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先锋 发表于 2017-10-16 10:42:09

中西医治疗风湿性疾病的7类方案总结

中医称风湿骨痛为痹症,《内径》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症喜欢任何年龄、性别的人,但更偏爱的是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及长期处于潮湿的场所的人。发病及病情轻重与寒冷、潮湿密切相关。

发病时,你会自觉突然或缓慢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剧烈,遇寒更甚;或觉手足笨重,活动不灵;或关节肿大变形等。

西医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的临床表现与痹症的相像。


西医治疗风湿性疾病的4类常用药物

1
非甾类抗炎药

该类药物主要为解热、消炎和镇痛,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目的。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等。

注意:此类药物一般对胃肠,肾,肝和血液系统有不良反应,使用时要注意用法用量。

2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常被用为一线药物。

功效:
1. 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2. 有较强和快速的消炎,如发热,关节肿胀和疼痛。

注意:
1. 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发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
2. 如停药过快易产生病情反跳现象。
3. 除重症患者外,原则上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宜。

3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又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此类药物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虽无直接消炎止痛作用,但通过不同的机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制作用。

常用药物:氯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及来氟米特。

4
其它类药物

常用药物:雷公藤多甙、帕夫林、云克等。


中医常见3类用药

1
祛寒通痹类中成药

常用药物:风湿骨痛胶囊,同仁大活络丸,疏风定通丸,祛风舒筋丸,风湿定胶囊等。
药膏类:伤湿止痛膏,复方南星止痛膏等。

2
清热通痹类中成药

常用药物:风痛安胶囊等。

3
活血通痹类中成药

常用药物:正清风痛宁片,都梁滴丸等。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热疗法;
超声波治疗;
推拿针灸治疗;
封闭疗法;
手术治疗等。

调摄建议

1.病人急性期关节应少运动,甚至卧床休息,并注意休息时的体位,尽量避免关节受压。

2.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受损关节的保护,如避免过度长时间使用小关节,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避免长期使关节处于变形状态。

3.适度运动。

4.潮湿天气或长期处于潮湿场所,可根据体质情况吃些祛湿的品,如煲薏米红豆祛湿汤,喝祛湿凉茶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西医治疗风湿性疾病的7类方案总结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