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2|回复: 0

[实践技能] 病例分析-根尖周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9 16: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脓肿)
三个阶段:根尖脓肿  骨膜下脓肿和黏膜下脓肿。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肿胀,严重者伴有全身症状,牙髓无活力。
(一)      根尖脓肿  1,患牙有自发性,持续性,定位性剧烈跳痛,患牙浮出感,咬合痛。2,根尖部牙龈潮红,有轻度扪痛,牙髓无活力,叩痛++ — +++ 松动II—III度。3,相应的颌下淋巴结或颏下淋巴结可有肿大及压痛。
(二)      骨膜下脓肿  1,患牙持续性跳痛更加剧烈,牙齿浮起伸长,松动,触诊剧烈疼痛更加明显,影响睡眠和进食还可伴有体温升高,身体乏力等全身症状。2,相应颌面部软组织肿胀,压痛,牙龈红肿,移行沟变浅,有明显的触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患牙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和扪痛。3,检查患牙有龋或非龋疾病,牙髓无活力,叩痛+++松动III度。4,严重的病例可在相应的颌面部出现蜂窝织炎,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压痛,致使面容改变。
(三)      黏膜下脓肿  1,自发性胀痛及咬合痛随之减轻,全身症状缓解。2,根尖区黏膜的肿胀已局限,呈半球形隆起,扪诊波动感明显,脓肿较表浅而易破溃。3,检查患牙有龋或非龋疾病,牙髓无活力,叩痛+ — ++ 松动I度
鉴别诊断
1,  急性牙周脓肿  多无明显的牙体病变,有深牙周袋,长期牙周炎病史,牙松动明显,消肿后仍很松动,脓肿多靠近龈缘区,牙髓活力测试可有反应,X线片示牙槽骨嵴破坏,可有骨下袋,病程相对较短,一般3—4天可自溃。
2,  急性牙髓炎  阵发性痛,不能定位,有温度刺激痛,叩痛不剧烈,常有探痛,根尖周牙片可无明显异常。
治疗原则:
1,    建立引流途径  1)开髓,拔髓和通畅根管引流。2)应掌握时机行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切开排脓。2,全身症状对症治疗,全身给抗生素和支持疗法。
3,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术(慎用)
1诊断 16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骨膜下脓肿) 16隐裂  
鉴别:急性牙周脓肿  
治疗原则:116先行应急治疗,建立引流途径  1)开髓,拔髓和通畅根管引流,2)行骨膜下脓肿切开排脓。2,全身给抗生素和支持疗法,3,急性症状消除后行根管治疗术,根管不通可行牙髓塑化术,因系隐裂牙,永久充填材料用树脂,不能用银汞充填,建议16作全冠修复。4,必要时治疗后冠修复。
2  诊断46急性根尖周炎  与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周脓肿相鉴别 治疗:1,应急处理  开髓根管引流,调合  服用抗生素  待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2,牙髓治疗 症状缓解后进行必要时治疗后冠修复。
(二)慢性根尖周炎
主要症状:1,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可有咀嚼不适感,也有牙龈反复起脓包的主诉,可有自发痛史。2,患牙可查及深龋洞,充填体或其他可累及牙髓的牙体硬组织疾病。3,牙冠变色,失去光泽,深洞内探诊无反应,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根尖周致密骨炎患牙可能有牙髓活力。4,叩痛()或叩痛不适,一般不松动。5,有时可于患牙根尖部的牙龈表面,可查及粟粒大小的乳头状窦道口(龈窦)。
(一)       根尖周肉芽肿  根尖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楚,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透射影区范围较小,直径不超过1cm
(二)       慢性根尖周脓肿  根尖部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
(三)       根尖周囊肿  如根管内发现清亮的液体,镜下见到胆固醇结晶,大的囊肿在根尖区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透射影像,周围骨质致密呈清楚的阻射白线,可因囊肿压迫致使邻牙移位或牙根吸收。
(四)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根尖部骨质呈局限性的致密阻射影像无透射区,多在下颌后牙发现。
鉴别诊断  1X线检查  2,成釉细胞瘤
治疗原则
1,    根管治疗  根管过细或弯曲者可试做塑化治疗。
2,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在根管预备后,需行根管封药,以彻底清除根管系统的感染,待窦道口闭合后再行根管充填。
3,    较大的根尖周囊肿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有时还需做根尖切除和倒充术。
4,    根管治疗后,择期进行牙冠的修复,可根据剩余牙体组织的量选择复合树脂直接粘结修复,嵌体修复或全冠,桩核冠修复。
5,    无法完成根管治疗,根尖周病变顽固不愈,或牙体组织破坏严重不足以修复的患牙予以拔除。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