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8|回复: 9

[医学影像] 肺部气液体不同的形状几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4 09: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让医梦飞 + 10 好资源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一为包裹性胸腔积液,为胸膜炎时,脏、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膜腔的某一部位,多见于胸下部侧后胸壁。
X线表现:右侧胸壁赂肺野突出的半圆形、扁丘状阴影,上下缘与胸壁呈钝角,密度均匀边缘清晰。
包裹性积液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之半圆形或扁丘状阴影,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密度均匀。
CT表现:包裹性积液在CT上是胸壁的圆形或凸镜状高密度影,呈液性密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二是少量游离型胸腔积液。
正位见右肺野密度明显高于左肺。水平右侧位位侧胸爱底可见中浅弧形密度增高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三是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第四前肋以下可见大片状致密度影,左心缘及膈被掩盖,上缘是外高内低的弧形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五是右则大量胸腔积液
右肺可见大片状致密度影,仅肺尖显示含少量气影低密度区。右心缘、膈、胸壁胸膜被掩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6-8为液气胸
气胸显示透亮的无肺纹理区,其内侧可见压缩的肺边缘,压缩的肺呈密度增高,肺纹理聚集增多、紊乱。
液体可见大片致密度,上缘平真呈横线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幅图为叶间积液
肺裂处可见梭形致密度影,边缘清晰。与叶间裂走行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气胸的分度
1.一侧肺野的1/4,约35%。
2.一侧肺野的1/3,约50%。
3.一侧肺野的1/2,约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胸腔积液的分度
1.少量胸腔积液:肋隔角变钝、模糊
2.中量胸腔积液:隔面至二或四前肋间
3.大量胸腔积液:二或四前肋间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简称胸液)。
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是临床上的常见病,X线检查能明确积液存在,但难以区别积液的性质,临床上行胸腔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而CT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良恶性有定的鉴别价值。
1.胸腔积液的病因、病理
正常人的胸膜腔含有约3~15ml液体,入量超过吸收量就会产生胸腔积液。在胸膜的结缔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网,胸膜与胸内脏器紧密相连,许疾病直接累及胸膜,胸外脏器的炎症和肿瘤也可以通过血行或淋巴道播散或转移至胸膜,如全身性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等均可引起胸膜反应;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全身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症等亦可引起胸腔积液。
可根据病因、胸液性质和发展阶段做出分类。胸腔积液从性状上分渗出液和漏出液。渗出液富含细胞和蛋白,是炎症的早期阶段,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炎症因子致血管通透性升高所致,在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漏出液澄清,主要见于心衰、肾病综合征和低蛋白血症;也可因肿瘤压迫局部淋巴回流障碍或阻塞上腔静脉及奇静脉引起。按性质可分血性、乳糜性、胆固醇性和脓性等。血性多见于外伤、恶性肿瘤胸膜转移者,也可以见于肺栓塞。
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可能有两机制:
(1)肿瘤直接或间接压迫淋巴管和(或)血管,导致淋巴液和(或)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多为漏出液,量、多单侧、张力高、单侧胸腔饱满,纵隔移位明显。
(2)肿瘤直接侵犯胸膜,性状上多为血性。胸膜增厚的病理基础为肿瘤细胞的增生。主要表现为多发结节样,局限性不规则增厚,炎性胸膜增厚的病理基础为胸膜纤维组织增生或炎性肉芽组织增生,胸膜呈弥漫或均匀规则增厚。
2.CT表现
X线检查能明确积液存在,但难以区别积液的性质。胸腔积液因其液量多少和存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X线表现。分为游离性胸腔积液(少量、中量、大量)、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肺下积液及纵隔胸膜腔积液。
胸腔积液的CT表现为肺外周与胸壁呈平行的弧形、新月形或半月形影,密度均匀,呈液性密度。改变体位扫描,可以有形态上的改变,少量胸腔积液主要是膈脚的后内侧,膈脚向外侧移位,称膈脚移位征,是胸腔积液的特征性表现。包裹性积液在CT上是胸壁的圆形或凸镜状高密度影,呈液性密度。
血胸的CT值为70~80HU。良性积液中,胸膜呈弥漫均匀增厚,胸膜外脂肪层显示,CT值增高厚度>3mm。恶性积液中,胸膜主要呈不规则弥漫或局限性增厚,同时纵隔胸膜受累,胸膜外脂肪层显示,厚度>3mm。
临床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但两项检查的阳性率只有50%~60%。而CT对胸腔积液良恶性有一定的鉴别价值,单侧、大量积液、液体张力高、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有特异性;而胸膜无或轻度弥漫规则增厚,胸膜外脂肪层增厚,多提示为良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