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不要刷分

胃病专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5: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胃溃疡病临床表现与饮食疗法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比较明显的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以及胃酸分泌过多;另外还可以由遗传因素和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等因素引起。胃溃疡由于病情延绵,病情复杂,又与精神情绪有关,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等恶劣后果,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所以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胃溃疡病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是一种慢性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病程较长,疾病缠绵难愈。

  (2)一般在季节、气候变化时易发作。

  (3)胃溃疡多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内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则在饭后2~4小时内开始疼痛,直至下次进食才能使疼痛缓解,且常于夜间发作。

  (4)进食或服碱性药物可暂时缓解疼痛和止痛。

  (5)还伴有暖气、返酸和消化不良症状。



胃溃疡穿孔应急措施

  对于诊断为胃穿孔的病人,首先要禁食。病情重,诊断为急性穿孔者,要注意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及水电解质的变化,并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 镇痛:诊断明确后要尽快止痛,通常用度冷丁80毫克或吗啡10毫克肌肉注射。

    (2) 吸氧。

    (3) 静脉输液:一般可先输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如病人出现了休克,可加入血管扩张药,同时补足血容量。

    (4) 胃肠减压。

    (5) 应用抗生素:一般要先选用广谱抗生素,以后可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调整,选用敏感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的指征  

    (1)病人就诊时间早,胃内容物注入腹腔不多者,表现化学性腹膜炎很轻,经胃肠减压容易得到控制。

    (2)溃疡穿孔小或已经被堵塞。

    (3)空腹穿孔,入院时腹膜炎得体征轻。

    (4)病人情况好,经入院初步处理后,腹膜炎症状减轻。

    (二)手术治疗的指征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体征明显,体温及血象升高。

    (2)反有休克症状者,经紧急初步处理后须争取时机手术治疗。

    (3)经过检查及询问既往病史,证明有幽门梗阻者。

    (4)过去明确胃溃疡者。

    (5)穿孔合并大出血者。

    (6)经非手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者.



   胃溃疡的饮食疗养

  饮食疗法是预防和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泛酸多的患者应少用牛奶。

  2.   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但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3.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层至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渍疡面,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冷、过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溃疡病人还应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   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5.   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不看书报,不看电视;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以前有学者为溃疡病人制定了少吃多餐制,以避免过饱或过饥。近年来研究认为,尽管进食可暂时缓解疼痛,但少食多餐不断地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整曰处在活跃状态,显然不利于溃疡病愈合。因此,除急性发作期并发出血、呕血时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时应坚持一曰三餐规律进食。

  6.   开水冲鸡蛋疗方:鸡蛋1个,打入碗中,用筷子搅匀,用滚烫的开水;中熟后即可食用。现代医学认为,开水冲鸡蛋质地柔软.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可大大减轻胃的负担,有利于溃疡病灶愈合。鸡蛋黄中含有卵磷脂,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薄的疏水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御作用。

  7.   为避免病人大便干燥,还需常吃些琼脂、香蕉、蜂蜜等能润肠的食物,这对溃疡病人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5: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保养四要诀   


         中医学认为,胃、脾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对人来说,其重要性不必多言.“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则是保养脾胃的四大要诀。

     动为纲

     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充足,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每个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

     素为常

     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以便清理肠胃。进食要温凉适当,以免热伤粘膜,寒伤脾胃。

     酒少量

     不要嗜酒无度,以免损伤脾胃。

     莫愁肠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易伤脾胃。久之会气血生化不足,使精神疲乏、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从而导致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溃疡病等。所以,必须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养,做到心胸豁达,待人和善。遇事不要斤斤计较、苦思冥想,更不要对身外之物多费心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5: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种情况必须及早做胃镜



       普通胃镜对消化系统癌症的检出率达到了98%,而剩下的2%放大胃镜则可通过对局部放大来分析病变的可能性,同时,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可通过内镜治疗。
    专家介绍,有下列一些症状,应及早或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1.四十岁以上病人近期出现消化不良或突然呕吐、解黑便者;
    2.突然消瘦,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公斤以上,而排除糖尿病或甲亢者;
    3.无明显原因出现黄疸、乏力、发烧;
    4.拟诊为良性溃疡,但五肽胃泌素刺激仍缺乏胃酸者;
    5.已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者;
    6.胃溃疡经两个月治疗无效,X线检查显示溃疡反而增大者;
    7.胃息肉大于2厘米者;
    8.胃切除后15年以上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5: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胃镜:早期发现病变的最佳办法  



