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85|回复: 2

[实践技能] 第一站 口腔检查基本技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1 16: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一站  口腔检查基本技能
考生必备物品
1,             白大褂,帽子,口罩,手套,黑色笔
2,             一次性口腔器械盘(口镜,探针,镊子,器械盘)
3,             离体牙3枚:2枚后磨牙,1枚前磨牙
4,             车针(各一枚) MANI金刚砂车针:TR-13,TF-22,TR-11/TF-11,EX-20,
5,                                        钻针:裂钻,小球钻,倒锥钻
6,             窝沟封闭剂:酸蚀剂(磷酸液或含磷酸的凝胶),锥形小毛刷或橡皮杯
7,             15#扩大针,15#根管挫
8,             三列绷带,五列绷带
一,         无菌操作:一般检查,职业素质,特殊检查    19分钟     24分
二,         口腔基本操作技能,临床基本急救技术        37分钟     45分
三,         病史采集,病例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24分钟     31分
医生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来到考点向考官问个好, 建议先做患者躺在工作椅上。
医生开始调节椅位,聚光灯并给患者戴卫生围巾,医生戴口罩并向患者告别下转身离开工作椅去洗手
一、无菌操作
1,  洗手:医生来到水池旁,先应除指甲,用流动水冲洗手及肘,以适量肥皂或洗手液涂在掌心进行搓洗按六步法进行(1,掌心擦掌心;2,手指交错,掌心擦掌背;3,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4,两手互握,互擦指背;5,拇指在掌心转动;6,指尖摩擦掌心),洗完手之后用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用毛巾从手指尖岛肘部擦干,保持拱手姿势于胸前,不可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2,  戴无菌手套: 左手提起手套反折部的外面及手套内面,拧起手套检查手套有无破损,将右手插入手套内不要紧贴手术衣,已戴好手套的右手伸入左手套反折部里面及手套外面,左手伸入手套内,将反折部上翻盖住手术衣袖口,双手交叉握紧。注意:大拇指不能触及反折部的外面即手套内面,戴好手套双手交叉握紧,举在胸前无菌区域内。
3,  口腔黏膜消毒: 先询问患者是否有碘过敏史,用干棉签擦干术区,再用消毒液先中心后边缘做5—10cm口腔黏膜消毒,再用干棉签擦去多余的药液。注意:一般选择1%碘酊,1%碘伏,0.5%碘仿,0.1%洗必泰或氯已定,70%乙醇,复合碘棉签作为口腔黏膜消毒剂。
二、口腔一般检查
患者坐式体位:手术椅靠近上缘,与患者肩颊持平,头靠应支持枕骨部位,使头颈背成一条直线,椅位高低与医师高度适应,患者口腔高度大致与医生肘部持平。患者仰卧式体位:其头部和腿在同一水平位置,治疗检查中以适当调节患者头部位置及灯光方向,使上颌牙列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检查下颌时,下牙列与地面接近平行。医生取坐位时上身直立,大腿与地面平行,双脚平放于地面,双手平举心脏水平,医生位于患者右前方或右后方进行不同部位检查和治疗。
口腔检查前要调好椅位,在戴手套前应调好椅位和聚光灯,戴手套后应避免交叉感染。准备常用检查器械,操作前应向患者作适当的说明,检查完成后应当告知患者检查结束并必要做防治指导。
1,  视诊:医生首先应通过视诊观察颌面,皮肤及口腔内的情况,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再按一定的顺序检查(右上后牙→左上→左下→右下)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被检查者的不适和损伤。
2,  探诊:采用改良我笔法,握持探针,以中指或无名指支靠在邻近牙上作支点,先对主诉牙或可疑牙做检查,然后先探颌面,再探邻面,探颊舌面的顺序全面检查,可使用探针的小弯端检查牙齿邻面有无龋坏,充填体密合程度,有无根折,了解探痛情况,牙齿敏感程度及发生部位,龈下牙石情况,有无根面吸收的粗糙面,应当使用钝头有刻度的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深度,部位及范围。若有瘘管可用钝头探针检查穿通深度及方向。
3,  扪诊:用来检查颌面部,牙龈,黏膜的质地,肿胀,疼痛情况以及波动感,扪查炎症区所属淋巴结的大小,数目,硬度,粘连情况等。结合咬诊可检查牙齿松动度,做口腔内扪诊时须戴手套,应当注意患者体位,手法和检查部位。
1)  根尖部扪诊:将食指横放或竖放在患者牙根的唇侧,在患者做咬合运动时,可对检查一组或单个牙的动度变化,按压牙龈或牙周袋壁时,应注意观察龈沟内有无黏涎性渗出,牙周袋有无溢脓,扪压根尖部时,注意有无波动感和压痛
2)  唇舌部扪诊:以一手的拇指,食指分别置于舌或唇部的内外两侧进行扪诊,以了解唇部的质地,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等,口底部的检查应当作双合诊。
3)  颌面部扪诊:应顺序检查眼眶,上颌骨,颧骨,鼻骨,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体。检查及对称性有无膨隆缺陷和压痛。
4)  面部肌肉扪诊:在患者做咬合运动时,用手触摸嚼肌,对比两侧肌力,也可在患者做闭眼运动时,用手指分开上下脸检对比脸扎肌张力。
5)  面颈部淋巴结扪诊:患者可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侧,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使皮肤,肌肉松弛便于触诊,术者手指按一定顺序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滑动触动,检查顺序为枕部,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颏下淋巴结,然后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扪诊时应注意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皮肤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与健侧对比检查。
