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祛风湿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桑寄生
【药用】桑寄生科小灌木斛寄生Taxilluschinesis(DC.)Danser的带叶茎枝。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症

本品既能祛除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对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等症

本品药性平和,专入肝肾,为补益肝肾要药,故对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亦每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应用。

3.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症

本品有补肝肾而兼养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

此外,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处方用名】桑寄生寄生杜寄生北寄生(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桑寄生苦甘而平,入肝肾经,功能祛风除湿,兼能补益肝肾,故用于痹痛日久腰膝酸软之症为主;而且补肝肾作用亦甚显著,是以肝肾不足而非因风湿者亦为常用要药,药性平和,效佳弊少,诚为佳品。此外,本品又能治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之要药。还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症。

【文献摘录】《本经逢原》:「性专祛风除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接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

《本草求真》:「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加皮
【药用】五加科小灌木系住五加AcabthopanaxgracillistylusW.W.Smith的根皮。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

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五加皮、南五加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五加皮辛苦而温,能入肝肾,既能祛风除湿,风湿除则痹痛自止,又能补益肝肾,肝肾壮则筋骨自健,故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者,咸持为要药。且能利水消肿,以治小便不利,然必须与利水消肿药配用,方能奏效焉。

2.五加皮有南北两种,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一般认为其补肝肾作用为佳;北五加又称香五加,为梦摩科??柳的根皮,止痛能力较佳,且有强心之效,可治心脏病水肿,然具毒性,不宜过量久服。现上海地区市售者,为香五加应于重视。

3.桑寄生与五加皮均能祛风湿、补肝肾,然桑寄生主要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之症,且可治年老体弱,经带之腰膝酸痛者,还有安胎作用。五加皮则祛除风湿作用较佳,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者,需配合应用,且有利水消肿之功。

【方剂举例】五加皮酒(《圣惠方》):五加皮、熟地黄、丹参、杜仲、蛇床子、干姜、地骨皮、天门冬、钟乳石。治小便余沥,妇人阴冷,腰膝时痛及瘫痪拘挛等症。

【文献摘要】《本草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本草求真》:「脚气之病......服此辛苦而温,辛则气顺而化痰,苦则坚骨而益精,温则祛风而胜湿,凡肌肤之瘀血,筋骨之风邪,靡不因此而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鹿啼草
【药用】鹿蹄草科草本植物鹿蹄草ParolaCallianthaH.Andres.或软业鹿蹄草P.decorataH.Andres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有祛风湿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可配独活、桑寄生、牛膝等同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

本品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用治肾虚腰痛、肝肾亏损、脚膝无力,可配合金雀根跟菟丝子等药。

3.用于咯血、吐血、衄血、月经过多等症

本品有止血作用,对于咯血、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症,都可配合止血药物同用。如外伤出血,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此外本品配芡实等,还可用于肾炎、蛋白尿。

【处方用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嫌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植物明十图考》:「治吐血,通经,强筋健骨,补腰肾,生津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豨签草
【药用】菊科草本植物豨签SiegesbeckiaprientalisL.现耿豨签S.pubescens Makino或毛耿豨签S.glabrescensMakine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强健筋骨,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豨签草为祛除风湿常用要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等症,常与臭梧桐同用。本品性味苦寒,又有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病症尤为适宜。

2.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腰膝无力等症

本品酒治蒸熟又能强筋骨,适用于四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

3.用于疮疡肿痛、风疹湿疹瘙痒等症

本品生用还能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以及风疹湿疮、皮肤搔痒等症。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本品现在又用于高血压症,有降压作用。

【处方用名】豨签草(洗净,晒干,切碎用)、致豨签草(黄酒拌匀后蒸制)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豨签草生用性味苦寒,祛风除湿是其本功,作用甚显,为人所赞,又能清热化湿以致皮肤湿痒。蒸制则转而为温,能强健筋骨,宜于瘫痪痿痹诸症。

【方剂举例】豨桐丸(《养生经验全集》)豨签草、臭梧桐。治感受风湿,两脚酸软疼痛,不能步履或中风手足不遂等症。

【文献摘录】《本草正》:「气味颇酸,善逐风湿诸毒,用蜜酒层层和洒,九蒸九曝....

