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补虚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首乌(附:鲜首乌)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苦、涩,微温。制熟则味兼甘。入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解毒,截疟。

【临床应用】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失眠,头发早白,腰膝酸软,筋骨不健等症。

制首乌的补肝肾作用较为显着,又有补血作用,用于血虚萎黄、头晕目眩,头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常与地黄、枸杞子、菟丝子等配伍。

2.用于肠燥便秘,瘰历,疮痈及久疟等症。

本品生用有润肠通便,消疮毒的功效。单用本品一两煎服,即有润肠通便作用;如配连翘、玄参等能解毒消痈;配人参、当归、鳖甲、知母等能治体虚久疟等。

【处方用名】制首乌(蒸熟用)。生首乌(即生干首乌)。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鲜首乌:即首乌之新鲜者。性味甘苦微温。功能润肠通便,解毒消痈。适用于阴血不足之肠燥便秘以及瘰历疮疡、痈疽肿毒等症。此外,同艾叶煎汤外洗,还能用治疮癣。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1.何首乌生用润肠、解疮毒,制用补肝肾、益精血,功用不同。这是前人长期临床实践的宝贵经验,现已经科学研究所证实。

2.现代临床上应用制首乌,已有所发展,如用治高血压、血管硬化、头晕等症,常与桑寄生、女贞子等配伍;用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常与丹参、郁金、瓜萎等配伍。

【方剂举例】何人饮《景岳全书》:何首乌、人参、当归、陈皮、煨姜。治久疟。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治瘰疡,消痈肿,疗头面风疮,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久服长筋骨,益精髓,……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本草备要》:「补肝肾,涩精,养血去风,为滋补良药。气血大和,则劳瘦风虚,崩带疮痔,瘰历痈肿,诸病自已。止恶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归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入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及血虚体弱等症。

当归功能补血,常与黄耆、党参等配伍,用治血虚体弱;因它又能活血,故可用于调经,为妇科常用时药品。治月经不调、经行愆期或过少,常与熟地、白芍、川弯等配伍;治经行腹痛,常与香附、延胡索等同用;治经闭不通,可与桃仁、红花等配伍;治崩漏,可与阿胶、地黄、艾叶等同用。

2.用于跌打损伤瘀痛,痈肿血滞疼痛,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及经络不利等症。

本品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故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可适用于各种瘀滞作痛之症。在具体使用方面,治损伤瘀痛,可与红花、桃仁、落得打等品配伍。用治痈肿瘀滞疼痛,在肿疡期,可与银花、连翘、丹皮、赤芍、甘草等配伍;在溃疡期,如气血两虚者,可与黄耆、熟地、党参等配伍;如气血不和而有僵块未消、排脓未尽者,可合黄耆、银花、甘草、乳香等同用。治产后瘀滞腹痛,可与益母草、川芎、桃仁等配伍。治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秦艽等配伍。用于经络不利、筋骨酸痛,可与桂枝、鸡血藤、白芍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润肠通便,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常与肉从蓉、生首乌等配伍。

【处方用名】当归、全当归、西当归(洗净,晒干,切片用)。酒当归(酒炒用,加强活血之功)。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现在有用本品研粉做成片剂或丸剂,每片(丸)含原药一分,服用时,每次5片(丸),日服二至三次。

【按语】1.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的功效,为治血病的要药。因它长于调经,尤为妇科所重视,凡妇女月经不调、血虚经闭、胎产诸症,为常用的药品。而外科亦多应用,对肿疡期的散痪消肿,溃疡期的养血生肌,都有着良好的疗效。

2.当归甘温而润,辛香善于行走,因此可与理气药配合,用治气滞血瘀的症候;与袪风湿药配伍,用治风湿痹痛。本品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如属崩漏经多,使用时必须谨慎。

3.过去临床应用当归,一般认为当归身功能补血,当归尾功能破血袪瘀,全当归活血和血,现上海地区只用全当归一种,不再区分。又有将当归放置日久而走油的,过去称之为“油当归”。认为功能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血虚便秘,现在也很少应用。

