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特殊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茛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截疟,退黄。

【临床应用】1、用治疟疾。

本品有毒,临床上一般作为外用。用鲜草少许,洗净,打烂,在疟疾发作前6小时敷于大椎穴,皮肤有灼热感时,即除去。

2、用治黄疸

用本品治肝炎黄疸,亦可采用外治法(用法同上),贴于寸口或内关上(也可垫薄姜片一块),皮肤有灼热感时,即除去。

3、用治哮喘。

用法同上,敷大椎穴;或取鲜叶少量,揉烂,用纱布包,塞鼻孔内,喘平后即除去。

本品有毒,只供外用,一般不作内服;外敷数小时后皮肤可引起发泡热痛,发泡后,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处方用名】毛茛、老虎脚爪草(鲜草,洗净,打烂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本草拾遗》:「恶疮痈肿,疼病未溃,捣叶敷之,不得入疮内令肉烂;又患疟人,以一握微碎,缚于臂上;……和姜涂腹,破冷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钱子(附:土木鳖)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苦,寒。大毒。入肝、脾经。

【功效】通经络,消结肿,止疼痛。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疼痛,经络拘挛。

本品有通经络的功效,又能止疼痛,常与羌活、川乌、乳香、没药等药物配合,治疗风湿疼痛、经络拘挛之症。

2、用于跌扑损伤肿痛,以及阴疽。

在伤科、外科方面,取马钱子消结肿、止疼痛,治疗跌扑损伤、骨折等瘀滞肿痛之症,可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等同用;治疗阴疽,可与草乌、当归、地龙等药配合。

本品近年来有用于食道癌、胃癌、直肠癌以及肺癌等。因其毒性剧烈,一般须经过严格的加工炮制后,再配合甘草等解毒药制成丸剂应用。临床观察,近期疗效比较好,但远期疗效不很明显,有待于迸一步研究。

【处方用名】番木鳖、马钱子(水浸10天,每天换水一次,刮去毛,切片,阴干,用麻油炸成外焦黄内里深黄色后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一日量为二厘至三厘。外用适量。

【附药】土木鳖,又名木鳖子、方八。为多年生蔓生草本葫芦科植物木鳖的种子。性味甘温有毒。功能消积块,化肿毒。适用于肿毒,乳痈,恶疮,瘰历,痔疮,跌扑损伤肿痛,腰痛等症。一般作为外用。

【方剂举例】散瘀和伤汤《正骨心法要旨》:番木鳖、红花、生半夏、骨碎补,甘草、葱须。治一切碰撞损伤、疲血积聚。

治伤消瘀丸《上海中成药》马钱子、麻黄、地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香附、骨碎补、红花、蒲黄、赤芍、桃仁、泽兰、五灵脂。治跌扑损伤。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本草从新》:「治咽喉痹痛,消痞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蒟蒻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蒟箬的球茎。

【性味】辛,寒。有毒。

【功效】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痈疗肿毒等症。

本品有消肿解毒的功效,治痈疗肿毒,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连翘等配合应用。或单用本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但不可过久,以免发泡。

此外,本品又可用于瘰历结核等症;近年来临床上有入用本品治癌肿、脑瘤等病。

【处方用名】蒟箬、魔芋、鬼蜡烛、蛇六谷(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八钱,煎服(本品有毒,须煎二小时以上,滤去渣,取汁服,切勿吃渣,以免中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山(附:甜茶)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有小毒。入肺、心、肝经。

【功效】截疟。

【临床应用】用于疟疾。

常山能杀灭疟原虫,为中医沿用已久的抗疟专药,可以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并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常和知母、摈榔、草果同用。但本品服后往往能引起恶心呕吐,因此,过去也用作催吐药,用以治疗胸中有痰饮积聚之症。然而吐法在目前临床上己很少采用,而用治疟疾则又有一种不良副作用,故在临床上往往配合半夏、陈皮同用,以防止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的反应。

【处方用名】常山、炒常山、鸡骨常山(用麸皮同拌炒至黄色)。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蜀漆:又名甜茶。即常山的苗叶。性味、功效、用量均同常山。根据现代研究,它的抗疟作用较常山为强。

【方剂举例】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常山、草果、摈榔、青皮,厚朴、陈皮、甘草。治疟疾。

【文献摘录】《本经》:「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胸中痰结,吐逆。」

《本草纲目》:「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又云:「常山、蜀漆,生用则上行必吐,酒蒸炒熟用则气稍缓,少用亦不至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瓜蒂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柄。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入胃经。

【功效】涌吐痰食。

【临床应用】用于痰涎雍盛,宿食停聚等症。

瓜蒂苦寒有毒,用于痰涎、宿食停聚胃中而宜于涌吐者,用本品与赤小豆为末,香鼓煮汁,温服以催吐。

此外,本品研末搐鼻,有退黄疸的作用。

【处方用名】瓜蒂、苦丁香(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分至三分,宜作散剂。本品有毒,用量不可过大。

【方剂举例】瓜蒂散《金匮要略》:瓜蒂、赤小豆。治胸痞,上脘有宿食者。

【文献摘录】《本经》:「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

《别录》:「疗黄疸。」

《本草纲目》:「吐风热痰涎,治风眩头痛,癫痫喉痹,头目有湿气。」

《本草便读》:「苦寒通于胃腑,吐隔上蓄聚之热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藜芦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茎与根。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有毒。入肝、肺、胃经。

【功效】吐风痰,杀虫。

【临床应用】1、用于风痰壅盛及缠喉风。

本品涌吐作用较强,如欲涌吐痰涎,作为急救,可用防风、瓜蒂、藜芦三味,研细末,取少量,温水送服以催吐。对于癫痫痰涎壅盛,或缠喉风见痰涎壅塞者,可偶一用之。本品有毒,用时宜慎。

2、外用治疥癣。

本品有杀虫之功,用治疥癣,可用藜芦研为细末,加生油调成软膏,外涂。

【处方用名】藜芦(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分至三分,宜作散剂。外用适量。有毒,用量不可过大。

【方剂举例】通顶散《圣惠方》:藜芦、黄连。外治诸风头痛。

【文献摘录】《本经》:「蛊毒欬逆,泄痢肠澼,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

《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瘜肉,马刀烂疮,不入汤用。」

《图经本草》:「吐上隔风涎,暗风癫病,小儿[鼻葭]齁痰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辣蓼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蓼科植物辣蓼的全草。

【性味】辛,温。

【功效】温中化湿。

【临床应用】用于痢疾,泄泻,小儿疳积等症。

本品具辛辣之味,有温中化湿的作用。配合马齿苋、地锦草、青木香等药,可以治疗痢疾、泄泻、腹痛;配合麦芽等药,可以治疗小儿疳积。

此外,本品又有化湿解毒作用,还可用以熏洗湿疹、顽癣等症。蛇犬咬伤,亦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辣蓼、辣蓼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