三成人有胃镜恐惧症

一提到做胃镜,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俩字:难受。有“胃镜恐惧症”的人还真不少。大概有三成本应该做胃镜或肠镜检查,但是因为怕痛苦而放弃。

    但是,有些疾病的确诊和治疗只能通过胃镜或肠镜来进行,包括胃、十二指肠、食道等的早期病变,以及确诊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而且,在下胃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息肉,特别是肠道的息肉,非常容易癌变,在做肠镜的同时,可以把发现的息肉切除,从而也铲除了隐患。

“胃镜恐惧症”是很容易耽误病情的。一位27岁的女研究生,医生建议她做胃镜,她因为恐惧一直没有做,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做手术时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至盆腔,没有挽救的可能了。如果早期做胃镜,及时治疗,不至于扩散得这么 严重。



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

有些医院声称,不下胃镜而用其他的方法也能不漏查一例胃癌。这既是病人的误区,也是医院的误导。胃镜是目前在早期诊断上最佳的方法,不可替代。

这里我们比较一下几种检查胃肠道疾病的方法——

CT:假阳性高,也就是说结果不可靠,而且价格昂贵。

B超:当胃肠道病变很大,或是晚期时,才能被发现。

钡餐:胃肠钡餐造影和钡剂灌肠造影,由于是用透视的方法,就如同通过X射线来猜隔壁房间里的物品,很难直接观察到胃肠部的早期病变。

胶囊内镜:这是一种先进的检查方法,胶囊内镜的样子像颗速效感冒胶囊,胶囊里有一个摄像头,喝一口水就能将它吞进肚子。之后它就不停的在患者的食道、胃、小肠、大肠里拍摄,医生可以根据它提供的数据分析患者的消化系统病情。这种方法疾病的检出率目前还不太高,大概在60-70%左右,而且价格昂贵。但是这种方法则非常适合检查小肠疾病,因为目前小肠疾病很难确诊。



“无痛胃镜”可治恐惧症

   据临床统计,目前对于胃镜能够很好的耐受的人只有20-30%,大多数人还是觉得难受。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呢?

“恐惧下胃镜的人可以试试无痛胃镜,无痛胃镜或肠镜就是通过静脉麻醉的方法做胃镜检查。在静脉注射麻醉剂后,患者进入睡眠状态,5分钟胃镜就做完了,患者被推至休息室,十分钟后患者回复正常状态。患者说,整个过程没有感觉到痛苦。这对于有胃镜恐惧症的患者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



必须做胃镜的人群

1.        有胃肠道家族史的人

2.        既往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的人

3.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胃癌缘何难以早期发现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如果能早期发现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5-95%。但现实是,临床中大多数的患者在发现胃癌时,都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的生存率仅为40%,许多患者因此被夺走了生命。



早期症状不典型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

  胃癌的症状并不典型,可以说并没有什么特异的症状鉴别胃癌。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凌晨症状,一项临床统计显示,80%以上的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约1/3患者出现胃部闷涨、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反酸;1/3的患者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部分患者表现为发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一些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患者,甚至正常人偶尔也可出现。

目前,常规体检中胃部彩超是很难发现胃癌的。在各种检查方法中,胃镜是最准确的方法,确诊率达到90%以上。但是一方面人们对胃镜不耐受,另一方面胃镜并非常规体检中的内容,这也是胃癌筛查带来的困难。



危险症状需警惕

尽管早期胃癌的症状并不典型,易于忽略和混淆,但考虑到其严重危害,人们还是应提高警惕,宁可草木皆兵。下面几类症状需要提高警惕:

1.         上腹部不适:是早期胃癌较多见的症状。如轻度胃部疼痛、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起初常被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症状可能暂时缓解,但一段时间后又复发。

2.         食欲减退、厌食、恶心呕吐、食后胃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早期信号,但很容易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3.         消化道出血、黑便:是比较严重的症状,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均可出现。如粪便呈柏油样,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特别是在一般饮食控制或服用胃药后也不易止住时,是很重要的早期胃癌症状之一。凡无胃病疾患的老年人,一旦出现黑便更应警惕胃癌的可能。

4.         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精神不振:而且呈进行性日益加重,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信号。

另外,大多数胃癌是发生在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残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基础上的。