4,  扣诊:用金属器械平头末端,叩击牙齿切缘,唇面,合面以确定根尖周,牙周病变情况的方法,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先叩对照牙齿再扣患牙,叩诊力量先轻后重,不能超过正常牙的耐受程度,每个牙叩击2到3次并观察询问患者的表情与感觉,垂直方向的叩诊应尽量与牙长轴一致,用于检查根尖区的反应,水平方向的叩诊力应以牙长轴垂直,以诊查牙周膜的反应,正常牙的叩诊声音清脆。若为浊音提示可能有根纵裂,根折或牙周组织的破坏,轻度叩痛记录+;重度叩痛记录+++;介于两者之间++
5,  牙松动度检查:用镊子夹住牙齿的切端或抵住颌面窝作唇舌向,近远中向及上下摇动或推动牙齿,以确定牙齿活动度的方法,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外伤及牙周病患牙等初诊时及每次复诊或复查时,经因检查和记录患牙的松动度。松动度记录为一度松动 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在1mm内;二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伴近远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在1—2mm;三度松度: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以及垂直方向均有松动或松动幅度大于2mm。
三、特殊检查
1,  牙髓活力测试:分为温度测试和牙髓电活力测试适用于需了解牙髓状态的各种牙病或治疗,温度测试是利用正常牙髓对20度—50度温度一般无不适感觉的特性,通过冷热试验以确定牙髓是否处于病理状态的方法,温度测试的结果必须与正常对照牙比较,以正常,敏感(或激发痛),迟缓性(反应)疼痛,迟钝和无反应来表示不使用+ —表示。(术者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实验目的及检查时可能出现的感觉,嘱咐患者有感觉时抬手示意,用棉球隔离被测试的牙齿,用棉球擦干测试牙先测试正常的邻牙或对侧同名牙,再测试患牙,用镊子夹小冰棒一个至患牙唇颊面1/3处,紧密接触牙面数秒。)
1)  牙髓活力冷测法:氯乙烷作为冷测试是一种较可靠的方法。用镊子夹一小棉球将氯乙烷喷其上,取去多余的液体迅速把氯乙烷小棉球置于带测牙颈部1|3至中1|3处,紧贴数秒钟观察患者的反应,可先用冷气,冷水,小冰棒作为冷刺激源测试牙齿,测试时应注意掩盖和遮挡非测试邻近牙齿以免混淆反应。
2)  牙髓活力热测法:临床上最常用的热诊法是热牙胶法,在带测牙的牙面上涂一薄层凡士林以避免牙胶粘于牙面,将牙胶棒的一端于酒精灯上烤软但不使其冒烟,此时温度约为65度—70度左右,立即将牙胶棒置于带测牙的颈部的1/3至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也可选用热水热空气,加热的金属器械。
温度测试临床意义:
正常:出现短暂的轻度感觉反应(凉 温等刺激)
敏感或激发疼:有一过性疼痛反应,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数秒钟后消失,结合病史无自发痛,表示此时牙髓可能处于可复性炎症状态。
较重的疼痛反应:温度刺激去除后疼痛仍持续一段时间,有时还有放散性痛,表示被测试牙有不可复性的牙髓炎症。
迟缓性反应:温度刺激离开牙面片刻以后才出现疼痛反应,表示患牙可能为慢性牙髓炎或牙髓大部分坏死。
迟钝:被测牙较正常对照牙的感觉反应轻微且慢,表示患牙可能有慢性炎症,牙髓变性或牙髓部分变性。
无反应:表示牙髓可能坏死或牙髓变性。
3)  牙髓活力电测法:是通过牙髓活力电测验器,测试牙髓神经对电刺激的反应,以判断牙髓状态的方法。测试前,应熟悉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向患者说明测验目的并取得患者合作,嘱咐患者感觉牙齿有‘麻刺感’时,即抬手示意。清洁并擦干牙面,隔湿带测试牙,在探头上涂一层导电物质,一般应把探头放在牙齿唇面中1/3至颈1/3处,但不能触其牙龈,按操作步骤先测试对侧同名牙或正常邻牙求得相对正常值作为参照。测试患牙有反应时离开探头并记录引起反应的刻度值,一般可重复2到3次取平均值。
结果判读与临床意义:
受试牙牙髓的反应与对照牙反应一样,提示受试牙髓正常;若受试牙反应值较大,提示牙髓有变性改变;若反应值变小,则表明牙髓处在较敏感状态;若无反应,说明牙髓已坏死。牙髓活力电测验器判断牙髓是死髓还是活髓是比较可靠的,但需注意有时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牙髓活力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部位应在被测牙齿釉质完整的牙面 *牙髓活力测试应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测试,必须有对照牙作参照*新近外伤的牙齿和根尖未完全形成的牙齿对温度测试常出现假阴性*牙髓坏疽时,患牙对温度测试可出现假阳性 *测试结果需结合病史及其检查对牙髓活力做出准确判断 *电测法禁用于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2,颞下颌关节检查
1)、面型及关节动度检查:要注意面部对称与否,关节区,下颌角,下颌支,下颌体的大小和长度是否正常,颏部的中点是否集中,面下1/3是否协调。1)耳屏前扪诊:以双手食指分置于两侧耳屏前髁突的外侧面,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感觉髁状突的活动度,有时并或感到弹响与摩擦。2)外耳道指诊法:用两手小指末端伸进两侧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壁进行触诊,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和侧向运动,以了解髁突活动度及冲击感。
2)、咀嚼肌检查:依顺序扪压颞肌,咬肌等咀嚼肌群有无压痛
3)、下颌运动检查:让患者做开闭口,下颌前伸,侧颌运动,检查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有关节绞索等异常现象,要明确关节区疼痛,弹响或杂音出现的部位,时间和性质, 弹响次数和响度。
临床张口受限分度:
轻度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仅可置入两横指,约22.5cm左右;中度受限:上下切牙缘间距仅可置入一横指,约12cm左右;重度受限:上下切牙缘间距不到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3,牙周袋探诊
