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2|回复: 0

[知识辅导] 外科主治:气胸的诊断依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30 0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早期积气量少时可无症状,或突发呼吸困难,或突发胸痛,重则紫绀、循环障碍、烦躁、意识障碍甚至休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表现为病情突然加重,机械通气的患者可表现为持续低氧血症或气道压力改变。

2、临床分型

(1)闭合性气胸

胸膜腔内积气量决定肺萎陷的程度,随着胸膜腔内积气与肺萎陷程度的增加,肺表面裂口缩小,至吸气时也不开放,气胸可趋于稳定。患侧胸内压增加可使纵隔向健侧移位。

(2)开放性气胸

破裂口开放,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或脏层胸膜、肺裂口处,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腔。随患者呼吸,可闻及胸壁伤口有气体进出的声音,空气出入量与胸壁伤口大小密切相关。患侧胸腔负压消失,纵隔向健侧移位。呼吸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患侧,称为纵隔扑动。纵隔扑动影响静脉血流回心脏,引起循环功能障碍。吸气时健侧肺扩张,吸人的气体不仅来自从气管进入的外界空气,也来自患侧肺排出的含氧量低的气体,呼气时健侧肺呼出气体不仅从上呼吸道排出体外,同时也有部分进人患侧肺,含氧低的气体在两侧肺内重复交换,造成严重缺氧。

(3)张力性气胸

又称高压性气胸。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处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胸膜腔内气体不能出来,致胸膜腔内气体越积越多,胸膜腔内压迅速升高,压迫伤侧肺使严重萎陷,纵隔显著向健侧移位,产生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胸腔内气体在高压下被挤入纵隔和皮下组织,可形成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

备考加微信:199531      分享更多考试信息及试题。
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www.exam76.com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卫生资格考试辅导火爆热招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