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慢性牙周炎
临床特征有: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牙龈退缩。(一) 慢性局限型牙周炎1,开始于青年时期,但病程进展缓慢,可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2,本病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齿,也可侵犯一组牙或个别牙,磨牙区和前牙区菌斑。牙石易于堆集,故较易发病。3,牙周炎四大症状: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4,牙周炎晚期伴发症状,牙齿移位,食物嵌塞,继发性合创伤,根面龋,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口臭等。5,本病早期不为患者重视及至牙齿松动,咀嚼无力,逆行性牙髓炎而就诊时已为晚期。(二) 慢性广泛型牙周炎单纯性牙周炎伴有明显的创伤者,称为复合性牙周炎,除有单纯性牙周炎的各种临床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 临床检查有窄而深的局限性牙周袋。2, 孤立的后牙根分叉病变3, 牙齿松动度超过牙槽骨吸收的程度4, 牙龈有不对称的退缩,龈裂或龈缘突等。5, 牙体出现不均匀的磨耗,咬合面或牙尖有磨耗下平面。6, 严重者患牙可出现隐裂,牙根断裂或严重的牙根吸收。7, 有些患者可伴有磨牙症,紧咬牙或颞颌关节功能紊乱。8, X线片显示牙槽骨呈垂直型吸收,形成骨下袋,表现为牙槽嵴顶处,牙周膜间隙呈楔形增宽,牙根一侧或两侧的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消失,中断或局部增厚。鉴别诊断早期牙周炎常与牙龈炎相鉴别牙龈炎:病变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龈乳头红肿,有假性牙周袋,无附着丧失及牙槽骨吸收,牙不松动,治疗可以恢复正常。治疗原则 (一)局部治疗 1,控制菌斑 2,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3,牙周袋和根面的药物处理。4,通过牙周手术彻底切除牙周袋或整复性清除牙周袋。5,消除合干扰和咬合创伤,建立平衡的合关系。6,松牙固定7,严重给以拔除(二) 全身治疗1,慢性牙周炎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但急性炎症期可给以甲硝唑或螺旋霉素口服。2,积极治疗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消化道疾病等。3,维护期的牙周支持疗法定期复查,治疗。4,口腔卫生宣教,如戒烟。例1诊断 33—43 慢性牙周炎 牙周脓肿治疗原则:1,首先进行彻底的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牙周袋冲洗上药。2,其次进行松牙固定。3,1个月后再酌情进行翻瓣术。4,口腔卫生宣教,术后定期复查。例2 诊断 慢性牙周炎 与牙龈炎相鉴别治疗1,局部治疗1)洁刮治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2)刮治后可用复方碘液等消炎,收敛药物处理牙周袋壁及根面。3)牙周手术,行翻瓣术。4)牙周炎症控制好后,视患牙恢复情况行松牙固定术。2,患者吸烟较多,劝其戒烟或减少吸烟量。3,定期复诊,指导患者保持好口腔卫生,在复诊时检查其菌斑控制程度并记录。例3 治疗总原则 1, 进行彻底的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牙周袋冲洗上药2, 酌情进行牙周手术,翻瓣术。3, 消除合干扰,建立平衡合关系4, 松牙固定,严重给以拔除5, 全身对症治疗,给以抗生素及支持疗法6, 口腔卫生宣教,定期复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