【方剂举例】生化汤《傅氏女科》:当归、川芎、桃仁、黑姜,炙草。治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

【文献摘录】《本经》:「主妇人漏下,诸恶疮疡,....金疮。」

《药性本草》:「治下痢腹痛。」

《大明本草》:「破恶血,养新血,及症癖、肠胃冷。」

《本草纲目》:「治头病,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本草备要》:「润燥滑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芍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入肝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

【临床应用】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等症。

白芍能养血敛阴,治妇科疾患,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等药配合应用。本品如与桂枝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药同用,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

2.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挛疼痛等症。

白芍功能养血而柔肝,缓急而止痛,故可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治胁痛,常与柴胡、枳壳等同用;治腹痛及手足拘挛,常与甘草配伍;如治痢疾腹痛,可与黄连、木香等同用。

3.用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

白芍生用,能敛阴而平抑肝阳,故可用于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桑叶、菊花、钩藤、白蒺藜等同用。

【处方用名】炒白芍(用麸皮拌抄至微黄用,多用于养血、敛阴)。生白芍(生用,多用于平肝)。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白芍养血平肝,长于敛阴;赤芍凉血活血,长于散瘀。故于补血、养阴及调经方中,常用白芍;于清热凉血及活血袪瘀剂中,常用赤芍。

【方剂举例】芍药汤《活法机要》:芍药、黄连、黄芩、大黄、摈榔、当归、甘草、木香、肉桂。治痢疾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文献摘录】《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本草纲目》:「上下痢腹痛后重。」

《本草备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

《本草正义》:「补血,益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故益阴养血,滋润肝脾,皆用白芍;活血行滞,宣化疡毒,皆用赤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芍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入肝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

【临床应用】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等症。

白芍能养血敛阴,治妇科疾患,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等药配合应用。本品如与桂枝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药同用,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

2.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挛疼痛等症。

白芍功能养血而柔肝,缓急而止痛,故可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治胁痛,常与柴胡、枳壳等同用;治腹痛及手足拘挛,常与甘草配伍;如治痢疾腹痛,可与黄连、木香等同用。

3.用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

白芍生用,能敛阴而平抑肝阳,故可用于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桑叶、菊花、钩藤、白蒺藜等同用。

【处方用名】炒白芍(用麸皮拌抄至微黄用,多用于养血、敛阴)。生白芍(生用,多用于平肝)。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白芍养血平肝,长于敛阴;赤芍凉血活血,长于散瘀。故于补血、养阴及调经方中,常用白芍;于清热凉血及活血袪瘀剂中,常用赤芍。

【方剂举例】芍药汤《活法机要》:芍药、黄连、黄芩、大黄、摈榔、当归、甘草、木香、肉桂。治痢疾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文献摘录】《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本草纲目》:「上下痢腹痛后重。」

《本草备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

《本草正义》:「补血,益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故益阴养血,滋润肝脾,皆用白芍;活血行滞,宣化疡毒,皆用赤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胶
【药用】本品为驴皮熬制成的胶块。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临床应用】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症。

阿胶补血作用较佳,为治血虚的要药,常配伍当归、党参、黄耆等同用。

2.用于虚劳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等症。

阿胶善于止血,对一切失血之症,均可应用,然以咯血、便血、崩漏等用之较为适宜。对出血而出现的血虚症候,应用阿胶既能止血,又能补血,有标本兼顾之效。临床上用于止血,常与生地黄、蒲黄、藕节等同用。

3.用于热病伤阴,虚烦不眠等症。

本品能滋阴而润燥,对热病伤阴,内风欲动,常配合钩藤、牡蛎等同用;对阴亏火炽、虚烦不眠,常配合白芍、黄连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可用于阴虚咳嗽、咯血,常与麦冬、沙参、马兜铃等配伍,有养阴润肺止血的功效。

