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诊断: 1,发病情况 40岁以上者占70%—80%,女性居多。 2,疼痛部位,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常局限于一侧,多累及一支,以第二,三支最常受累,约占95%。 3,疼痛特点 疼痛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呈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疼痛骤然发生,也可由刺激板机点而引发疼痛,每次疼痛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呈周期性发作,每一发作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缓解期可为数天或数年,缓解期疼痛消失,无症状,但很少有自愈者。 4,临床体征 1) 可发现疼痛板机点,即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黏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疼痛从板机点开始迅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扳击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以上。 2)疼痛发作时,患者为了减轻疼痛会做出各种特殊动作,表现为痛性抽搐等。 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只有在个别患者有某个部位皮肤敏感性增加。 4)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机体的其它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所致。可伴有面部皮肤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减退,听力降低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5)患者因痛而不洗脸,刷牙,进食,致面部,口腔卫生极差,精神抑郁,情绪消极。 鉴别诊断 1,非典型面痛 疼痛不局限于某一感觉神经支配区内,疼痛范围广泛,深在。无‘板机点’存在,发作时会出现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 2,舌咽神经痛 为舌咽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剧痛,主要部位在咽后壁,舌根,软腭,扁桃体,咽部,外耳道等处,常因说话,吞咽引起疼痛发作,睡眠时也可发病,通过在舌咽神经分布区喷局部麻醉药疼痛缓解可作出诊断。 3,鼻旁窦炎 由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的上牙槽神经经上颌窦壁分支进入牙髓,故当上颌窦急性炎症时此分支被压迫,可产生牙髓炎样剧烈疼痛,本病多发生在急性鼻炎之后,疼痛持续时间长,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等炎症表现。 4急性牙痛 5,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首选)苯妥英钠 氯硝西泮等 2,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针刺疗法 封闭疗法,理疗,注射疗法,冷冻,激光等。 3,组织疗法:采用肠线埋入三叉神经患支附近。 4,手术治疗:病变处骨腔清除术,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撕脱术,三叉神经根截断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