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0|回复: 0

[知识辅导] 2017年执业西药师考试基础辅导: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4 09: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执业药师课程辅导火爆招生
执业药师培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国外药剂学发展最早的是埃及与巴比伦王国(今伊拉克地区),《伊伯氏纸草本》是约公元前l552年的著作,记载有散剂、硬膏剂、丸剂、软膏剂等许多剂型,并有药物的处方和制法等。被西方各国认为是药剂学鼻祖的格林(Galen,公元131~201年)是罗马籍希腊人(与我国汉代张仲景同期),在格林的著作中记述了散剂、丸剂、浸膏剂、溶液剂、酒剂等多种剂型,人们称之为“格林制剂”,至今还在一些国家应用。在格林制剂等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药剂学已有150余年的历史:1843年Brockedon制备了模印片,1847年Murdock发明了硬胶囊剂,l876年Remington等发明了压片机,使压制片剂得到迅速发展。l886年Limousin发明了安瓿,使注射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各基础学科的迅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从而使药剂学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例如,l947年有人研制成缓释制剂并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应用于临床。随着与医药科学相关的各种基础理论科学的发展,药剂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把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与药剂学的剂型相结合,产生了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如药物稳定性、溶解理论、流变学、粉体学等,促进了药剂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药剂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生物药剂学阶段:人们对药物制剂在体内的生物效应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改变了过去认为只有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才决定药效的片面看法,认识到剂型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药物的药效具有决定性影响,从而使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测定成为新药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影响因素等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已受到广泛的重
  视,临床药学、社会药学也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新辅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也为药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高速压片机的出现,使片剂的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了片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对片剂的辅料和制粒方法提出更高要求。经皮吸收制剂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新型促渗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药物的透皮吸收效果,离子导人法经皮吸收的研究,已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可使药物按一定规律缓慢或恒速地释放、在体内较长时问保持有效药物浓度的缓控释制剂,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在临床达到了提高药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具有给药方便、吸收快、无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的黏膜给药制剂近年来已引起高度重视,包括鼻黏膜、眼黏膜、口腔黏膜(舌下、口含)、阴道黏膜、子宫黏膜等。靶向给药制剂也取得重要成果,静脉乳剂、复合乳剂、微球制剂、纳米粒制剂,脂质体制剂等都有很大发展,其中阿霉素脂质体等三个脂质体已上市。
  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