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解表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藁本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的根茎及根。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用于外感风寒,头痛,以及巅顶头痛等症。

本品辛温辛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

此外,对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苍朮、羌活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藁本、川藁本(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羌活防风汤(《活法机要》)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治感冒头痛。

【文献摘录】《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

《珍珠囊》:「治太阳头痛,巅顶痛,大寒犯脑,痛连齿颊。」

《用药法象》:「头面身体皮肤风湿。」

《本草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薷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夏季感冒风寒

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多用于夏季贪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

2.用于呕吐、腹泻等症

香薷有祛除暑湿的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朮同用以健脾利水。

【处方用名】香薷、陈香薷、香茹(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用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本品的适应范围了。

【方剂举例】香薷饮(《和剂局方》)香薷、厚朴、白扁豆。治暑月感冒,腹痛下痢。

薷朮丸(《深师方》)香薷、白朮。治暴水、风水、周身皆肿。

【文献摘录】《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本草纲目》:「暑月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燥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姜
【药用】本品为姜科植物晶的新鲜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入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等症。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2.用于胃寒呕吐。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3.用于中鱼蟹毒、呕吐腹泻等症。

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处方用名】生姜(用新鲜者)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片至三片(每片约二分至三分),煎服。

【附药】1.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2.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3.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

【方剂举例】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生姜、半夏。治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愦然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姜
【药用】本品为姜科植物晶的新鲜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入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等症。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2.用于胃寒呕吐。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3.用于中鱼蟹毒、呕吐腹泻等症。

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处方用名】生姜(用新鲜者)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片至三片(每片约二分至三分),煎服。

【附药】1.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2.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3.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

【方剂举例】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生姜、半夏。治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愦然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葱白
【药用】本品为石蒜科植物葱的新鲜的鳞茎。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通阳。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

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药作为辅助药,以助发汗。临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

2.用于腹泻、腹痛等症。

葱白辛温,能通阳气而散阴寒,配合干姜、附子等同用,适用于阴寒里盛、阳气不振的下利、脉微等症。

3.用于小便不利、腹胀、腹痛。

葱白又可治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症,均可炒熟外熨脐腹。

【处方用名】葱白、葱白头(用新鲜者,一般须病家自加)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枚至八枚,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葱豉汤(《肘后方》)葱白、豆豉。治感冒风寒初起,头痛鼻塞,邪轻病微者;亦治温病初起,而有恶寒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夷
【药用】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木兰的花蕾。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散风,通窍。

【临床应用】用于鼻渊鼻塞,流涕腥臭等症。

本品入肺经,上通于鼻,以散风寒,故临床上用于治疗鼻多浊涕、不闻香臭的鼻渊症,常与白芷、细辛、防风、苍耳子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辛夷、辛夷花、木笔花、春花(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

【方剂举例】辛夷散(《济生方》)辛夷、白芷、升麻、藁本、防风、川芎、细辛、木通、甘草。治头痛头风、鼻渊鼻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葱白
【药用】本品为石蒜科植物葱的新鲜的鳞茎。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通阳。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

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药作为辅助药,以助发汗。临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

2.用于腹泻、腹痛等症。

葱白辛温,能通阳气而散阴寒,配合干姜、附子等同用,适用于阴寒里盛、阳气不振的下利、脉微等症。

3.用于小便不利、腹胀、腹痛。

葱白又可治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症,均可炒熟外熨脐腹。

【处方用名】葱白、葱白头(用新鲜者,一般须病家自加)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枚至八枚,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葱豉汤(《肘后方》)葱白、豆豉。治感冒风寒初起,头痛鼻塞,邪轻病微者;亦治温病初起,而有恶寒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芫荽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胡荽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表透疹

【临床应用】用于小儿麻疹初起,透发不快,发热无汗等症。

本品主要功效透发麻疹,临床上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内服常与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配合应用。外用本品煎汤熏洗,或乘热频擦,可助麻疹透发。

此外,本品略有芳香开胃作用,可作菜肴中的调味品,但不宜多食。

【处方用名】胡荽、芫荽(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煎汤乘热熏洗。

【附药】芫荽子:又称“胡荽子”,是胡荽的果实。性味、功能、用量与胡荽同。

【方剂举例】透疹外用方《中医儿科学》:芫荽、西河柳。治疹出不快,或透发不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