因此,凡是出现上述这些症状,如果又伴有遗传、年龄、胃病史等高风险因素,应当高度重视,及早到医院检查,进一步确诊。

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但是,由于目前收治的大部分是进展期胃癌(非早期胃癌),单纯进行手术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辅以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法是最为有效的。



饮食不当易致癌

    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不过毕竟是消化器官的疾病,因此以下饮食中的危险因素还是非常关键的——

1.         常吃干硬食品:由于干硬食品如窝头馒头等,难以消化,容易加重胃粘膜的损害,也常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质。

2.         常吃大量盐腌、熏烤食品:如咸鱼、酸菜等。由于咸鱼中含有亚硝酸盐,进入胃内即可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另外,食用酸菜、咸菜等过多也致癌,其道理相同。

3.         进食过热食品:研究发现,过热的食品不仅促进食道癌的发生,而且还可以诱发胃癌。

4.         食物中缺少必要的脂肪:脂肪是溶解维生素A的物质,而维生素A则是胃粘膜所必需。摄入脂肪过少,则维生素A缺乏,胃粘膜抵抗力降低,易受致癌物质侵袭,而发生细胞癌变。

5.         食物中缺乏蛋白:蛋白质可帮助受损细胞的修复,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故缺乏蛋白质易致癌变。

6.         摄入的蔬菜、水果太少:摄入蔬菜、水果太少,也是诱发胃癌的一个危险因素。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则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均不足。特别是维生素C能阻断细胞癌变过程,摄入的蔬菜、水果太少,易致癌变。

7.         饮酒过度:饮酒过度,促使胃粘膜受酒刺激,抵抗力降低,则易形成癌变。

8.         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度,则易造成胃粘膜损伤,诱发癌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5: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胃溃疡的食疗和保健预防  











        食疗方法:

  胃溃疡患者辨证属

  气滞胃痛者,可用佛手泡茶饮,少吃滋腻碍气食物。

  脾胃气虚,泛酸过多,可用墨鱼骨12g,陈皮6g,瘦猪肉100g合白米适量煮粥。

  脾胃虚寒胃痛,应注意脘部保暖,可用胡椒5粒炒鸡蛋1个或将胡椒研面,伴鸡蛋炒熟佐餐。

  胃阴不足者,宜煮食糯米红枣粥;

  胃络瘀阻者,可用饭汤送服田七粉2~3g。



  胃溃疡的预防应作到如下几点:



  ⑴饮食有节:按时进餐,多素少荤,多餐少食,多嚼慢咽,多面米少烟酒,少油炸刺激食物。

  ⑵坚持锻炼:饭后摩腹,晨起散步等。

  ⑶和悦情志:少怒少恼,开豁大度。

  ⑷起居有常:按时起卧,尤忌熬夜不眠。

  ⑸有病早治:有病及时就医,治疗疾病照顾脾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5: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胃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原则   

       胃炎是由于粘膜的炎症性改变而产生胃痛、反酸、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常见的病因有:

  (1)感染因素,包括:细菌(常见的是幽门螺旋杆菌)、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寄生虫和真菌。

  (2)化学及外部因素:长期的服用药物(如:阿司匹林)、酗酒、吸烟、长期慢性呕吐、咖啡、酸性饮料、胃酸过多、腐蚀性毒药和外伤。

  (3)免疫因素: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产生了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而导致胃粘膜的损害。

  (4)胆汁反流。

  (5)克罗恩氏病。



  危险因素及人群有:

  (1)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

  (2)饮食环境和食物不卫生。可能导致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经口进入体内。

  (3)艾滋病患者。

  (4)因背痛、肌肉痛和头痛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的患者。

  (5)酗酒。

  (6)吸烟。

  (7)老年人。

  (8)遗产因素。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避免上述的一些危险行为。同时,减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可以适当参加瑜珈等体育活动。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注意饮食卫生的同时,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高纤维的饮食不仅可以降低胃炎的发病风险,还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水果和蔬菜是高纤维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饮食要点便是要尽量避免高脂肪食物,因为有研究证实该类食物可以诱发和加重胃炎。

  (3)规则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饭时间不定时。

  (4)合理用药。尽量避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如果非得长期服用,可以加服抗酸药保护胃粘膜。还要注意彻底防止感染,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可以考虑采用联合抗菌方案清除病菌,当然,用药前需咨询主诊医生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6: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口味异常辨病



