用蜜水调涂于肿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