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在烧 发表于 2020-7-22 16:06:30

2020初级药士考试《药理学》章节复习资料:第十八节


第十八节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一)作用机制

  1.降低自律性 钠通道阻断药4相Na+内流,钙通道阻断药抑制4相Ca2+内流,从而降低自律性(自动节律性)。

  2.减少后除极 后除极与细胞内Ca2+超载和Na+内向电流有关,因此钙通道阻断药和钠通道阻断药可减少后除极(提前来了一个动作电位去极化)。

  3.改变传导性 如苯妥英钠、钠通道阻断药能阻滞折返激动(心脏的两条传导通路,一条下传,一条返回,持续进行)。

  4.延长有效不应期 某些钠通道阻断药能抑制Na+通道,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延长。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1.I类钠通道阻滞药

  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如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

  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如苯妥英钠、美西律和利多卡因。

  Ic类:重度阻滞钠通道,如普罗帕酮、氟卡尼。

  2.Ⅱ类β受体阻断药 如普萘洛尔

  3.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抑制多种钾电流,延长APD和ERP,本类药有胺碘酮等。

  4.Ⅳ类钙拮抗药 抑制L-型钙电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性。本类药物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


备考加微信:199531      分享更多考试信息及试题。
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www.exam76.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0初级药士考试《药理学》章节复习资料:第十八节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