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先锋 发表于 2017-10-28 10:30:25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知识点:第四章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以偏纠偏   
      ↙致病因素
     ↙       脏腑经络机能失常
  阴阳平衡 →→→→→→→→→→ 阴阳偏盛偏衰   
(正常机体)←←←←←←←←←(疾病状态)
              ↗
          药物偏性 ↗
         祛邪扶正
       协调脏腑经络机能
       纠正阴阳偏盛偏衰
  ◆中药性能(偏性、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第一节 四气
  ◆四气(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性质:寒、热
  ◇程度:凉与寒,温与热
  ◆确定:
  ◇依据:用药反应
  ◇基准:病证寒热
  ◆功用:
  ◇寒凉:阳证、热证
  ●清热泻火:实热烦渴
  ●凉血解毒: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疮疡
  ●滋阴除蒸:阴虚发热
  ●泻热通便:热结便秘
  ●清热利尿:热淋涩痛、黄疸水肿
  ●清化热痰:痰热喘咳
  ●清心开窍:高热神昏
  ●凉肝息风:热极生风
  ◇温热:阴证、寒证
  ●温里散寒:中寒腹痛
  ●暖肝散结:寒疝作痛
  ●补火助阳:阳萎不举、宫冷不孕
  ●温阳利水:阴寒水肿
  ●温经通络:风寒痹证、血寒经闭
  ●引火归源:虚阳上越
  ●回阳救逆:亡阳虚脱
  ◆临床意义:
  ◇基本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程度恰当。
  ◇寒热错杂、寒热真假。
  ◇注意季节、地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知识点:第四章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