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发散风热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蝉蜕
【药用】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等的幼虫羽化后所脱落的皮壳。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肝经。

【功效】散风热,利咽喉,退目翳,定惊痫。

【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

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居多,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但如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紫草、连翘等应用。

3.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

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4.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

本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

5.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

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处方用名】蝉蜕、蝉退、蝉衣、净蝉衣(均洗净、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治破伤风可用五钱至一两。

【方剂举例】蝉蜕散《沉氏尊生》:蝉蜕、薄荷。治感冒风热、皮肤瘙痒等症。

蝉花散《证治准绳》:蝉衣、羌活、菊花、谷精草、白蒺藜、防风、密蒙花、草决明、黄芩、蔓荆子、栀子、木贼、荆芥、川芎、甘草。治肝经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浮萍
【药用】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浮萍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寒。入肺经。

【功效】发汗解表,利水。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隐隐不出,或疹出不透等。

本品性寒,轻浮升散,善开毛窍,入肺经过皮肤,有发汗解表、透疹等功效,故可用于外感风热及麻疹透发不畅等症,临床常与西河柳、牛蒡子、薄荷等配伍应用。对风热瘾疹亦可内服、外用。

2.用于风水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浮萍能泄热利水,故对于水肿而有表热者用之。

【处方用名】浮萍、浮萍草、紫背浮萍(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方剂举例】浮萍丸《沉氏尊生》:浮萍、防风、黄耆、羌活、当归、干葛、麻黄、甘草。治疹痘无汗、不易透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河柳
【药用】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的嫩枝及叶片。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心、肺、胃经。

【功效】发表透疹。

【临床应用】用于麻疹初期,发热,疹出不透。

本品有发表功效,为透发麻疹的常用药物,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临床常与薄荷、蝉衣、升麻等配合应用。不论内服、外用均可应用。

此外,近年来本品又应用于风湿痛。

【处方用名】西河柳、柽柳、赤柽柳(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二两至三两,煎汤乘热熏洗。

【按语】澄柽柳始载于《开宝本草》,仅说性味甘咸温,并未说明它有透疹作用;明清以后本草书中多说性味甘平或甘咸平,并说能治“痧疹热毒”,可见它的药性是偏凉性的。

【方剂举例】竹叶柳蒡汤《医学广笔记》:西河柳、荆芥、干葛、蝉退、薄荷、炒牛蒡、知母、玄参、麦冬、甘草、淡竹叶。治痧疹透发不出,喘嗽烦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蜈蚣
【药用】本品为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平。

【功效】发汗退热,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以及疟疾等症。

本品味辛性平,有发汗退热之功。用治感冒发热,可配合葛根同用;用治疟疾,可配合马鞭草同用,于疟发前二小时服药。

2.用于痢疾,皮肤瘙痒,蛇虫咬伤等症。

本品有消肿解毒作用,对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可配马齿苋、一见喜等药同用;皮肤瘙痒,可配葎草、苍耳草等药煎汤外洗;蛇虫咬伤,配野菊花、半枝莲等,既可煎汤内服,又可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水蜈蚣(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胡荽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平。

【功效】祛风清热,化痰止咳。

【临床应用】1.用于风火赤眼,咽喉肿痛,以及蛇缠疮等症。

本品具有祛风清热作用,对于风火赤眼,可配桑叶、菊花、点地梅等药同用;对于咽喉肿痛,可配土牛膝、白毛夏枯草等同用;治疗蛇缠疮,可用新鲜全草捣烂,用酒精浸半天后,用棉花球蘸搽患处。

2.用于百日咳

本品又有化痰止咳作用,可用治百日咳。

【处方用名】天胡荽(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蔓荆子
【药用】本品为马鞭草科单叶蔓荆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入肝、膀胱、肺经。

【功效】散风热,清头目。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头痛及头风头痛等症。

本品味苦兼辛,有疏散风热、祛风止痛的功效,故可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本、川芎等配伍应用。

2.用于目赤肿痛或头目昏暗多?等症。

本品能祛风邪而清头目,以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蔓荆子(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菊芎饮《上池秘录》:菊花、川芎、蔓荆子、防风、羌活、石膏、旋覆花、甘草、枳壳。治头风头痛。

羌活防风汤《活法机要》:羌活、防风、蔓荆子、藁本、独活、川芎、甘草。治感冒头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贼草
【药用】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苦,平。入肺、肝、胆经。

【功效】疏风热,退翳膜。

【临床应用】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等症

本品退目翳而兼有发散风热之功,对目病而兼有表症者为适宜。临床上治眼花多泪,常与苍朮、夏枯草、防风等配伍;治风热而引起的目赤、翳障,多配菊花、白蒺藜、决明子等同用。本品虽有发汗之功,但一般只是用它疏风止?及消退翳膜的功效。

【处方用名】木贼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木贼散(原名神消散)《证治准绳》:木贼、蝉蜕、谷精草、甘草、苍朮、蛇蜕、黄芩。治目赤翳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表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解表药虽有辛散发汗之共性,但其性质又有温、凉不同,所以用以治疗表证时必须注意辨证准确,分清表寒证或是表热证,以免药石误投,贻误治疗。

二、解表药发汗作用有强有弱,须视病症具体表现选择应用。

三、对解表药发汗力较强的药物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而耗伤津液,导致亡阳或亡阴。

四、温暖季节及东南地区用量宜小,寒冷季节及西北地区用量可酌情增大。

五、解表药一般忌用于表虚自汗、阴虚发热、久病体虚及失血等症。

六、解表药多属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份挥发而降低疗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解表功效的其它药物
一、散寒解表:藿香、苍朮(化湿药)、独活(祛风湿药)、细辛

二、宣散透邪:金银花、连翘(清热药)

三、疏散风热:白僵蚕(平肝息风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