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路老师 发表于 2018-4-2 10:11:05

2018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专项练习题库: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
  1 . A 型题( 只采用 A 1 型)
  (1 )“阳虚发热, 有肾虚水冷, 火不归经, 游行于外而发热”载于( )
  A .《丹溪心法》 B .《医门法律》
  C .《金匮要略》 D .《证治汇补》
  E .《内经》
  (2 ) 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名称的古医籍为( )
  A .《症因脉治》 B .《证治汇补》
  C .《内外伤辨惑论》 D .《太平圣惠方》
  E .《内经》
  (3 ) 内伤发热的辨证纲领以何者最为贴切( )
  A . 以辨寒热为纲 B . 以虚实辨证为纲
  C . 以寒热虚实辨证为纲 D . 以脏腑虚实为纲
  E . 以气血阴阳为纲
(4 ) 金匮肾气丸在治疗内伤发热中体现的意义在于( )
  A . 补肾壮阳 B . 滋阴降火
  C . 引火归元 D .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E . 阴阳相济
  (5 ) 治疗虚劳烦热的柴胡散、生地黄散、地骨皮散等方剂, 最早载于( )
  A .《丹溪心法》 B .《太平圣惠方》
  C .《症因脉治》 D .《景岳全书》
  E .《金匮要略》
  (6 ) 哪位古代医家最先对阳虚发热进行论述, 并提出相应方剂( )
  A . 朱丹溪 B . 张仲景
  C . 钱乙 D . 张景岳
  E . 李东垣
  (7 ) 哪位古代医家第一个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 为阴
  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剂( )
  A . 钱乙 B . 张景岳
  C . 朱丹溪 D . 李东垣
  E . 张仲景
  (8 ) 可称作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先声的方剂为( )
  A . 小建中汤 B . 大建中汤
  C . 黄芪建中汤 D . 补中益气汤
  E . 龙胆泻肝汤
  (9 ) 《内经》对何种内伤发热论述较详( )
  A . 血虚发热 B . 阳虚发热
  C . 气郁发热 D . 阴虚发热
  E . 气虚发热
  (10) 哪位古代医家首先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
  A . 钱乙 B . 张景岳
  C . 朱丹溪 D . 李东垣
  E . 张仲景

2 . B 型题( 只采用 B1 型)
  A . 气郁 B . 血虚
  C . 阳虚 D . 阴虚
  E . 血瘀
  (1 ) 内伤发热, 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 舌质青紫, 脉涩, 为( )
  (2 ) 内伤发热, 胸胁胀满, 烦躁易怒, 口干而苦, 为( )
  A . 气虚发热 B . 阴虚发热
  C . 血虚发热 D . 阳虚发热
  E . 脾虚发热
  (3 ) 夜间发热, 不欲近衣, 少寐多梦, 盗汗, 口干咽燥, 为( )
  (4 ) 发热或低或高, 气短, 肢倦, 自汗, 少气, 舌质淡, 苔白薄,脉细弱, 为( )
  (5 ) 发热而欲近衣, 形寒怯冷, 四肢不温, 舌质淡胖, 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为( )
  (1 ) 内伤发热在辨证时应主要注意区别( ) ( )
  A . 病情轻重 B . 在气在血
  C . 发病部位 D . 起病急缓
  E . 证候虚实
  (2 ) 以下所述与内伤发热的临床证候特征最有关系的为( ) ( )
  A . 内伤发热可伴头痛 B . 内伤发热的体温可不升高
  C . 少数内伤发热起病急 D . 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 , 高热者少
  E . 内伤发热高热的多见于青壮年
  (3 ) 内伤发热的基本治法为( ) ( )
  A . 清 B . 和
  C . 补 D . 泻
  E . 固
  (4 ) 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古医籍为( ) ( )
  A .《证治汇补》 B .《血证论》
  C .《症因脉治》 D .《内外伤辨惑论》
  E .《医林改错》
  (5 ) 下列何者与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的鉴别诊断密切相关( ) ( )
  A . 病因 B . 病位
  C . 兼证 D . 临床表现
  E . 疾病转归
  4 . X 型题
  (1 ) 内伤发热的主要病因病机有( ) ( ) ( ) ( ) ( )
  A . 阴精亏耗 B . 肝经郁热
  C . 瘀血阻滞 D . 气机不利
  E . 内湿停聚
  (2 ) 诊断内伤发热的主要依据有( ) ( ) ( ) ( )( )
  A . 伴恶寒
  B . 一般有气、血、水湿的郁滞壅遏及气血阴阳亏损失调的病史
  C . 有时仅自觉发热
  D . 怯冷时 , 但得衣被则温
  E . 可有反复低热的病史
  (3 ) 《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之外的发热分为阳郁发热、伤食发热及( ) ( ) ( ) ( ) ( )
  A . 瘀血发热 B . 疮毒发热
  C . 内伤发热 D . 气郁发热
  E . 痰证发热
  (4 ) 与内伤发热病因有关的实邪主要有( ) ( ) ( )( ) ( )
  A . 风 B . 湿
  C . 气郁 D . 火
  E . 血瘀
  (5 ) 内伤发热预防与调摄的关键在于( ) ( ) ( )( ) ( )
  A . 内伤发热表现为高热的患者 , 应注意卧床休息
  B . 内伤发热伴泄泻者应暂禁食
  C . 注意保暖、避风 , 防止感受外邪
  D . 保持乐观情绪
  E . 饮食宜进清淡、富于营养而又易于消化之品

 参考答案
  1 . A 型题
  ( 1) D (2) A (3) B (4 ) E (5) B (6) D (7 ) A (8 ) A (9 ) D
  (10 ) D
  2 . B 型题
  ( 1)E (2 ) A( 3)B ( 4) A( 5)D
  3 . D 型题
  ( 1)A、E ( 2)B、D(3) C、D( 4)B、E( 5) A、D
  4 . X 型题
  ( 1) A、B、C、E (2 ) B、C 、D、E ( 3) A、B、C、E ( 4) B、C、E (5) A、C、D、E

备考加微信:75798516   分享更多试题。
以上文章由医梦园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www.exam76.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专项练习题库:内伤发热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