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特异性脑炎是一组多病因的脑部疾病,它包括除已知病毒(如乙脑)以外的病毒性脑炎,以及变态反应性急性脱髓鞘性脑病两类。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或意识障碍为主的弥漫性脑实质损害,脑脊液检查正常或压力升高、蛋白和白细胞轻度增高,脑电图不正常,能排除其他各种脑病和各种已知的脑炎、脑膜炎。
【诊断要点】
一、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症状,病程中可有发热。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或意识障碍为主的弥漫性脑实质损害表现。部分病人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如癫痫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严重者呈癫痫持续状态。少部分病人,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有剧烈头痛、呕吐、眼底视乳头水肿。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颅神经损害、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等。
二、脑脊液检查:部分病人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记数和蛋白轻度增高及免疫球蛋白增高;脑电图检查呈弥漫性慢波,或以额颞部偏重的高幅慢波。脑CT扫描检查可见弥漫性大小不等的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灶,用造影剂不能增强;脑活体组织检查符合脱髓鞘性脑病或酷似病毒性脑炎的病理改变。
三、经临床及各顶辅助检查可排除脑部其他各种疾病。
1.各种脑膜炎:脑脊液的改变较本病明显,脑脊液变化不大的浆液性脑膜炎,一般较少有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 2.代谢性和中毒性脑病: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均有相应的原发病史、体征以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不难鉴别。
3.精神分裂症:非特异性脑炎虽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症状,但起病急,有前驱症状,如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 ,有发热和意识障碍以及脑电图、脑CT扫描检查可助诊断。
4.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常见于农村,儿童、青少年多见,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较非特异脑炎少见,偏瘫或不全偏瘫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血和脑脊液钩体补体结合试验,及钩体显凝试验多属阳性,脑血管造影阳性。
【治疗原则】
一、肾上腺糖皮激素:常用地塞米松10~20 mg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稀释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日后减量,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泼尼松每次10 mg,每日3次,或地塞米松0.75~1.5 mg,每日3次,逐渐减量,1~2个月为一疗程。
二、抗病毒治疗
1.阿糖腺苷,常用量(15mg/公斤/日),10天为一疗程。
2.阿昔洛韦,常用剂量10 mg/k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14~20日为一疗程。
3.近年研究阿糖胞苷对本病治疗有效,4~8 mg/公斤/日,静脉注射,3~5天为一疗程。 4.其他抗病毒药的还有金刚烷胺、吗啉胍、干扰素、大蒜素、板蓝根等,可酌用。
三、干扰素诱生剂:目前应用的有聚肌苷聚胞啶酸、聚鸟苷聚胞啶酸。
四、神经细胞活化剂:如胞二磷胆碱,常用500~1 000 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其它还可选用脑活素、脑多肽等。
五、对症处理:颅内高压者,可选用甘露醇或复方甘油等,剂量、疗程因病情而定,必要时应用激素或利尿剂。有烦躁不安、抽搐者给予人工冬眠、头部降温疗法。有高热者给物理降温。对精神运动兴奋者,可给予氯丙嗪、奋乃静治疗。有呼吸衰竭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器。
六、支持疗法: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能量供给,应多进食或鼻饲高质量的蛋白质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