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梦园国家医学考试网 首页 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   作息养生到了秋天,应该“早卧以避风寒,早起以领略秋爽”,使精神安定宁静,才能不受秋天肃杀之气的影响。   肺部疾病常见的有:感冒、咳嗽、哮喘等,若不小心医治会让症状加重,中医有一些肺部的保健与养生 ...
    LRZ520
    LRZ520 2016-3-12 11:59
  •   1.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1)调摄精神: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的、持续的刺激,可以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而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变动又能使疾 ...
    LRZ520
    LRZ520 2016-3-12 11:59
  •   肾气充足,性功能旺盛,可有效地保持身心健康。强肾保健的方法种类很多,如饮食、药物、推拿按摩、针灸、气功等。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方法保健,都可收到良好效果。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效果显着,不出偏差的 ...
    LRZ520
    LRZ520 2016-3-12 11:58
  •   所谓“协调”,是指调节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状态,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平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 ...
    LRZ520
    LRZ520 2016-3-1 11:20
  •   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保养人体正气,增强生命活力和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能力,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正气是生命之根   人体疾病的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正气旺盛,是人体阴阳协 ...
    LRZ520
    LRZ520 2016-3-1 11:19
  •   经络调治的范围甚广,有较严重的、但限于部分群体的疾病肿瘤等,也有较轻浅、但覆盖面甚广的群体亚健康状态如痤疮、颈腰椎综合症、失眠、便秘、高脂血症、性功能障碍等。上述状态或疾病的调治,无不体现出经络调 ...
    LRZ520
    LRZ520 2016-3-1 11:19
  •   一是经气虚实: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   二是经 ...
    LRZ520
    LRZ520 2016-3-1 11:19
  •   应用中草药,除了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性能以外,对于它的配伍、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也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不注意药物配伍后的作用变化,不掌握药物的处方用量,或者服用方法不够妥善,虽然药能中病,但也可能因此而 ...
    LRZ520
    LRZ520 2016-3-1 11:18
  •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 ...
    LRZ520
    LRZ520 2016-2-18 15:34
  •   【诊断】   1.体温升高,口腔温度在37.3度以上,或腋下温度在37度以上,直肠温度在37.6℃以上,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 ...
    LRZ520
    LRZ520 2016-2-18 15:33
  •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   湿阻之病,在江南、沿海等潮湿地区,尤其是在夏令梅雨季节较为 ...
    LRZ520
    LRZ520 2016-2-18 15:33
  •   1.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均可为感冒的病因,因风为六气之首,“百病之长”,放风为感冒的主因。六淫侵袭有当令之时气和非时之气。由于气候突变,温差增大,感受当令之气,如春季受风,夏季受热,秋季受燥,冬季受 ...
    LRZ520
    LRZ520 2016-2-18 15:33
  •   【概述】   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   【操作方法】   先 ...
    LRZ520
    LRZ520 2016-2-18 15:32
  •   1、穴位禁灸,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蓼、禾蓼、颧蓼、迎香、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 ...
    LRZ520
    LRZ520 2016-2-7 10:48
  •   1、部位禁忌: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   2、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儿禁针囟会。女子禁针石门。3、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禁针 ...
    LRZ520
    LRZ520 2016-2-7 10: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