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刘老师 发表于 2019-11-19 09:00:15

中医二试“中医外科学”笔试章节考题+答案解析(一)


为帮助参加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二试考试的考生快速备考,伟咨教育昭昭医考为大家整理“中医二试“中医外科学”笔试章节考题+答案解析(一)”具体内容如下:

1.慢性前列腺炎气滞血瘀证的代表方剂是

A.前列腺汤

B.八正散

C.龙胆泻肝汤

D.抵当丸

E.知柏地黄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慢性前列腺炎气滞血瘀证

病程较长,少腹、会阴、睾丸、腰骶部坠胀不适、疼痛,有排尿不净之感。舌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沉涩。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药:前列腺汤加减。


2.肉瘿伴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手部震颤者证属

A.肝郁气滞

B.气滞痰凝

C.气阴两虚

D.肝肾不足

E.冲任失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肉瘿气阴两虚证

证候:颈部肿块柔韧,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常伴有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月经不调、手部震颤等;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3.关于一度直肠脱垂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为直肠黏膜脱出,呈淡红色

B.脱出物长约5——10cm,呈圆锥状

C.触之柔软,无弹性

D.便后可自行回纳

E.不易出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直肠脱垂可分为三度:

(1)一度脱垂:为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2)二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0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3)三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4.脂瘤痰湿化热证的治法为

A.清热化湿,和营解毒

B.清热化湿,化痰散结

C.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D.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E.清肝泻火,化痰散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脂瘤痰湿化热证候:瘤体红肿、灼热、疼痛,甚至跳痛化脓;伴发热,恶寒,头痛,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营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5.外科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是

A.风、湿

B.热、火

C.寒、湿

D.暑、火

E.风、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燥诸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故外科疾病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常见。

6.流注好发部位是

A.头面部

B.骨关节

C.四肢躯干的肌肉深部

D.项后部

E.手足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流注的特点与病因病机:流注是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处的深部,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容易走窜,常见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7.治疗婴儿湿疹胎火湿热证,方剂宜选用

A.消风散

B.当归饮子

C.龙胆泻肝汤

D.参苓白术散

E.消风导赤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婴儿湿疹胎火湿热证证候:皮肤潮红,红斑水疱,抓痒流滋,甚则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凉血清火,利湿止痒。

方药:消风导赤汤加减。

8.治疗虫咬皮炎热毒蕴结证,宜选用

A.普济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

B.五味消毒饮合龙胆泻肝汤

C.仙方活命饮合萆薢渗湿汤

D.普济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

E.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虫咬皮炎热毒蕴结证证候:皮疹较多,成片红肿,水疱较大,瘀斑明显,皮疹附近臖核肿大;伴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9.患者女性,24岁,左乳房内单个肿块,无疼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应诊断为

A.乳癖

B.乳核

C.乳痈

D.乳岩

E.乳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乳核的特点与临床表现:多发于20——25岁女性,其次是15——20岁和25——30岁。肿块常单个发生,也可见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同时或先后出现。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在0.5——5cm之间,边界清楚,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按之有硬橡皮球之弹性,活动度大,触诊常有滑脱感。肿块一般无疼痛感,少数可有轻微胀痛,但与月经无关。一般生长缓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应排除恶变可能。


10.患者因劳累后唇缘、口角处见群集的小水疱,灼热痒痛,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宜用下列何方

A.龙胆泻肝汤

B.五味消毒饮

C.黄连解毒汤

D.导赤散

E.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患者所患为肺胃热盛之热疮。症因鼻为肺之窍,胃经环绕面唇,风性上行,故肺胃热盛多发于面、鼻、唇。肺胃热盛,津液布散失常,则皮肤起小水疱,灼热痒痛;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肺胃热盛之象。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二试“中医外科学”笔试章节考题+答案解析(一)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