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浆膜下子宫肌瘤 B.黏膜下子宫肌瘤 C.肌瘤囊性变性 D.肌瘤红色变性 E.肌壁间子宫肌瘤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黏膜下肌瘤使宫腔内膜面积增大和子宫收缩不良,或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长期多量出血可造成失血性贫血。 62.★初产妇,孕39周,双胎,第一胎儿臀位脐带脱垂,臀牵引娩出,第二胎儿头位自娩,产后20分钟突然阴 道出血200ml,无胎盘剥离征象。此时应如何处理 A.观察胎盘剥离迹象,协助胎盘娩出 B.牵引脐带,挤压宫底,迫使胎盘娩出 C.手取胎盘 D.检查软产道,除外损伤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胎儿娩出时或娩出后,如有间断性流出暗红色血液,混有血块,胎盘娩出延迟,常为胎盘因素所造成,应迅速娩出胎盘。胎盘剥离不全或胎盘残留应立即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并取出胎盘。难剥离取出的残留部分用大号刮匙刮除。 A.降压药 B.利尿药 C.降低颅内压药 D.镇静药 E.解痉药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治疗原则是保证充分休息、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硫酸镁具有解痉及一定的镇静降压作用,对胎儿影响小,是预防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 64.★★★下列哪项因素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无关 A.产程延长 B.精神过度紧张 C.羊水过多 D.感染 E.胎膜早破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相关的因素有1.全身因素。产程延长或精神过度紧张使产妇体力过度消耗;过度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全身急、慢性疾病等,均可引起宫缩乏力。2.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肌纤维退行性变(如多产、感染、刮宫损伤等);子宫肌水肿、渗血(如重度贫血、妊高征、子宫胎盘卒中等);子宫肌瘤,子宫发育不良、畸形等,均可导致宫缩乏力。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34岁,G3P1,孕36周,头痛,视物不清,面部浮肿2天,今晨头痛加剧,恶心,呕吐3次,就诊时突然牙关紧闭,双眼上翻,面部肌肉抽动,四肢肌肉强直,随后剧烈抽搐,约1分钟渐清醒,即测血压195/120mmHg,胎心120次/分,有不规则宫缩,肛查:宫口未开,儿头浮、S-2,骨产道正常。(65~67共用题干) 65.★应诊断为 A.脑出血 B.高血压危象 C.子痫 D.癔病 E.癫痫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患者血压195/120mmHg,面部浮肿、出现头痛、视物不清、恶心、呕吐、抽搐,应诊断为子痫。 66.★★★首选紧急处理措施为 A.肌注654-2 B.静脉推注肼苯哒嗪 C.静脉滴注甘露醇 D.静脉滴注硫酸镁,镇静剂 E.肌注安定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子痫发作时首先应控制抽搐,首选硫酸镁静滴及静推,加用镇静药,血压过高时加用降压药。降压药物首选肼苯哒嗪。头痛剧烈伴呕吐时可选用利尿药。 67.★★★入院治疗8小时未再抽搐,血压195/120 mmHg~180/100mmHg,应如何处理 A.积极解痉,镇静,防止再次抽搐 B.治疗24~48小时,血压控制不满意即终止妊娠 C.即刻人工破膜,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 D.即刻剖宫产终止妊娠 E.进入第2产程后应予以助产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子痫控制抽搐后6~12小时,应视病情,考虑引产或剖宫产。 患者,女,62岁,绝经12年,近3个月阴 道出血2次,每次持续4天,妇科检查:外阴、阴 道无萎缩,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10×5×3cm3/sup>肿物,质地中等,光滑、实性,活动良好,无腹水,全身淋巴结无转移。(68~70共用题干) 68.★★★最可能的诊断为 A.子宫内膜癌 B.卵巢颗粒细胞瘤 C.卵巢无性细胞瘤 D.卵巢畸胎瘤 E.卵巢睾丸母细胞瘤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性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引起老年妇女的子宫内膜增生和绝经后阴 道出血。50%以上的颗粒细胞瘤为恶性。 69.★★★24.最恰当的治疗为 A.化疗加放疗 B.放疗为主 C.右侧附件切除术 D.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 E.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切除术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发生于近绝经期或绝经期妇女的一侧或双侧卵巢瘤,除非患者全身情况不能承受,否则均以行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术为宜。恶性卵巢肿瘤采取手术为主,尽可能彻底切除,如加大网膜切除术。术后采取化疗或放疗。 70.★★★辅助治疗应加用 A.化疗 B.放疗 C.雌激素治疗 D.雄激素治疗 E.孕激素治疗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恶性卵巢肿瘤采取手术为主,尽力清除病灶,术后采取化疗或放疗。化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常用化疗药物为顺铂(DDP)、阿霉素(ADR)、环磷酰氨(CTX)、氟尿嘧啶(5-FU)等。提倡大剂量间歇联合用药;放疗是综合治疗中的辅助疗法,可使病灶缩小,症状减轻。
上一篇: 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考试题解6
下一篇:
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考试题解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