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路老师 发表于 2018-4-2 10:48:03

2018年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之病机

 病机
  一、A1
  1、阳偏衰,一般以哪些脏为主( )
  A、肾
  B、心
  C、肺
  D、肝
  E、脾
  2、阳偏胜的病理状态是( )
  A、阴液不足,阳气失制而偏盛
  B、阳气亢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
  C、阳气亢盛,耗伤机体的阴液
  D、阴寒之邪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
  E、以上均非
  3、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邪正盛衰变化是( )
  A、邪正相持
  B、正虚邪恋
  C、邪盛正衰
  D、邪去正虚
  E、正盛邪退
  4、“大实有羸状”的证候性质是( )
  A、由实转虚证
  B、实中夹虚证
  C、真实假虚证
  D、真虚假实证
  E、虚实错杂证
  5、下列哪项为虚证的临床表现( )
  A、二便不通
  B、精神亢奋
  C、烦躁不宁
  D、二便失禁
  E、疼痛剧烈
  6、“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 )
  A、邪气亢盛
  B、正气旺盛
  C、气血瘀滞
  D、水液蓄积
  E、痰浊壅滞
  7、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 )
  A、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
  B、阴精阳气的盛衰
  C、气血的盛衰
  D、正邪的盛衰
  E、邪气的有无
  8、与湿浊内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
  A、肾的气化功能减退
  B、膀胱失司
  C、脾失健运
  D、肺失宣降
  E、三焦气化失司
  9、阴虚风动的病因是( )
  A、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
  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
  C、产后恶露日久不净
  D、热病后期,阴津亏损
  E、水不涵木,浮阳不潜
  10、气滞血瘀多与哪一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1、气逆最常见的脏腑是( )
  A、肺、胃、肾
  B、心、胃、肝
  C、肝、胃、肾
  D、肺、胃、肝
  E、肝、肺、肾
  12、气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为( )
  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闭
  E、气脱
  13、不属于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是( )
  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闭
  E、气脱
  14、邪热内伏,反见四肢厥冷的病机特点是( )
  A、阳盛则阴病
  B、阴盛则寒
  C、阳虚则寒
  D、阴损及阳
  E、阳盛格阴
  15、阴损及阳是指( )
  A、阴虚不能制约阳气
  B、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C、阴虚阳无以化生,阳亦亏虚
  D、阴盛伤阳,阳气受损
  E、以上均非
二、B
  1、A.眩晕欲仆
  B.目睛上吊
  C.手足蠕动
  D.手足拘挛不伸
  E.皮肤瘙痒
  <1> 、血虚生风可见( )
  A、
  B、
  C、
  D、
  E、
  <2> 、热极生风可见( )
  A、
  B、
  C、
  D、
  E、
  2、A.眩晕欲仆
  B.目睛上吊
  C.手足蠕动
  D.手足拘挛不伸
  E.皮肤瘙痒
  <1> 、肝阳化风可见( )
  A、
  B、
  C、
  D、
  E、
  <2> 、阴虚风动可见( )
  A、
  B、
  C、
  D、
  E、
  3、A.疼痛固定不移
  B.疲乏无力,头晕眼花,心悸
  C.闷胀疼痛
  D.胸胁胀满疼痛
  E.面色无华,疲乏无力,便血,皮下出血
  <1> 、气滞可见( )
  A、
  B、
  C、
  D、
  E、
  <2> 、气不摄血可见( )
  A、
  B、
  C、
  D、
  E、
  4、A.血液不足或濡养功能减退
  B.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瘀阻停滞
  C.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
  D.气血失和,不荣经脉
  E.血随气逆,咯血或呕血
  <1> 、血热是指( )
  A、
  B、
  C、
  D、
  E、
  <2> 、血瘀是指( )
  A、
  B、
  C、
  D、
  E、
  5、A.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
  B.气机不畅,流通受阻,脏腑功能障碍
  C.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
  D.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
  E.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
  <1> 、气闭或气脱的病机,主要是指( )
  A、
  B、
  C、
  D、
  E、
  <2> 、气陷病机,主要是指( )
  A、
  B、
  C、
  D、
  E、
  6、A.气的升降失常
  B.气的出入异常
  C.气的运行障碍
  D.元气耗损
  E.气的生成障碍
  <1> 、气脱属于( )
  A、
  B、
  C、
  D、
  E、
  <2> 、气闭属于( )
  A、
  B、
  C、
  D、
  E、
  7、A.气逆
  B.气滞
  C.气陷
  D.气虚
  E.气脱
  <1> 、气升举无力形成的病证是( )
  A、
  B、
  C、
  D、
  E、
  <2> 、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形成的病证是( )
  A、
  B、
  C、
  D、
  E、
  8、A.闷胀疼痛
  B.面红目赤
  C.少腹胀满重坠
  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E.汗出不止
  <1> 、气闭可见( )
  A、
  B、
  C、
  D、
  E、
  <2> 、气滞可见( )
  A、
  B、
  C、
  D、
  E、
  9、A.闷胀疼痛
  B.面红目赤
  C.少腹胀满重坠
  D.气短、乏力
  E.汗出不止
  <1> 、气脱病变,常见( )
  A、
  B、
  C、
  D、
  E、
  <2> 、气逆病变,常见( )
  A、
  B、
  C、
  D、
  E、
  10、A.虚寒证
  B.虚热证
  C.实热证
  D.假热证
  E.假寒证
  <1> 、阳偏衰所形成的证候是( )
  A、
  B、
  C、
  D、
  E、
  <2> 、阳偏盛所形成的证候是( )
  A、
  B、
  C、
  D、
  E、
  11、A.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
  B.阳热亢盛,阴液受损
  C.亡阴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
  D.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E.阴邪为病,阳气受损
  <1> 、“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 )
  A、
  B、
  C、
  D、
  E、
  <2> 、“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 )
  A、
  B、
  C、
  D、
  E、
  12、A.实寒证
  B.虚寒证
  C.虚热证
  D.实热证
  E.寒热错杂证
  <1> 、.阴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A、
  B、
  C、
  D、
  E、
  <2> 、阴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A、
  B、
  C、
  D、
  E、
  13、A.虚寒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阴阳两虚证
  <1> 、阴盛格阳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A、
  B、
  C、
  D、
  E、
  <2> 、阳盛格阴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A、
  B、
  C、
  D、
  E、
  14、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1> 、正气不足,邪气已尽,形成的病证是( )
  A、
  B、
  C、
  D、
  E、
  <2>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病证是( )
  A、
  B、
  C、
  D、
  E、
  15、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1>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形成的病证是( )
  A、
  B、
  C、
  D、
  E、
  <2> 、邪气亢盛,正气不衰形成的病证是( )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阳主动,主升而为热,所以阳偏胜时,多见机体的机能活动亢奋、代谢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来说,阳胜的病机,多指阳气亢盛而阴液未虚的实热证。进一步发展,可成为阳盛阴虚之证。
