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刘老师 发表于 2019-11-5 09:09:04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速记】

考点:中医诊断学


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白苔

  临床意义—表证、寒证、湿证,也可见于热证。

  薄白苔—正常舌象,或见于表证初期,或是里证病轻,或是阳虚内寒。

  苔薄白而滑—外感寒湿,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苔薄白而干—外感风热。

  苔白厚腻—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

  苔白厚而干—痰浊湿热内蕴。

  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称“积粉苔”)—瘟疫或内痈等病,系秽浊时邪与热毒相结而成。

  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糙裂苔”)—内热暴起,津液暴伤。



黄苔

  临床意义—主里证、热证

  薄黄苔—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苔淡黄而滑润多津(黄滑苔)—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或为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邪。

  苔黄而干燥,甚至干裂—邪热伤津,燥结腑实之证。

  苔黄而腻—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食积化腐



灰黑苔

  临床意义—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苔灰黑而湿润—阳虚寒湿内盛,或痰饮内停。

  苔灰黑而干燥—热极津伤。

  苔质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薄、厚苔

  临床意义:苔的厚薄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备考加微信:199531 分享更多考试信息及试题。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www.exam76.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速记】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