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7|回复: 0

[实践技能] 病例分析-颌面部囊性病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9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皮脂腺囊肿(粉瘤)
临床表现:1,发生于面部肿物,大小如豆至小柑橘,位于皮肤内呈圆形,向皮肤表面突出。2,生长缓慢,呈圆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质地软,无压痛,可以活动,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3,囊壁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4,一般无自觉症状,此囊肿可能发生恶变—皮脂腺癌
鉴别诊断
1,面颊部脂肪瘤: 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质地软,无压痛,触之分叶状,无痛。
2,    面颊部纤维瘤: 无痛肿块,质地硬,大小不等,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无压痛,可移动,肿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治疗原则:1,无感染时,治疗主要为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
                   2,有感染时,切开排脓,可排出豆腐渣样物。
(二)皮样,表皮样囊肿 (发瘤)
临床表现:1,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2,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表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3,一般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部分囊肿体积增大时可以将舌推向后上方,使舌体抬高,影响发音,甚至发生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
4,呈圆形,囊肿表面的黏膜或皮肤光滑,囊肿与周围组织,皮肤或黏膜均无粘连,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
5,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必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
鉴别诊断:
1,甲状舌管囊肿  好发于舌骨上下,肿物呈圆形,质软,可随吞咽及伸舌动作而移动,穿刺可抽出透明或微混浊的黄色液体可鉴别。
2,舌下腺囊肿   常位于一侧舌下区,呈浅紫蓝色肿物,扪之柔软有波动感,破溃可流出或穿刺为黏稠而略带黄色蛋清样和唾液。
治疗原则:手术摘除  位于口底的囊肿行口内切口,要避开下颌下腺导管:位于颏下者行颏下皮肤横切口,位于颜面部的囊肿应作与皮纹一致的切口。 注:皮样囊肿内容有脱落上皮细胞,皮脂腺,汗腺,毛发等结构,表皮样囊肿囊壁没有皮肤附件。
(三) 甲状舌管囊肿
临床表现:
1,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直径2—3cm大小。
2,囊肿位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最常见,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
3,生长缓慢,患者多无自觉症状,若囊肿发生于舌盲孔下面或前后部,可使舌根部肿胀,发生吞咽,语言及呼吸功能障碍。
4,呈圆形,临床上常见者多如胡桃大,质软,周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
5,穿刺检查可抽出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黏稠性液体。
6,囊肿感染自行破溃或误诊脓肿作切开引流,则形成甲状舌管瘘。
鉴别诊断:
1,舌异位甲状腺 常位于舌根部或舌盲孔的咽部,突起黏膜表面,表面紫蓝色,质软,周界清楚,患者常有典型的‘含橄榄’语音,用核素131I扫描可见有核素浓集。
2,颏下淋巴结炎 有牙源性感染等或损伤性原发灶,可触及肿大,质稍硬,有压痛,可移动的淋巴结。
治疗原则:手术切除囊肿,如伴有瘘管则一并切除,切除必须彻底,不然易复发,特别是应将舌骨中份一起切除,以防复发。
(四)鳃裂囊肿
临床诊断: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2050岁。
2,发生在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者来源于第一鳃裂,发生于肩胛舌肌水平以上者来源于第二鳃裂,发生在颈根区者来源于第三,四鳃裂,以来源于第二鳃裂者最多见。
3,囊肿表面光滑,大小不定,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
4,囊肿质地软,有波动感但无搏动,囊肿穿破形成的鳃裂瘘有外口无内口,原发性鳃裂瘘,即有内口又有外口。
5,穿刺可抽出黄色清亮含或不含胆固醇晶体的囊液可以癌变。
6,如继发感染可伴发疼痛,并放射至腮腺区。
7,病理检查可见纤维囊壁内含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
鉴别诊断;
1囊性水瘤 好发于婴幼儿,成人少见,触诊柔软,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出黄色清亮液体,镜检可有淋巴细胞。
2,神经鞘瘤 肿块质地中或偏软,周界较清楚,有时亦可呈分叶状,如为囊性可抽出红褐色血样液体,经久不凝。
治疗原则:根治方法是手术彻底切除,第二鳃裂囊肿或瘘手术时勿损伤副神经,第一鳃裂囊肿或瘘手术时勿损伤面神经。
(五)牙源性颌骨囊肿
可分为根尖周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
临床诊断:
1,颌骨牙源性囊肿多发生于青壮年。
2,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根端囊肿多发生于前牙,始基囊肿,角化囊肿则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及升支部,含牙囊肿除下颌第三磨牙区外,上颌尖牙区也是好发部位。
3,牙源性颌骨囊肿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若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如果囊肿发展到更大时,表面骨质变为极薄之骨板,扪诊时可有乒乓球样的感觉,并发生所谓折羊皮纸样脆裂声,最后,此层极薄的骨板也被吸收时,则可发生波动感。
4,根端囊肿可在口腔内发现深龋,残根或死髓牙。始基含牙及角化囊肿则可伴先天缺牙或者有多余牙,如因拔牙,损伤使囊肿破裂时,可以见到囊内有草黄色或草绿色液体流出,如为角化囊肿,则可见似皮脂样物质。
5,穿刺可得草黄色囊液,在显微镜下可见胆固醇晶体,角化囊肿大多可见黄,白色角蛋白色(皮脂样)物质混杂其中。
6,囊肿如有继发感染,则出现炎症现象,患者感觉胀痛,发热,全身不适等。
7X线检查显示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但角化囊肿中有时边缘可不整齐。
鉴别诊断:
1,颌骨成釉细胞瘤  多向唇颊侧膨隆,表现为多房性,受累牙齿的牙根呈截断性吸收。
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多见于上颌骨,呈进行性肿大,X线表现为多形型,囊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低密度影像比颌骨囊肿稍高。
治疗原则:  应采用外科手术摘除
1,角化囊肿 拔除波及的牙,要除去囊壁外一层骨组织或做方形骨切除,囊腔骨壁要做烧灼或冷冻处理。
2,含牙囊肿和始基囊肿:剥净囊壁 含牙囊肿要去除囊内牙。
3,根尖周囊肿:剥净囊壁,病灶牙根管治疗或拔除。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