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知识点分享——脊柱结核症状及治疗方法
1.脊柱结核发病率: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椎体以松质骨为主,椎体结核占绝大多数。在整个脊柱中,腰椎结核发病率最高,胸椎其次,胸腰段占第三位,颈椎和骶椎骨发病最少。2.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1)发病缓慢,常有低热、脉快、食欲不振、消瘦盗汗、乏力等全身反应。
(2)疼痛:一般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可以局限于背部或沿脊神经放射,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夜间痛不明显。有些胸腰段病变的患者可主诉腰骶段疼痛,若不仔细检查容易漏诊。
(3)病变部位有压痛及叩痛。
(4)活动受限和畸形:可有拾物试验阳性;腰肌痉挛、僵直、生理前凸消失。畸形以脊柱后凸最常见,系体重压迫病椎造成病理性楔状压缩骨折所致。
(5)寒性脓肿:是少数患者就医的最早体征,有时可将寒性脓肿误诊为肿瘤。
3.脊柱结核影像学特点:X线早期可出现椎体上缘或下缘的骨质破坏,椎间盘受到破坏后可出现椎间隙变窄,并且X线片可显示椎旁脓肿。
4.脊柱结核治疗
(1)非手术疗法:全身支持疗法,抗结核药物和局部制动。病人需要长期卧硬板床休息,或用石膏背心或支具固定3个月以上。
(2)手术疗法: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包括脓肿死骨及坏死的椎间盘,清除对脊髓的压迫因素。但术前必需使用抗结核治疗4~6周,至少2周。手术类型有3种:①切开排脓;②病灶清除术;③矫形手术。
备考加微信:199531 分享更多考试信息及试题。
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www.exam76.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