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2|回复: 0

[经验分享] 护士知识辅导--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期及练习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2 13: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期

(一)初期

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小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二)激期

初期患儿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激期。

1.骨骼改变

1)头部:3~6个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形颅;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并易患龋齿。

2)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郝氏沟;胸骨突出或凹陷。

3)四肢:6个月以上小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久坐者可见脊柱后凸或侧弯。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患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表现为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等运动功能落后,腹肌张力下降,腹部膨隆如蛙腹。

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重症患儿脑发育受累,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常伴发感染。

(三)恢复期

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

(四)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

【例题】3~6个月佝偻病患儿可见的体征是

A.颅骨软化

B.方颅

C.郝氏沟

D.肋骨串珠

E.“O”形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3~6个月的佝偻病患儿可出现颅骨软化,即乒乓球样颅。

更多免费试题请扫码体验

备考加微信:199531     分享更多考试信息及试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卫生资格考试辅导火爆热招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