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祛风湿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骨风(附:丝瓜络)
【药用】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寻骨风功能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可单味浸酒服或与桑枝、络石藤配伍应用。

2.用于胃痛,睪丸肿痛,跌打伤痛等症。

本品又具有止痛作用,用治胃痛可配海螵蛸、陈皮同用;用治睪丸肿痛可与鸡蛋同煮,饮汤食蛋;用治跌打伤痛可配透骨草等同用。

此外,本品内服还可用治癌肿,外用可治外伤出血等。

【处方用名】寻骨风巡骨风(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丝瓜络:及葫芦科草本植物丝瓜老熟果实的网状纤维(维管束)。性味甘,平。归肺、胃、肝经。功能通利经络,适用于筋骨酸痛,胸胁疼痛,乳痈肿痛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骨木
【药用】忍冬科灌木或乔木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Hance的带叶茎枝。

【性味与归经】甘、苦,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通经络,对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可配合老鹤草、防风、桑枝、红花等,亦可单位煎汤乘热熏洗患处。

2.用于跌仆伤痛

本品又能活血止痛,用治跌打损伤、瘀阻疼痛等症,可配合透骨草、当归、川芎、赤芍等药同用。

3.用治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具有利水消肿之功,可配合玉米须、车前子等同用。

【处方用名】接骨木、扦扦活(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本草新编》:「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瓜
【药用】蔷薇科灌木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除湿利痹,缓急舒筋,消食,治脚气。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木瓜酸温入肝,具有除湿通络之功,为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常用药,临床上治风湿痹痛时一般用于腰膝酸痛者居多,常与虎骨等配用。

2.用于吐泻转筋

肝主筋,吐泻失水,筋失所养,则转筋痉挛。木瓜入肝,功能缓急舒筋,故为治吐泻转筋之要药。用于暑湿霍乱,吐泻转筋之症,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黄连、吴茱萸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为治脚气肿痛要药,可配伍吴茱萸、紫苏、槟榔同用。尚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处方用名】木瓜宣木瓜(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木瓜性味酸温,能入肝脾,舒筋活络之要药。多用于腰膝酸痛,筋挛足痿;化湿和中之良品,又能治霍乱吐泻,转筋腿痛;且为脚气要药,盖亦化湿舒筋之效,还有消食之功,助脾之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蜇砂
【药用】蜇蛾科昆虫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粪便。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功效】除湿利痹,缓急舒筋。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善于化湿,功能通络利痹,可用于风湿痹痛之症,如为湿热郁阻者,可配防己、薏苡仁、滑石等同用;肢体不遂、麻木,可与防风、当归、白茄根等配伍。炒热外敷,还有温通血脉利痹止痛之效。

2.用于吐泻转筋。

本品能化湿,缓急舒筋,用于霍乱吐泻转筋,腹痛等症,配伍黄芩、木瓜、吴茱萸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治皮肤湿疹瘙痒,可煎汤外洗。

【处方用名】蜇砂、晚蜇砂、夏蜇砂、二蜇砂、蜇矢(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须包煎。

【方剂举例】蜇矢汤(《霍乱论》):蜇砂、木瓜、生苡仁、大豆卷、黄连、栀子、半夏、通草、黄芩、吴茱萸。治霍乱吐泻,转筋腹痛,口渴乱躁危急。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蜇性燥,燥能祛风胜湿,故蜇砂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松节(附:松香、松花粉)
【药用】松科乔木油松PinustabulaeformisBarr.或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的瘤状节或分枝节。

【性味与归经】苦,温。入肝、肾经。

【功效】除湿利痹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苦燥温通,具有燥湿通络利痹之功,善去筋骨间风湿,对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等症,可单味浸酒服或与羌活、独活、防风、桑枝、海风藤、川芎、当归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松节油松节(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1.松香:及松树的树脂。性味苦、甘、温。功能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疮疡肿痛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三钱,入丸散或浸酒服。

2.松花粉:即松树的花粉。性味甘温。功能润肺,燥湿,止血。内服可以治咳嗽;外敷可治皮肤湿疹,婴儿尿布湿疹,创伤出血。一般用量一钱至二钱,包煎。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筋骨间风湿诸病宜之。」

《本草汇言》:「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作痿,痿软无力者,用此立痊。倘阴虚髓乏,血燥有火者,宜斟酌用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桐皮
【药用】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VariegataL.var.orientalis(L.)Merr或云香科乔木?叶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SiebetZucc.朵椒ZanthoxylummolleRehd的干燥树皮。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除湿利痹,清热化湿。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通经络,主要适用于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临床常配合牛膝、薏苡仁、五加皮等药同用。

2.用于湿热下注,脚膝疼痛。

本品又能清热化湿,用治湿热下注、脚膝疼痛的病症,可配合萆薢、木通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外用治疥癣,可配合川槿皮、蛇床子、大黄,浸酒外搽。

【处方用名】海桐皮、赤桐皮、浙桐皮(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海桐皮散(《证治准绳》):海桐皮、熟地黄、牡丹皮、牛膝、山茱萸、补骨脂。治手足拘挛。

【文献摘录】《本草求真》:「海桐皮,能入肝经血分,祛风除湿,及行经络,以达病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