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速记】
感染与免疫1.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区别是具有传染性。
2.根据病原体感染的次数、时间先后和种数,感染可分为四种:
(1)原发感染;
(2)重复感染;
(3)混合感染;
(4)重叠感染。
3.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传染病的特征、诊断和预防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病原体;(2)传染性;(3)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4)感染后免疫。
2.皮疹出现的时间、分布部位和先后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麻疹先见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直到手足心。水痘集中于躯干,呈向心性分布。伤寒玫瑰疹数量少,主要见于胸腹部。水痘、风疹多在病程的第1日出疹,猩红热于第2日,天花于第3日,麻疹于第4日,斑疹伤寒于第5日,伤寒于第6日出疹。
3.传染病的流行性:
(1)散发: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的近几年发病率的一般水平。
(2)流行: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的发病率高于一般水平。
(3)大流行:某传染病流行范围广,甚至超过国界或洲界。
(4)暴发:某种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多是同一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导致的。
4.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有些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度升高,此为再燃。
5.病原体的直接检出或分离培养是传染病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
6.甲类传染病属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霍乱和鼠疫。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等按甲类传染病报告和管理。
7.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
备考加微信:199531 分享更多考试信息及试题。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www.exam76.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