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8|回复: 6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学之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7 07: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超声诊断学之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脾脏是人体最均匀的实质性脏器,对全身有重要的防卫机能,与造血、淋巴及网状内皮系统有关,全身急慢性疾病均可引起脾脏反应。
一、大体解剖:
最大的淋巴器官和储血器官,左上腹部邻膈肌,左侧9-11肋间腋前线至腑后线之间,椭圆形,前缘有2-3个切迹。
毗邻:上方:胃底     下方:左肾,结肠脾曲。
二、探测方法:
1.        仪器:同肝脏
2.        体位:A、右侧卧位:厚、长度;  
               B、仰卧位:  特殊不能动的病人
C、:A、B位看不到时采用
3.        探测方法和步骤:
①        斜切:通过脾门测厚,长度9-11肋间;
②        肋下斜切:看是否有脾肿大,测肋下长度。
三、正常声像正常值:
1.        回声:肾窦>胰>肝>脾>肾实质>肾锥体
2.        正常值:厚≤40mm(男)     ≤3840mm(女)
长80-120mm,上极最高点→下极最低点
       肋缘下(—)
       血管:脾动脉直径2-3mm,与静脉伴行,
             脾静脉直径7mm左右,<10mm,血流频谱呈收缩舒张两期连续性低速血流
四、脾肿大:
    1.病因:
①        感染(感染):败血症、肝炎、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细菌性心内膜炎
        (慢性):疟原虫、血吸虫等
②        淤血性:门静脉高压、心衰
③        血液病:贫血、白血病
④        代谢性疾病:SLE
    2.临床表现:发热、贫血、出血、可做骨髓活检
2.        超声表现:
   ①肿大程度轻:厚度增大,平卧时平静吸气肋缘下(—)
                 中:径线明显增大,平静吸气时,肋缘下可见
                 重:肿大明显,失去正常形态,切迹消失,下缘平脐(超过脐叫巨脾)
      ②脾包膜回声增强
      ③实质回声急性肿胀时偏低,慢性增生时光点密集,血吸虫病时脾回声强,
        光点增粗,脾灶性坏死时可出现强弱不等的斑片条索
      ④门静脉高压时,脾静脉增宽,可在脾门区迂曲,直径大于1cm
五、脾先天性异常:
1.        缺如:正常位置及其它部位均未见脾脏声像(多见于先心病人)
2.        副脾:多见,单个或多个,脾门区,胰尾部,低回声结节,有包膜,实质回声与脾相似,光点均匀,可有血管与脾相通(淋巴结回声低于脾!)
3.        游走脾:韧带,脾蒂过长,沿左侧位下移,可到盆腔,有时跨过正中线到右下腹,正常位不见脾,而其它部位见到脾
六、脾囊肿:  医梦 园整理
1.        病因:分为真性与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包括单纯性囊肿,来源于包膜内淋巴管扩张,或脾表间皮细胞摺入脾内形成,有孤立性,多发性,假性囊肿可继发于包膜下血肿,脾梗塞,内含血性液体或出血,囊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壁多光滑。
2.        临床表现:可无症状,体检发现,或外伤史
3.        超声特点:
①        脾脏可局限性或囊个增大
②        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
③        囊肿巨大者,无回声区充满脾,脾实质受压
④        陈旧性出血引起的假性囊肿,内透声差,可有强回声的斑点或条索
七、脾脓肿:
1.        病因: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
2.        临床:本病少见,早期诊断困难
3.        超声特点:①增大;②脾实质内出现边清的低到无回声暗区,壁厚,不光滑
八、脾血管瘤:
脾血管瘤不如肝血管瘤常见,一般多无症状,声像图与肝血管瘤相似,有大
血窦存在时,呈无回声区。
九、脾脏恶性淋巴瘤:
1.        病因:全身淋巴瘤的一种表现
2.        临床表现:左上腹痛,高热或低热,左上腹肿块
3.        超声表现:
①        脾大
②        脾回声较均匀,低于正常脾,内可见多个或单个圆形散在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边清,蜂窝状改变
③        晚期多显示为液化的无回声区,因伴高执应与脓肿鉴别
十、脾脏转移癌:与肝转移癌相同,“牛眼征”
十一、脾外伤:
1.        病因:外伤常见,轻微的脾包膜下裂伤或小的表浅裂伤,出血可自行停止,可造成包膜下出血,较严重的为脾实质破裂出血,脾内血肿形成,严重的为粉碎性裂伤,造成死亡。
2.        临床表现:腹痛,肌紧张,红细胞压积下降,严重的休克,血压下降等。
3.        超声特点:
①        包膜中断,破裂处出现线状强回声;
②        包膜外或实质内可有液暗区;
③        腹腔或脾周液暗区;
④        脾包膜下或实质内血肿可表现为包膜完整,时间长可转变为强回声(血液凝固,纤维化)
⑤        脾挫伤:实质内不规则液暗区
十二、脾结核:
1.        病因:常继发于血行播散,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的一种表现,或少量结核杆菌经血流侵入脾内形成小的结核病灶。
2.        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症状
3.        超声表现:
①        脾稍大,实质内可见均匀分布的小强回声点或线状强回声,大多无明显声影
②        较大的结核灶可有干酪样坏死,呈分布不均的强回声区,有的呈不均匀的低回声区,当病灶邻近包膜时,表现可有结节状突起。
十三、脾肿瘤的鉴别:
          根据左上腹脏器的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先确定左上腹肿块是脾脏还是周围脏器,结合病史分析是炎症或肿瘤,是良性或恶性,必要时行CT,同位素,脾静脉造影等。
1、        脾肾分离:腹膜后肿块所致,脾上移,肾下移。
2、        脾肿块向肾内移位。
脾梗死:1、临床表现:腹痛
        2、超声特点:脾大,形态失常,脾内出现高低不均匀的回声区,有时可出现钙化灶

关注微信,不定期送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08: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16: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0: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4: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0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回帖可以升级,所以现在看帖必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