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利水渗湿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前子(附:车前草)
【药用】车前科草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车前P.depressawilld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肝、肾、小肠、肺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祛痰止咳。

【淋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等症。

车前子甘寒清热,质沉下行,性专降泄,具有良好的通利小便、渗湿泄热功效,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具有显着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

2.用于湿热泄泻。

车前子能渗利水湿,分清泌浊而止泻,利小便而实大便,临床上以治湿热泄泻为宜,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

3.用于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

车前子清肝热而明头目,不论虚实,都可配用,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

4.用于咳嗽痰多。

本品又有祛痰止咳之功,以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附药】车前草:即车前的全草。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似,且能清热解毒,故有可用于疮疡肿痛。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车前子甘寒清热,性专降泄,故能通利水道、渗湿泄热,为利小便、治淋通之要药;小便利则清浊分,大便实则泄得止,故又能渗湿而止泻;入肝而清热,目赤肿痛是以治;入肺而祛痰,咳嗽痰多亦可疗。

车前子主要用治湿热下注、肝火肺热之实症,但又往往配伍补益之品,以治肾虚水肿及肝肾阴虚、眼目昏花等症,可见其适应病症较为广泛,然要在配伍适宜。

【方剂举例】1.八正散(《和局方剂》):木通、车前子、山栀子、滑石、瞿麦、萹蓄、大黄、炙甘草。治湿热下注,热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2.车前散(《证治准绳》):车前子、淡竹叶、赤茯苓、灯芯、荆芥穗。治诸淋。

3.济生肾气丸(《济生方》):车前子、牛膝、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治肾阳不足,腰膝酸痛,少腹拘急,水肿,小便不利,或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通
【药用】马兜铃科藤本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ehiamanshuriensisKom.的藤茎。

【性味】苦,寒。归心、脾、小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清泄心火,通乳,利痹。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脚气等症

木通寒能清热,苦能泄降,功能利水通淋,为治湿热下注、淋沥涩痛要药,常与车前子、滑石等同用。且利尿力强,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症也常恃为要药,可配其它利水消肿药如桑白皮、猪苓等同用。

2.用于心烦不眠,口舌生疮

木通性味苦寒,能入心经,且能利通小便,导热下行而降心火,故可用于心火上炎、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等症,常与生地、竹叶、甘草同用。

3.用于乳汁稀少

木通又能通利血脉而下乳汁,故可用于产后乳汁稀少,常与王不流行、穿山甲等配伍;或与猪蹄同煮服用。

4.用于湿热痹痛

木通又能通利渗湿,以治湿热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常与薏苡仁、桑枝、忍冬藤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木通、关木通、潼木通(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木通味甚苦而性寒,功能通泄为其要领。既能清热利水,以治小便不利、湿热淋痛,又能清心除烦,以治心火上炎,心烦口疮。其性通利,故又为治痹痛而下乳汁之要药。

2.车前子、滑石与木通均为清热利水通淋常用要药,临床常配合应用。车前子能治泄泻,又为肺肝二经之品,功能祛痰、明目;滑石亦能治泄泻,且有清解暑热、清热收湿作用;木通则善能利痹、下乳,且入心经,可治心火上炎之症。

3.木通与通草,虽都是通利降水的药品,但木通味苦,以利水泄热见长;通草味淡,以淡渗利湿为胜。《本草纲目》载云:「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可见古今名称有所更易,应于区别。

4.据现代文献报导,有用大量木通(60g)煎汤服用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故在临床应用时不宜大量使用。孕妇慎用。

【方剂举例】1.木通散(《证治准绳》):木通、猪苓、赤苓、桑白皮、紫苏、槟榔。治湿脚气,遍身浮肿,喘促烦闷,小便不利。

2.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木通、生地、甘草梢、竹叶。治心经有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滑石
【药用】?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的矿石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清解暑热。

【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及湿热泄泻等症

滑石性寒滑利,寒能清热,滑能利窍,为清热利水通淋常用之品,临床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可配车前子、木通等品;用于湿热引起的水泻,可配合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等同用。

2.用于暑热烦渴,湿热胸闷等症

滑石又能清暑、渗湿泄热,对暑热病症可配合生甘草、鲜藿香、鲜佩兰等同用;治湿温胸闷、小便短赤,可配合生苡仁、通草,竹叶等同用。

此外,本品外用还能清热收湿,用治湿疹、痱子等,可配石膏、炉甘石,枯矾等同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飞滑石须包煎。外用适量。

【按语】1.滑石甘淡性寒,质重而滑,淡能渗,寒能清,重能降,滑能利,故为清热滑降、利水通淋之要药。以其清热利水,而有解暑之效,研末外用,还能收湿敛疮。

2.本品性属寒滑,凡脾胃虚弱、热病伤津及滑精等症,应慎用。

【方既举例】六一散(《伤寒标本》):滑石、甘草治小便赤涩以及感受暑热,身热心烦及口渴,或有腹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钱草(附:连钱草)
【药用】报春花科草本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lHance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肝、胆、肾、膀胱等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热淋、石淋。

金钱草甘淡利尿,通淋排石,性寒清热,为清热利尿通淋要药,常用于热淋,尤善治疗石淋病症,可单味浓煎代茶饮服,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等同用。

2.用于湿热黄胆,肝胆结石。

本品又能清热利湿,利疸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同用。现代治疗胆石症配伍茵陈、黄芩、木香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蛇虫咬伤、烫伤等症。

本品能清热解毒而消肿止痛,用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及烫伤等症,可用鲜金钱草捣汁饮服,以渣外敷局部。

【处方用名】金钱草、过路黄(生用或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鲜者加倍,煎服或洗净捣汁饮服。