  阳胜的形成,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而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临床多见壮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必耗阴液,故阳盛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人体阴液,久之亦可导致人体津液不足,阴精亏损,转化为实热伤阴的病证。此即是“阳胜则阴病”。
  答案选B。
  【该题针对“第十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邪正相持
  概念: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发于外感疾病中期,或慢性病之迁延期,多由于邪正相持不下,病势胶着所致。
  转归:病势迁延,经久不愈,或发展成慢性病证。一般来说,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持、病理表现明显之所,其临床表现亦随邪留部位而有所不同。
  【该题针对“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大实有赢状”即真实假虚证,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某些“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如热结肠胃而见面白肢冷等症即是。
  【该题针对“第十二单元 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第十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病机,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脏腑机能亢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表现。
  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人体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气不足与邪气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在临床上多出现一系列虚弱不足或衰退的证候表现。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正邪的盛衰,答案选D。
  【该题针对“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临床上常见的多为肺气上逆,多因感受外邪或痰浊阻肺所致,使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上逆而致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多因寒饮,痰浊,食积停滞于胃,阻碍气机所致,胃气上逆,则见呃逆、暧气、恶心、呕吐等症;肝气上逆多因郁怒伤肝,肝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血随气逆而上涌,可导致呕血。 肺主气,胃气宜降,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因此多见肺、胃、肝脏腑。
  【该题针对“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病机,单元测试-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病机,单元测试-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病机,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阴损及阳,是阴液亏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病机上首先是阴虚,在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从主次上讲,是以阴虚为主。
  【该题针对“第十二单元 单元测试,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虚生风。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由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其柔顺,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2、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风气内动:
  概念:又称“内风”,即肝风内动。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因阳盛,或因阴虚,或血虚,或热极伤及营血,以致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或筋脉失其濡养,从而出现动风的病理状态。故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形成及表现:主要有如下五类:
  一是肝阳化风。多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继而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肝风内动。轻则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唱斜,重则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二是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由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其柔顺,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三是阴虚风动。多因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则变生内风,即虚风内动。可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症。并见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四是血虚生风。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五是血燥生风。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津枯血少,失润化燥,则肌肤失予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
  3、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气滞于某一局部,可见胀满、疼痛之症,甚则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
  气滞亦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如肺气壅滞,可见胸闷,喘咳;肝郁气滞,可见胁肋胀满,少腹胀痛;脾胃气滞,可见纳呆,脘腹胀痛;胃肠气滞,则可见腹胀而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而舒。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等脏为多见。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4、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5、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6、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多由正不敌邪,或久病消耗而衰竭,以致气
  不内守而脱失;或大出血、大汗出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等所致。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7、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8、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9、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气逆,主要指气机上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乱的一种病理变化。若肝气逆,则升发太过,发为头痛胀,面红目赤而易怒。
  10、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1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2、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13、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14、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15、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则虚实夹杂。虚实夹杂证:即正气不足与邪气过盛同时并见。既可为以虚为主的虚中挟实证,又可见以实为主的实中挟虚证,具体表现为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等。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备考加微信:75798516   分享更多试题。
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www.exam76.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年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之病机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