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一.肝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细菌性肝脓肿全身细菌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可侵入肝。
胆道,肝动脉,肝静脉,淋巴系统以及外伤的伤口,是细菌进入肝脏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胆道。
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白色脓液),其次为链球菌、类杆菌属等 2.阿米巴肝脓肿是肠道阿米巴感染的并发症
二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红(看不见),肿,热,痛”
1.肝脓肿一般起病较急,由于肝脏血运丰富、一旦发生化脓性感染后,大量毒素进人血液循环,引起全身脓毒性反应。
2.寒颤和高热 多为最早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弛张热,体温为38—40℃,最高可达41℃。
3.肝区疼痛 由于肝脏肿大,肝被膜呈急性膨胀,肝区常出现持续性钝痛。因炎症刺激横膈或感染向胸膜、肺扩散,而引起胸痛或右肩牵拉痛及刺激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
4.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 主要是由于脓毒性反应及全身消耗的结果,病人短期内即出现严重病容。
5.体征 肝区压痛和肝大最常见。右下胸部和肝区有叩击痛。有时出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
一句话:一个寒颤和高热的病人出现了肝区疼痛和肿大,那就是肝脓肿!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B超(首选)及CT检查有决定性诊断价值。 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
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的鉴别
| | 细菌性肝脓肿 | 阿米巴性肝脓肿 | | 症状 | 病情急骤严重,全身脓毒血症状明显,有寒战,高热 | 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可有高热,或不规则发热、盗汗 | | 脓液 | 多为黄白色脓液,涂片培养可发现细菌 | 大多为要棕褐色脓液,无臭味、镜检有时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若无混合感染,涂片或培养无细菌 | | 诊断性治疗 |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效 |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好转 | | 脓肿 | 较小,常为多发性 | 较大,多为单发,多见于肝右叶 |
四.治疗
1.抗生素治疗 肝脓肿致病菌往往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所发需要早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疗程要长。
2.经皮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适合单个较大的脓肿。
3.切开引流 适应证为:
(1)胆源性肝脓肿
(2)较大脓肿,快要破了或己经破了的。
(3)位于肝左叶外的脓肿
(4)慢性肝脓肿。
多发性的肝脓肿不适合手术。
阿米巴性肝脓肿的治疗:
1.首先选择非手术治疗,包括抗阿米巴药物(甲硝唑,氯喹,依米),必要时反复穿刺吸脓及全身治疗。
2.手术治疗。
考前模拟练习 请百度:考你med医学考试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