【处方用名】阿胶、陈阿胶、驴皮胶(补血止血)。阿胶珠、蛤粉炒阿胶(用海蛤壳研粉同炒,用以润肺化痰,止咳止血)。蒲黄炒阿胶(用以止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单用阿胶,应另炖佯化后冲入药汁内服。【按语】阿胶与熟地都能补血滋阴,但阿胶的补血功效较佳,且能润肺、止血,它的粘腻之性超过熟地;熟地则以补肾滋阴见长。凡内有瘀滞,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以及有表症者,均不宜应用阿胶。

【方剂举例】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阿胶、马兜铃、牛蒡子、炙甘草、杏仁、糯米。治阴虚火盛,咳嗽,气急,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咽干或咽痛,咽红。

【文献摘录】《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

《用药法象》:「止血安胎,兼除嗽痢。」

《本草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病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椹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寒。人心、肝、肾经。

【功效】滋阴补血。

【临床应用】用于阴血不足,眩晕,失眠,以及肝肾阴虚,须发早白等症。

本品功能益肝肾、养阴血,对于阴血不足的眩晕、失眠等症,常与熟地黄、白芍等配合应用;对肝肾不足、须发早白、耳聋目昏,又可配合何首乌、女贞子等同用。此外,本品有滋润肠燥的作用,血虚肠燥便秘亦可应用。

【处方用名】桑椹子、黑桑椹(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文献摘录】《新修本草》:「单食止消渴。」

《本草求真》:「除热养阴....乌须黑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桂圆肉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性味与归经】甘,温。入心、脾经。

【功效】补心安神,养血益脾。

【临床应用】1.用于心脾虚损的失眠健忘,惊悸怔仲等症。

本品有滋养作用,能补益心脾,对心脾虚损的失眠、惊悸、怔仲等症,常与酸枣仁、远志、白朮、茯苓、当归等配合应用。

2.用于气血不足,体虚力弱等症。

本品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营血不足,单用一味熬膏,或配合其它益气补血药物同用,可治气弱血虚之症。

【处方用名】龙眼肉、桂圆肉(去壳与核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归脾汤《济生方》:党参、黄耆、白朮、茯神、酸枣仁、桂圆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红枣,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神疲食少,心悸失眠等。

【文献摘录】《别录》:「主安志厌食。」

《本草纲目》:「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随息居饮食谱》:「龙眼甘温,益脾阴,滋营充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滋阴药
滋阴药,又叫养阴药或补阴药,就是能治疗阴虚病症的药物。具有滋肾阴、补肺阴、养胃阴、益肝阴等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肺阴虚弱、胃阴耗损、肝阴亏乏等病症。它们的主要症状为:

(一)肺阴虚干咳,咯血,虚热,烦渴。

(二)胃阴虚 唇赤,舌绛,苔剥,津少口渴,或不知饥饿,或胃中虚嘈,甚或有呕、秽等症。

(三)肝阴虚 两眼干涩昏花,眩晕等症。

(四)肾阴虚 潮热,盗汗或遗精等症。

以上各种阴虚病症都可用滋阴药治疗,但滋阴药各有专长,应随症选用。

滋阴药大多甘寒滋腻,如遇脾肾阳虚,痰湿内阻,胸闷食少,便溏腹胀等症,不宜应用。

沙参(附:珠儿参、西洋参)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湖菜(北沙参)或桔梗科植物杏叶沙参、轮叶沙参(均为南沙参)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肺、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临床应用】1.用于肺虚有热、干咳少痰,或久咳声哑等症。

沙参功能清肺养阴,且益肺气,为治肺虚热咳的要药,常与川贝、麦冬等配伍。

2.用于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症。

沙参甘凉柔润,能养胃阴而复津液,故可用于热病伤津、舌绛口渴等症,常与麦冬、生地、石斛等品同用。

【处方用名】南沙参、大沙参、空沙参(其形粗大,质较疏松,功同北沙参而作用较弱。)