以改用改良握笔法握持探针,探诊时要有支点,探诊力量约为20—25g,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探诊,尖端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每个牙应探查6个位点,探查邻面牙周袋时,探针应紧贴牙齿接触点探入,必要时可稍倾斜以便探入龈骨,以提插移动的方式探查各个牙面,牙周袋的位置,范围,深度及形状。探诊目的是检查牙周袋的分布 ,典型,深度, 附着水平, 有无牙龈出血, 有无牙面结石。
4,  咬合关系检查
医生位于患者右前方,观察前后牙的咬合关系以及中线关系,此外应注意患者是否反合,锁合,牙列拥挤以及牙间隙等,可结合咬合纸,蜡片法协助检查咬合,磨牙的咬合关系,覆盖及覆合等描述。正中颌时,磨牙咬合关系描述如下:中性合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轻度远中错合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相对;完全远中错合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恒磨牙第二双尖牙之间;轻度近中错合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完全近中错合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二恒磨牙之间。
正中合时前牙咬合关系描述如下:
覆盖:是指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 其距离在3mm以内为正常,超过者为深覆盖
一度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5mm之间
二度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5-7mm之间
三度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大于7mm
覆合: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 其距离不超过下前牙的切1/3为正常,超过为深覆合
一度覆合: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3-1/2之间
二度覆合: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2-2/3之间
三度覆合: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大于2/3,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牙龈组织上。
中线描述:正常情况下,两侧上下切牙之间连线与面部中线一致。当上下中切牙中线偏移时可以用mm记录上下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距离,以反应中线偏移程度。
5,  下颌下腺及下颌下淋巴结检查
被检查者头偏向患侧,用双手合诊手法进行检查,术者手指由浅及深,由后向前的顺序滑动触摸,感觉检查部位的变化,力度不要过大,左右对立检查,注意导管硬度,结石,淋巴结位置,大小,硬度, 动度,压痛等,注意颌下腺导管口及其分泌物情况,必要时可按摩 ,推压颌下腺腺体, 检查唾腺分泌情况。(腺体的大小,形态;有无肿块及肿块的大小,质地,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压痛等,导管是否变硬或是条索状改变,有无结石,以示中,无名3指平触并由后向前推压,观察导管口以检查下颌下腺分泌液的情况。)
四,社区牙周指数CPI检查
1,  检查器械:CPI牙周探针尖端为一小球,直径为0.5mm在距顶端3.5—5.5mm处为黑色涂抹的区域,距顶端8.5mm和11.5mm处有两条环线。
2,  CPI探针的作用:1)检查牙龈出血情况,顶端小球可避免探针头部过于尖锐而刺伤牙龈组织导致 出血,而误诊为牙龈炎。2)探测龈下牙石。3)测牙龈沟或牙周袋的深度,探针在3.5mm和5.5mm处的刻度便于测定牙周袋深度。
3,  检查项目: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深度
4,    检查方法:共检查6个区段,检查顺序应从右上后牙区至上前牙区段,左上后牙区段,左下后牙区段,下前牙区段,右下后牙区段。检查时以执笔式握持CPI探针,以无名指做支点,支于受检牙附近的硬组织之上,将探针轻缓地插入龈沟或牙周袋内,探针与牙长轴平行,紧贴牙根,沿牙齿颊唇舌腭面龈沟从远中向近中移动,作上下短距离的提插式移动,以感觉龈下牙石,同时查看牙龈出血情况,并根据探针上的刻度观察牙周袋深度。CPI探针使用时所用的力不超过20g,过分用力会引起患者疼痛,有时还会刺破牙龈。
确定指数牙:正常情况每个口腔中6个区段,10颗指数牙分别是上,下颌8个磨牙和右上,左下一颗中切牙即17161126273736314647.20岁以上的受检者需对每一指数牙进行检查记录各牙的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情况。
WHO规定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2颗以上功能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成年人的后牙区段,有时缺失一颗指数牙或有拔牙指征,则只检查另一颗指数牙。如果一个区段内的指数牙全部缺失或有拔牙指征时,则检查此区段内的所有其余牙。以最重情况记分,每颗指数牙的颊唇舌腭面龈沟或牙周袋都须检查到,每个区段两颗功能牙的检查结果,以最重情况记分。
口腔分为6个区段:1714  1323  2427
              47—44 43—33   34—37
20岁以上检查10个指数牙:1716    11    26 27
                      47 46    31   36 37
20岁以下检查6个指数牙:   16    11      26
                        46    31      36
6个区段中最高记分为个人CPI分值,15岁以下只检查牙龈出血,牙石情况,不检查牙周袋深度。
计分标准
0=牙龈健康
1=牙龈炎 探诊后出血
2=牙石,探诊可发现牙石,但探诊黑色部分全部露在龈袋外
3=早期牙周病,龈缘覆盖部分探针黑色部分,龈袋深度在4—5mm
4=晚期牙周病,探针黑色部分被龈缘完全覆盖,牙周袋深度在6mm或以上
X=除外区段(少于两个功能牙存在)
9=无法检查(不记录)
记分反映治疗需要:0 不需要治疗1 口腔健康指导 2洁治,口腔健康指导 3 刮治, 口腔健康指导  4 复杂的牙周治疗
五,填口腔检查表
口腔检查表
                                                                 检查人:
姓名:      性别:男      检查日期:          
[口腔检查表使用说明]
  
