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强化试题
检查乳房的时间最好选在( )(2006)A.月经来潮第1~7天
B.月经来潮第7~10天
C.月经来潮第10~17天
D.月经来潮前后1周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乳腺检查的检查时间应选在月经干净后 3-5 天或月经开始起的 9-11 天进行为好。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乳腺的病变或异常最易被发现。
患者,女,25岁。产后乳房肿块疼痛,排乳不畅,皮色正常,局部发热,压痛,无应指感,伴发热恶寒。内治应首选( )(2009 2012)
A.瓜蒌牛蒡汤
B.牛蒡解肌汤
C.黄连解毒汤
D.柴胡清肝汤
E.五味消毒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乳痈气滞热壅证
证候:乳汁郁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薄,脉数。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乳痈好发于下列哪个时期的妇女( )(2007)
A.妊娠期妇女
B.非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C.产后3~4周哺乳期妇女
D.产后3~4个月哺乳期妇女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乳痈多见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
(2015)患者女28岁,左乳房胀痛10天,局部红肿热痛,中软应指,伴有壮热不退,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
A.乳房按摩,用金黄散外敷
B.切开引流,行弧形切口
C.切开引流,行放射状切口
D.切开引流,行十字形切口
E.应用砭镰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乳痈治疗当以消为贵。郁滞者以通为主,成脓者以彻底排脓为要。由题可知患者左乳房胀痛10天,局部红肿热痛,中软应指可知已成脓,应切开引流,行弧形切口。
正虚毒恋证
证候: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治法:益气和营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乳癖的特点是( )(2012)
A.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C.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D.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乳癖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患者女性,42岁,乳房肿块,界限不清,经前乳房胀痛,应首先考虑( )
A.乳岩
B.乳核
C.乳癖
D.乳痈
E.乳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乳癖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患者女性,38岁,因双乳胀痛伴肿块数年而就诊,检查发现双乳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质韧,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挤压乳头时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溢出,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发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7)
A.乳岩
B.乳核
C.乳漏
D.乳衄
E.乳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乳癖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也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的质地中等或质硬不坚,表面光滑或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一,一般在1~2cm左右,大者可超过3 cm。
治疗乳癖肝郁痰凝证常选用( )(2012)
A.十全流气饮
B.四海疏郁丸
C.逍遥蒌贝散
D.海藻玉壶汤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乳癖肝郁痰凝证
证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
(2015)下列各项中,有特殊鼠尿味的是( )
A.白秃疮
B.脚湿气
C.肥疮
D.体癣
E.花斑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肥疮相当于西医的黄癣。头癣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农村,好发于儿童。其特征是:有黄癣痂堆积,癣痂呈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有特殊的鼠尿臭。
2016患者因牙痛服用去痛片,7天后四肢出现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有些部位中共有水泡。其诊断是
A.药毒
B.瘾疹
C.湿疮
D.接触性皮炎
E.麻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药毒有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后5~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短者甚至在用药后瞬间或数分钟内发生。突然发病,自觉灼热瘙痒,重者伴有发热、倦怠、纳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皮损形态多样,颜色鲜艳,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
张某,女,23岁。患尖锐湿疣,外生殖器及肛门出现疣状赘生物、色灰,质柔软,表面秽浊潮湿,触之易出血,恶臭,小便色黄,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数。治以利湿化浊,清热解毒。应首选( )。2011
A.黄连解毒汤
B.萆薢化毒汤
C.龙胆泻肝汤
D.知柏地黄丸
E.土茯苓合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湿毒下注证
证候:外生殖器或肛门等处出现疣状赘生物,色灰或褐或淡红,质软,表面秽浊潮湿,触之易出血,恶臭;伴小便黄或不畅;苔黄腻,脉滑或弦数。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方药:萆薢化毒汤酌加黄柏、土茯苓、大青叶。
男性患者,28岁,肛门处出现疣状赘生物,色淡红,质地柔软,表面秽浊潮湿,恶臭、苔黄腻,脉滑,应诊为( )。
A.尖锐湿疣
B.梅毒
C.淋病
D.丝状疣
E.跖疣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尖锐湿疣湿毒下注证
证候:外生殖器或肛门等处出现疣状赘生物,色灰或褐或淡红,质软,表面秽浊潮湿,触之易出血,恶臭;伴小便黄或不畅;苔黄腻,脉滑或弦数。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方药:萆薢化毒汤酌加黄柏、土茯苓、大青叶。
湿毒下注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萆薢化毒汤
湿热毒蕴 清热解毒,化浊利湿 黄连解毒汤‘
备考加微信:199531 分享更多考试信息及试题。
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www.exam76.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