北沙参、北条参、细条参(其形细长,质坚致密,功效较佳。)、鲜沙参(即南沙参之新鲜者,清肺热之功较佳,多用于肺虚有火、咳嗽痰多。)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鲜者用量加倍。

【附药】1.珠儿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叶三七(或称纽子三七)的根。性味苦微甘寒。功能补肺清热,养阴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津少口渴,以及咳血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

2.西洋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性味苦甘凉。功能补肺降火,养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虚热喘咳、咯血,或热病伤阴燥咳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南沙参与北沙参是两种植物,一般认为两药功用相似,但南沙参偏于清肺袪痰,养胃生津的作用较差;北沙参养胃生津的作用较佳。

2.据古代文献记载,前人所用沙参,系南沙参。至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本经逢原》两书,始载有沙参分南、北两种。

【方剂举例】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麦门冬、玉竹、甘草、桑叶、扁豆、天花粉。治燥伤肺阴,发热咳嗽。

【文献摘录】《本经》:「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本草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本经逢原》:「有南北二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门冬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甘、苦,大寒。入肺、肾经。

【功效】润肺止咳,养阴生津。

【临床应用】1.用于肺阴受伤,燥咳、咯血等症。

天冬功能养阴清热而润肺,故可用于肺虚有热、干咳少痰、咯血等症,常与麦冬、沙参、生地等配伍。

2.用于阴虚内热,口渴等症。

天冬能滋阴生津,凡遇热病伤阴、阴虚内热、津少口渴等症,可与生地、麦冬、石斛等同用。

【处方用名】天门冬、明天冬、天冬(洗净,晒干,切断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天冬为一味甘寒清润的药物,善治肺肾虚热。用于上焦,能清肺热而养肺阴;用于下焦,能滋肾养阴,且可润燥滑肠。如属脾胃虚弱泄泻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二冬膏《张氏医通》:天门冬,麦门冬、白蜜。治肺胃燥热,咳嗽痰少。

【文献摘录】《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药性本草》:「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痿生痈吐脓,除热,通肾气,止消渴。」

《本草纲目》:「润燥滋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6: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麦门冬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胃经。

【功效】清心润肺,养胃生津。

【临床应用】1.用于肺阴受伤,燥咳,咯血,以及心烦不安等症。

麦冬为清润之品,既能润肺止咳,又能清心降火。用治肺虚热咳,咯血等症,可与沙参、天冬、生地等配伍;用于清心除烦,可与竹叶卷心、莲子心等同用。

2.用于津少口渴等症。

麦冬能滋养胃阴而生津,故可用于阴虚内热、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症,常与石斛、沙参、天冬、生地、玉竹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麦冬、麦门冬、笕麦冬(指产浙江笕桥者)、寸麦冬(指粗大盈寸者)(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麦冬味甘气凉,质柔多汁,长于滋燥泽枯,养阴生津,善治肺胃虚热,且能清心除烦。

2.本品又有清热润燥滑肠之功,与玄参相似,两药常相须配合,用于热病伤津、肠燥便秘。如属脾胃虚寒,大便溏泻或有湿滞者,不宜应用。

3.麦冬与天冬,都是甘寒清润的药品,两者养阴润燥的功效相似,故对肺阴受伤、干咳少痰等症,常配合同用。但麦冬润肺,又能养胃清心;天冬润肺,又能滋肾,性较寒凉。如胃阴不足、心烦燥渴等症,多用麦冬;肾阴亏损、潮热遗精等症,则多用天冬。

【方剂举例】益胃汤《温病条辨》:麦冬、沙参、生地、玉竹、冰糖。治胃热液枯。

【文献摘录】《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赢瘦短气。」

《别录》:「疗虚痨客热,口干燥渴....定肺气,安五脏。」

《本草蒙筌》:「天麦门冬并....能殴烦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实亦有偏胜也。麦门冬……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于贼邪,故止咳立效;天门冬……屡屡滋肾助元‥…‥故消痰殊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