口味异常是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和气味。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之气易可循经脉上至口,故口味异常,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明代研究舌诊的申计垣说:“舌通各经内脏,内脏有病属寒属热与舌之味觉有特殊象征。”
  口淡:多为脾胃气虚或见于寒证。现代医学认为患有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的病人,口里常觉淡而无味。同时多伴有食欲不振、胸脘胀满等症状。

  口苦:多见于肝胆火旺、胆气上逆的病变,故有“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之说。现代医学认为常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急性炎症,特别是肝胆炎症。如各种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和肝胆肿瘤等。往往伴有腹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的病变,古人称“脾热口甘”。现代医学认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可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而糖尿病患者出现口甜的感觉,多表示血糖增高,应加以注意。

  口酸:常见于脾虚或肝气犯脾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常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同时可有口苦、胸满胁痛、性急易怒、头痛眩晕、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口咸:多见于肾虚或寒水上犯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口腔中常有口咸的感觉,如同含了咸菜一样。这与病人唾液里钠、钙、镁含量增多有关。

  口辣:口辣是咸味、热觉与痛觉的一种混合感觉,多见于肺、胃两脏疾病的患者,如气管炎、肺癌、胃炎与胃癌等。

  口臭:大多表明口腔卫生不良或有口腔疾患,如口腔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龋齿等。另外,消化系统疾病也可导致口臭,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此外,味觉异常还与睡眠不足、气候变化、情绪好坏、吸烟饮酒、口腔发炎等因素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6: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祛除口臭的8个推荐方法



口臭是一种严重困扰人们的口腔疾病,严重者会影响到个人的社交交友,在很多场合使人难以启齿,下面我们就为患有口臭的朋友介绍去口臭的八个小方法,供大家参考。

1、多喝水:在男人运动的过程中,水是必须要为他准备的,这样可以方便他随时补充丢失的体液,以免口腔干燥造成细菌大量繁衍,从而形成口臭。

2、盐水漱口:每天坚持用淡盐水漱口,可除口臭。

3、牛奶:吃大蒜后的口气难闻,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

4、柠檬:柠檬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时加上一些新鲜柠檬汁饮用,可去口臭。

5、金橘:金橘对口臭伴胸闷食滞很有效,可取新鲜金橘5~6枚,洗净嚼服。本方还具有芳香通窍、顺气健脾的功效。

6、蜂蜜:蜂蜜具有润肠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对便秘引起的口臭颇有效。

7、山楂:山楂性酸,味微甘平,有散瘀消积、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

8、佩兰:取佩兰叶10--50克(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水煎服或热水浸之代茶饮。此方对因胃热引起的口臭、口苦、苔腻等症久不能除者,确有良效。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日常去除口臭的8个小方法,有口臭的朋友不妨试试以上妙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6: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辩治慢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危害较大。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局部灼热疼痛。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胃火上行独燎其面”。


  治疗口疮要分虚实,辨脏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口疮临床见证颇多,其中以心脾蕴热和虚火上炎最为多见。临床辨治体会如下:


  一、心脾蕴热证


  主要表现为舌尖、舌边、舌面,或齿龈,或两颊部口疮反复发作,溃疡表面覆盖黄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隆起,红肿热痛,口苦口臭,心烦燥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证属心脾热盛,肌腐生疮。治宜清热泻火,生肌疗疮。方用自拟泻心疗疮汤:黄芩15g,黄连5g,大黄10g,赤白芍各15g,莲子心3g,生甘草5g,虎杖15g,炒栀子10g。


  病案举例:何某某,男,32岁,2002年10月16日来我院就诊。主诉口疮反复发作3年,加重1个月,口剧痛不能进食。症见舌尖及上下口唇黏膜有芝麻大小如绿豆大溃疡3个,灼热剧痛,不敢进食,口苦口臭,大便3日未行,小便短赤灼热,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检查间舌尖部有0.1×0.5cm溃疡1个,四周红肿,中间基底凹陷,溃疡表面覆盖黄苔,上下唇内侧各有1个0.1×0.1cm大小溃疡。此因心火与脾胃热邪循经上炎所致,证属心脾积热,熏蒸生疮,治宜清热泻火,宁疮止痛。处方:大黄10g,黄芩15g,黄连5g,生石膏30g,炒山栀10g,防风10g,赤白芍各15g,生甘草5g,玄参20g,生地30g,虎杖20g,元胡15g。每日1剂。上药用清水煎2次,取400ml分4次温服。服药1剂后,大便已通,口疮疼痛减轻,能吃流食。服药7剂后复诊,口疮疼痛已不明显,口腔溃疡面积缩小,溃疡表面黄苔转为白苔。上方去黄芩、黄连、大黄,加黄芪、当归、白及,再服7剂而愈。


