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消化系统疾病 解剖特点:小儿食管呈漏斗状,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易发生溢奶,再加上幽门紧张度高,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也是婴幼儿时期呕吐的原因。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对消化吸收有利,但肠系膜柔软而长,黏膜下组织松弛,固定性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 小儿腹泻 病原菌
产毒性大肠杆菌——最常见,不造成肠黏膜损伤。
轮状病毒——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脱水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量
50 ml/kg
50~100 ml/kg
100~120 ml/kg 前囟凹陷
稍凹
明显凹陷
深凹 皮肤弹性
尚可
较差
极差 口腔黏膜
稍干
干燥 苍白
干燥 发灰 泪
有
泪少
无泪 尿量
稍少
明显少
极少,无尿 四肢
温暖
稍凉
厥冷 腹泻轻型和重型区别——重型有水、电解质紊乱。 重度腹泻的诊断依据——外周循环衰竭 小儿腹泻轻度酸中毒时,早期诊断——血气分析(症状不明显) 低血钾——腹胀,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第一天补液 补液原则
高渗性脱水——1/3张含钠液(1:2)
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
(2:3:1)
低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
(4:3:2)
不能测血钠时——1/2张含钠液
重度脱水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循环衰竭——2:1等张含钠液
0.9%氯化钠
5%葡萄糖
1.4%碳酸氢钠或1.97%乳酸钠
2
:
3
:
1
(1/2张)
含钠液
补液量
轻度脱水——90~120ml/kg
中度脱水——120~150ml/kg
重度脱水——150~180ml/kg
输液速度
前8~12小时
每小时8~10ml/kg
脱水纠正后于12~16小时补完,每小时5ml/kg
2、
小儿腹泻补钾 见尿后补钾,10%氯化钾,一般每日3~4mmol/kg,缺钾明显者4~6 mmol/kg,一般持续4~6天。 3、
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月以内婴儿
外观虚胖、湿疹
除大便增多外无其他症状
食欲好,不影响发育
4、
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黏液但无脓血——考虑病毒感染 5、
高渗性脱水——极度口渴 低渗性脱水——轻度口渴 6、
急性坏死性肠炎
大便初为蛋花汤样后呈赤豆汤血水样便,腥臭,
诊断:X线—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
7、
酸中毒的判定
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
CO2CP小于18 mmol/L为酸中毒
﹤9mmol/L
重度
9~13mmol/L
中度
13~18mmol/L
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