善治中风口眼歪斜,除湿痹,腰脚酸软麻木。」

《本草述》:「凡患四肢麻痹,骨间疼腰膝无力,由于外因风湿者,生用,不宜熟;若内因属肝肾两虚,阴血不足者,九制用,不宜生。」

《本草正义》:「凡风寒湿热诸痹,多服均获其效,洵是微贱药中之良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健
【药用】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occulta(lour.)Schott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强健筋骨。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症。

本品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腰酸脚软、手足拘挛麻痹等症,常与桑寄生、虎骨、牛膝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千年健(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文献摘录】《本草正义》:「千年健,今恒用以宣通经络,祛风逐痹颇有应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虎骨
【药用】猫科动物虎PantheratigrisLinnaeus的骨骼。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通络,强筋健骨。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

虎骨善于祛风通络,强健筋骨,适用于风湿痹痛、风邪偏胜关节疼痛击肝肾亏损,腰膝痿软之症,可与木瓜、牛膝、五加皮等浸酒服或与熟地、龟板、锁阳等制成丸剂服。

【处方用名】虎骨制虎骨虎胫骨(铁沙炙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入丸剂或浸酒服。

【按语】1.虎骨辛甘性温,能入肝肾,能祛风通络,强健筋骨,是其功能,痹痛日久筋骨痿弱乃其主治。因其强健筋骨为诸药之冠,故高年肝肾亏损、腰膝痿弱之症,每持为要药。

2.古代文献多以本品为搜风定痛之品,用治节痛风之药,为临床应用止痛效果并不显著。强健筋骨则信有可征,并不诬也。

3.虎骨现在药源较少,价亦昂贵,故非肝肾不足、腰膝痿弱者,可不必选用,或以豹骨代之,虽功效略同,而力则不逮也。又古人以为胫骨效果最佳,为是目前已不再分用矣。

【文献摘录】《药性论》:「治筋骨毒风挛急,屈伸不得,走疰疼痛温疟。」

《本草纲目》:「定风追痛,健骨,止久泻脱肛,兽骨鲠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花蛇(附:乌梢蛇)
【药用】?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干燥尸体。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以及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

本品有较强的祛风通络,透骨搜风作用,故对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可配伍豨签草、独活、威灵仙等药同用;治口眼喎斜、语言蹇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麻痹等症,可与全蝎、当归、羌活、白芷等配伍应用,或浸酒服。

2.用于破伤风,惊风抽搐。

本品又能定惊止痉,可治破伤风,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痉厥,配伍乌梢蛇、蜈蚣等药同用。

此外,白花蛇又可用于痲疯,疥癣,具有祛风攻毒之效,可与乌梢蛇、雄黄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白花蛇?肉蛇(为五步蛇,去内脏,烘干用)、金钱白花蛇(为银环蛇的幼体,烘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1--2g。

【附药】乌梢蛇:即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性味甘,平。归肝经。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每次2--3g。

【按语】1.白花蛇甘咸而温,专入肝经,祛风通络止痹痛,定惊止痉宁抽搐,且外达皮肤,又为痛风疥癣之要药,迨为祛风攻毒之功耳。

2.金钱白花蛇功同白花蛇而力更胜之,乌梢蛇之性能亦同于白花蛇,而效则弱之。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窝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搔痒,脚弱不能久立。」

《本草经疏》:「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蛇性走窜,亦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风药至病所,自脏腑而达皮毛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长卿
【药用】梦藦科苍本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Kitag的根及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胃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痛,止痒,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善于祛风,功能通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可配合虎杖等同用。

2.用于脘腹痛,牙痛,跌仆伤痛等症。

徐长卿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多种疼痛,能取显着的止痛效果,适用于脘腹痛、牙痛及跌打损伤疼痛诸症,可单味应用或随症配伍有关药物。

3.用于湿疹,风疹瘙痒,顽癣等症。

本品又长于祛风止痒,善治湿疹、风疹、顽癣等皮肤瘙痒之症,可单味煎汤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合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药同用。

4.用于毒蛇咬伤。

本品又能解毒消肿,对于毒蛇咬伤,可配合半边莲、野菊花等药同用。

此外,古代医家认为本品具有通利小便作用;现代又常用于登山呕吐、晕车晕船等症。

【处方用名】徐长卿、寮刁竹(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徐长卿汤(《圣惠方》):徐长卿、茅根、木通、冬葵子、滑石、槟榔、瞿麦、朴硝。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枝
【药用】桑科乔木桑MorusalbaL.的嫩枝。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痹痛

桑枝善于祛风,通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痛,常与防己、威灵仙、羌活、独活等配合应用;本品善走上肢,尤以治肩背酸痛,经络不利为常用,可单位熬膏服或与祛风湿药配伍使用。

【处方用名】桑枝嫩桑枝童桑枝炒桑枝(清炒微焦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桑枝膏(《上海市中要成药治剂规范》):桑枝浓煎取汁,加砂糖40%制成膏剂。治风湿疼痛,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者。

【文献摘录】《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

《本草汇言》:「去风气挛痛。」

《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去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0: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络石藤(附:海风藤)
【药用】夹竹桃科潘援藤本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des(Lindl.)Lem.的干燥带叶藤茎。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干、肾经。

【功效】祛风通络,凉血消痈。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络石藤功能祛风而舒经活络,性寒清热,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2.用于疮疡肿痛

本品行微寒,能凉血清热而消痈,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处方用名】络石藤(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海风藤:及胡椒科植物海风藤的藤茎。功能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症一般用量三钱至五钱,煎服。

【文献摘录】《神农本草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种水浆不下。」

《本草纲目》:「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

《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