  本例患者常值夜班,平时吸烟嗜酒,日积月累,郁积心火与脾胃之火,火热上炎,熏蒸口舌黏膜而热腐生疮。方用泻心汤、增液汤、泻黄散、赤芍甘草汤加减化裁,一方面用增液汤补液灭火,一方面用苦寒之剂泻火,釜底抽薪,心脾之火自然熄灭,口疮愈合。同时嘱咐患者值夜班时少抽烟、少喝酒,截断火热的来源,同时适当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二便通畅,使内热有排泄渠道,口疮愈合后减少复发。


  二、虚火上炎证


  主要表现为口疮反复发作,疼痛不堪,溃疡表面覆盖白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略隆起,色不红,气短乏力,烦热颧红,口干不渴,小便短赤,舌尖红苔少或有裂纹,脉略细数。证属肝肾不足,虚火上扰。治宜养阴生津,滋阴降火。方用自拟滋阴疗疮汤:生熟地各15g,北沙参15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20g,知母10g,黄柏10g,麦冬15g,当归10g,生黄芪15g。


  病案举例:刘某某,男,50岁。2003年3月15日初诊。其患口腔溃疡2年余,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多方治疗不满意。来诊时可见齿龈和舌边各有1个溃疡,如绿豆大小,中间凹陷,覆盖白膜,四周隆起,色淡红,自觉口疮轻度疼痛,有灼热感,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自汗,小便黄,大便干。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略数。证属阴津不足,虚火上炎。治宜滋养阴津,清降虚火。处方:生熟地各15g,山药10g,山萸肉10g,泽泻15g,丹皮15g,土茯苓20g,知母、黄柏各10g,当归10g,北沙参20g,麦冬15g,虎杖20g,生黄芪15g。服上方14剂,口疮愈合,症状基本消失,改用知柏地黄丸继续服用1个月,以巩固疗效。


  患者口疮生在齿龈和舌边部位,齿为肾所主,舌边属肝胆区域,又因口疮反复发作,久病为虚,故此为肝肾阴虚所致。口疮反复发作,久病伤阴,阴津不足,虚火上扰,熏蒸口腔黏膜而生疮。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是典型的阴虚火旺之象。方选知柏地黄丸合一贯煎化裁,一方面六味地黄丸和一贯煎滋补肝肾之阴以治其本,另一方面用知母、黄柏、丹皮清虚热,降虚火,又加虎杖20g,清热通便,使火有去路,此为方中用药之妙。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效如桴鼓。口疮治愈后再用知柏地黄丸继续服用1个月,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三、治疗体会


  1.口疮多为火热之证,当分虚实。若患者是青年,口疮剧痛,犹如火灼,口苦口臭,便干尿黄,为实热实火。治当清热泻、解毒止痛;若患者年老体弱,口疮隐隐作痛,咽干舌燥,烦热或五心烦热,舌红少津,为虚热虚火,治宜养阴生津,清降虚火。


  2.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相结合可提高疗效。口疮部位在口腔,除辨证施治、整体调节治疗外,尚需局部用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口疮局部。临床常用梅花点舌丹、西黄清醒丸、六神丸等药,令病人少量多次含服,以缓解局部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3.黄芪、甘草是治疗口腔愈合的良药。黄芪补气固表,有敛疮生肌收口之效,最适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生甘草有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故不论口疮属实火虚火,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酌情加入生黄芪和生甘草,可减轻口疮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4.保持大便通畅是治疗口疮的关键。口疮多为脏腑之火上炎,熏蒸口腔黏膜而病。治疗口疮用生地养阴生津以灭虚火,用虎杖清热泻火以灭实火。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生地黄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虎杖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具有显著的泻下通腑作用。口疮患者服药后二便通畅,火热下行,引起口疮的实火与虚火随二便排出,口疮自然会愈合。除药物疏通二便以外,还应嘱咐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二便通畅,少烟少酒,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减少火热的来源。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也是预防口腔溃疡复发的重要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