1,               检查下列项目:将异常表现按所示符号登记在下面相应牙位的空格表中。
  
1)全口检查:
  
          牙体情况符号:
  
0无龋(无异常)                                    4 缺失
  
1有龋                                 5 牙体损伤
  
2有充填体无龋(包括窝沟封闭)        6牙发育异常
  
            3有充填体有龋
  
视诊下的牙龈出血:无0,有1;          牙石:无0,有1;
  
2)考官指定某区段部位的检查:
  
松动度:0度,I度,II度,III度;       叩痛:—,+,+,  ++ ,+++;           
  
根尖部扪痛:无0,有1;
  
2,               口腔其他情况的视诊用‘打勾’,牙位或文字记录在检查表背面
  
  
检查结果(3分)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牙位
牙体情况                                    
牙龈出血                                        
牙石                                        
松动度                                           
叩痛                                               
扪痛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牙位
牙体情况                                        
牙龈出血                                        
牙石                                               
松动度                                           
叩痛                                               
扪痛                                               
口腔其他情况视诊所见(2分)
如未见异常,在相应处用‘打勾’表示
如有异常,请用牙式和/或文字记录异常所见
1),口腔颌面部情况: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
2),口腔软组织情况: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
3),牙列: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例:牙列缺损,反合/锁合,牙列拥挤,正畸,牙间隙)
4),阻生牙:无         有(牙位,类型)  (例:近中阻生,高位阻生)
5 修复体:无        有(牙位,类型)   (例:左下6烤瓷全冠修复)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1 1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你诚信诚意的推荐了,那我就勉为其难的看看吧!医梦园不走平凡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14: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