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1|回复: 1

[执业笔试] 锦程医师教育执业医师儿科学真题练习(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4 22: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昭昭医考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历年真题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1.小儿结核型脑膜炎常引起脑神经损害,但不包括

A.第Ⅶ对
B.第Ⅵ对

C.第V对
D.第Ⅳ对

E.第Ⅲ对

解答:C。结核菌使软脑膜弥漫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并形成许多结核结节。,渗出物波及脑神经鞘,包围挤压脑神经,引起脑神经损害,常见第Ⅶ、Ⅲ、Ⅳ、Ⅵ、Ⅱ对脑神经障碍的症状。可有急性动脉炎、脑组织软化等变化,可有脑室管膜炎。如室管膜或脉络丛结核病变使一侧或双侧室间孔粘连狭窄,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脑室扩张。脑底部渗出物机化、粘连、堵塞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可导致脑积水。
2.小儿胸围与头围相等的年龄是

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1岁

E.2岁

解答:D。胸围初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周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以后则超过头围。(2007)
3.正常小儿后囟闭合的时间一般于生后

A.3~5周
B.6~8周

C.9~11周
D.12~14周

E.15~18周

解答:B。前囟为额骨和顶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为1.5~2.Ocm(两对边中点连线)。一般在生后2~3个月随头围增大而略增大,6个月后则逐渐骨化而变小,12~18个月时闭合。前囟闭合过早见于头小畸形,闭合过迟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和脑积水等。前囟饱满、紧张、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是婴儿脑膜炎、脑炎或脑积水等重要体征之一;前囟凹陷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患儿。后囟一般于生后6~8周闭合。颅骨骨缝一般于生后3~4个月闭合。
4.对能量的需要,为小儿特有的所需是

A.基础代谢

B.活动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排泄损失能量

E.生长发育

解答:E。生长发育所需为小儿所特有,每增加1g体重约需能量21kJ(5kcal)。若能量供给不足,可使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婴儿期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为126~167kJ(30~40kcal)/(kg·d),占总能量的25%~30%。
5.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

A.80kcal
D.90kcal

C.l00kcal
D.ll0kcal

E.120kcal

解答:D。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460kJ(1l0kcal)/(kg·d),以后可按每3岁减去42kJ

(10kcal)简单估计,约到15岁时达成人需要量250kJ(60kcal)/(kg·d)。在安排小儿饮食时尚应考虑主要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比例必须合宜,一般以总能量的12%~15%来自蛋白质,30%~35%来自脂肪,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最为合适。年龄越小蛋白质供给量相对越多。
6.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中不包括

A.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

B.甲状腺素合成障碍

C.促甲状腺激素缺乏

D.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低下

E.碘缺乏

解答: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往称呆小病或克汀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所造成。本病分为两类:①散发性,系因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所造成;②地方性,多见于甲状腺肿流行的山区,系由于该地区水、土和食物中碘缺乏所造成。
48.1~2岁幼儿1年中身高约增长

A.5cm
B.7cm

C.l0cm
D.12cm

E.13cm

解答:C。
7.10岁男孩,因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心率增快出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需继续预防的方法是

A.避免关节损伤
B.忌海鲜

C.减少体育运动
D.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

E.激素吸人维持

解答:D。急性风湿病,心肌炎常见体征有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减弱,可闻奔马律,心尖部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变化最常见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移及T波平坦或倒置。在皮肤症状方面:4%~7%的风湿热患者出现皮下小结,常伴心脏炎。小结多存在于肘、膝,踝等关节伸面或枕、前额、棘突等骨骼突起处;近5%的患者常见环形红斑,呈环形或半环形红斑,时现时隐,可持续数周;其他皮损如荨麻疹、结节性红斑和多形红斑等。确诊风湿热后,应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链球菌咽峡炎。长效青霉素120万U每个月肌内注射1次为首选方案。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或其他敏感抗菌药物。
8.1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每日每千克约需

A.80kcal
B.66kcal

C.55kcal
D.44kcal

E.30kcal

解答:C。婴幼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岁以内婴儿约需230kJ(55kcal)/(kg·d),7岁时需184kJ(44kcal)/(ks·d),12岁时需12614(30kcal)/(kg·d)。
9.3~6个月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

A.颅骨软化
B.方颅

C.前囟增大
D.腕踝部膨大

E.肋骨串珠和肋膈沟

解答:A。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是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因此时颅骨发育最快,软化部分常发生在枕骨或顶骨中央,约6个月时颅骨软化逐渐消失。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5 06: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梦园有你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