【附药】连钱草:即唇形科草本植物活血单的全草。功效、主治与用量、用法与金钱草相同。

【按语】1.金钱草性味甘淡而凉,功能清热而通淋,尤善化坚排石,且能退除黄疸,消肿可治疮疡肿痛,解毒能愈毒蛇咬伤。

2.金钱草品种较多,全国各地所用颇不一致,一般认为以报春花科过路黄(一称大金钱草,即上海药店所备之对座草)作用较好,而上海地区多用连钱草,亦具一定疗效。

【方剂举例】三金汤(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曙光医院方):金钱草、海金沙、生鸡内金、石苇、瞿麦、冬葵子。治泌尿系结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金沙
【药用】海金沙科蕨类植物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mb)SW的程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小肠、膀胱经。

【功效】清惹利水通淋。

【临床应用】用于石淋、热淋、膏淋。

本品甘淡而寒,其性下降,功专通利水道,善泻湿热,为治淋症之常用药。用于热淋、石淋、膏淋等症,常与金前草、泽泻、滑石、石苇等药配伍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包煎。

【方剂举例】海金沙散(《证治准绳》):海金沙、石苇、滑石、猪苓、泽泻、赤苓、肉桂、白朮、芍药、甘草。治诸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苇
【药用】水龙骨科草本植物庐山石苇Pyrrosiasheareri(BAK)Ching,石苇P.lingua(Thumb.)farwell或有柄石苇P.petiolosa(Christ)Ching的叶。

【性味与归经】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清肺化痰。

【淋床应用】1.用于热淋,石淋,血淋等症。

石苇有清热利水通淋的作用,为治疗热淋、石淋所常用,可与滑石、海金沙、茅根等同用;因其又能止血,故治血淋亦有效验,可与蒲黄同用。

2.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石苇能清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单用有效。亦可与清肺化痰之品配伍,目前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用名】石苇石韦(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石苇散(《证治准绳》):石苇、瞿麦、车前、木通、冬葵子、赤苓桑皮、滑石、甘草。治癃闭淋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萹蓄
萹蓄

【药用】蓼科草本植物萹蓄PolygonumaviculareL.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杀虫止痒。

【临床应用】1.用于热淋

本品苦行下降,能清利膀胱湿热而利水通淋,故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等症,可与瞿麦、滑石、木通、车前子、栀子、甘草等同用。

2.用于皮肤湿疹,阴痒之蛔虫病

本品又有杀虫止痒作用,用于皮肤湿疹、阴痒等症,以本品煎汤外洗。治胆道蛔虫症,可用萹蓄和醋,加水煎服。

【处方用名】萹蓄萹蓄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大剂量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适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瞿麦
【药用】石竹科草本植物瞿麦DianthussuperbusL.或石竹D.ChinensisL.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通淋。

【临床应用】用于热淋

本品味苦性寒,为沉降疏泄之品,利小便而导热下行,故可用于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滑石、车前子、萹蓄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可用于瘀滞经闭。

【处方用名】瞿麦瞿麦穗(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瞿麦汤(《证证准绳》):瞿麦、木通、滑石、竹叶、黄芩、冬瓜子冬葵子。治小便淋沥涩痛。

【文献摘录】《本草经疏》:「阴寒而降,能通利下窍而行小便,故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因于小热甚者。」

《本草正》:「性滑利,能通小便,降阴火,除五淋,利血脉。兼凉药亦消眼目肿痛;兼血药则能通经破血下胎。凡下焦湿热疼痛诸病,皆可用之。」

《本草正义》:「其性阴寒,泄降利水,除导湿退热外,无他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萆薢
【药用】薯蓣科草本植物背薯蓣DioscoreahypoglaucaPalib或绵萆薢D.septemlobaThumb.的干燥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胃、膀胱经。

【功效】利湿通淋,祛除风湿。

【临床应用】1.用于膏淋,白带等症。

萆薢能利水湿而分清泌浊,为治疗下焦湿浊郁滞所致膏淋、小便混浊的要药,常与石菖蒲、益智仁、乌梅等同用;用于妇女白带属于湿胜者,可与茯苓、白朮等配伍。

2.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症。

萆薢能祛风湿而舒筋通络,故可用于风湿痹痛等症,如寒湿痹痛,可与附子、桂枝等药配伍;湿热痹痛,可与桑枝、秦艽、生苡仁等配伍。

【处方用名】1.萆薢、川萆薢、绵萆薢(生用,长于祛风湿)

2.粉萆薢(生用,长于利湿浊)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治小便时下白,凝而如油,澄下如膏。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

《药品化义》:「性味淡薄,长于渗湿,带苦亦能降下,主治风寒湿痹,男子白浊,茎中作痛,女人白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赤小豆
【药用】豆科本草植物赤小豆PhaseoluscalcartusRoxb.或赤豆P.angularis Wight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脚气等症。

赤小豆性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故适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可单味煎服,或与猪苓、泽泻、茯苓皮等药配伍同用。

2.用于湿热黄疸。

赤小豆能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轻症,可与麻黄、连翘、桑白皮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

本品能消肿排脓,故可用于于疮疡肿毒之症,可配赤芍、连翘等煎汁内服,亦可配芙蓉叶、陈小粉,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赤小豆、野赤豆、杜赤豆、饭赤豆(洗净,晒干,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杏仁、生姜、大枣。治湿热黄疸轻症,身发黄,发热无汗。

【文献摘录】《名医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泻,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疮肿;通气,健脾胃。」

《本草经疏》:「凡水肿、胀满、泄泻,皆湿气伤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泻,利小便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