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5|回复: 0

[心脑电图] 心房颤动的六大鉴别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1 19: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即心房扑动波。F波特点是;外形相同,大小一致,快速规则的锯齿状波,频率为250-350次/分。F波在Ⅱ、Ⅲ、aVF、V1导联中最为明显。F波之间密切衔接,无等电位线。

    (2)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是室上性的,一般不增宽,当心房扑动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3)室率可快、可慢、可规则或不规则,这取决于心房向心室的传导比例。




    2.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心房行颤波)。f波的特点是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间隔不等、不规则的细小波。频率一般在350-600次/分,f波这间无等电位线存在。fi 波一般在V1导联及Ⅱ、Ⅲ、aVF、导联最清楚,其余导联的f波较少,甚至看不见。QRS波群为室上性能般不增宽。当伴有束支传导阻滞、预缴综合征或室性早搏时,出现QRS波群增宽变形。

    (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在100-180次/分,称为慢率型心房颤动。心室率在180次/分以上时,称为极速型心房颤动。

    3. 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心房颤动合并室性早搏的鉴别?

    1)前者多发生在心室率较快时;后者常发生在心室率较慢时。

    2)前者多紧跟长P-R间期后发生(即长-短周期现象);而后者无此现象。

    3)前者无固定的配对间期;而后者多有固定的配对间期。

    4)前者多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呈三相波;而后者多呈二相波。

    5)前者其后多无类代偿间歇;后者其后多有类代偿间歇。

    6)前者多发生在尚未被洋地黄控制的快速形心房颤动时,且心电图上无洋地黄中毒或作用的表现;后者多在洋地黄中毒时发生,且常有洋地黄中毒或作用的心电图表现。

    7)前者停用洋地黄后增多;后者停用洋地黄后则减少。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