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3|回复: 4

[西医综合] 临床医学考研-生理学考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3 1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 绪论
    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四)血液循环
    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
    11.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 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 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 肾脏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 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
    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十)神经系统
    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 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 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 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层)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 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2. 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内分泌
    1.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的调节。
    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 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 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学分 +1 收起 理由
lckls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1: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回帖也能升级,所以哥现在看帖必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2: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7 2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