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龋病
龋病(一)浅龋(牙釉质龋或牙骨质龋)主观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遭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冷热酸甜刺激时亦无明显反应。视诊:窝沟龋窝沟周围呈墨浸状,不透明平滑面浅龋釉质色泽改变早期呈白垩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变为褐色或黑色。探诊:探诊有粗糙感或用探针尖端稍加压力即可插入,有软感,不易取出,能钩住探针尖端(可卡住探针)温度刺激试验正常,X线片:釉质层X线透射区鉴别诊断:1, 正常窝沟:有浅黄色或黑色是色素沉着,易去除。2, 釉质钙化不全:白垩状损害可出现在牙面的任何部位,而浅龋有一定的好发部位,牙体表面光洁,质地硬3, 釉质发育不全:牙面有变黄或变褐的情况,釉质表面不同程度的实质性缺陷,甚至牙冠缺损,但探诊时损害局部硬而光滑,病变呈对称性。4, 氟牙症:受损牙面呈白垩色至深褐色,患牙为对称性分布,有地区流行性。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药物疗法; 再矿化疗法,重新沉积钙盐。2,充填治疗备洞充填术常用大写形式记录牙面的字母:唇面:La颊面:B切缘:I 近中面:M腭面:P 舌面:L咬合面:O远中面:D近中邻合面:MO 如46MO 邻合邻面:MOD如46MOD(二)中龋主要症状:患者遇酸甜饮食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也产生酸痛感觉,冷刺激尤为显著,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无自发痛。1, 检查可发现龋洞,呈棕黑色,龋洞内有软化牙本质,食物残渣,大量细菌产物等腐质,去净腐质后洞底位于牙本质中层。2, 2,探查洞底时,龋损部位有钩拉或插入感觉,患者可感觉酸痛,术者有明显软感。3, 3,X线片 患牙邻面及牙本质层有X线透射区。鉴别诊断1,浅龋 发生在牙釉质或牙骨质处,无敏感或疼痛症状2,深龋 患牙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深层,受刺激时产生的疼痛较中龋更剧烈,探诊极为敏感,无穿髓孔。治疗原则: 去净龋坏组织,单层垫底,永久充填。(去腐备洞后单层垫底永久充填)(三)深龋主观症状:1,患者大多遇冷热酸和甜饮食出现明显激发痛,尤其对冷刺激疼痛显著,但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食物嵌塞疼痛影响,患者进食去除嵌塞食物后马上可以正常咀嚼。2,无自发性疼痛。临床检查:1,检查患牙有深达牙本质深层的棕黑色深洞,洞内有大量软化牙本质,食物残渣,易于探查,探查洞底时患者极为敏感,可有痛点,但无穿髓孔。2,邻面隐匿性龋,临床检查较难发现,拍X线片可见患牙有透射影接近髓腔。3,叩诊无不适。4,牙髓活力测试,反应与正常对照牙相同。鉴别诊断:1,可复性牙髓炎 会出现短暂的‘一过性’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持续片刻即消失。2,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有时出现不明显的阵发隐痛,或有急性发作史,晚期患牙有叩诊不适,机械去腐或洞底探查反应迟钝,牙髓活力测试迟钝或出现迟缓性反应。治疗原则:1,尽量保护牙髓 2,根据患牙牙髓状况和龋坏组织去除的程度,正确选择治疗方法:1)双层垫底永久充填 (立即充填法) 2)安抚治疗观察然后再酌情治疗 (延期充填法) 3)行间接盖髓术,一般选用二次去龋法治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