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咨教育-张老师 发表于 2017-8-7 15:44:46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考前预测试题

B1型题
  A元气暴脱、大汗淋漓
  B亡阳欲脱、四肢厥逆
  C神志昏迷、不省人事
  D气虚不足、倦怠乏力
  E肾阳不足、畏寒肢冷
  (1) 附子、干姜都可治疗的病证是:
  (2) 附子、肉桂都可治疗的病证是:
  答案 (1)B (2)E
  A少阳头痛
  B厥阴头痛
  C风寒头痛
  D风湿头痛
  E瘀血头痛
  (3) 细辛可以治疗:
  (4) 吴茱萸可以治疗:
  答案 (3)C (4)B
  A附子
  B吴茱萸
  C小茴香
  D丁香
  E荜澄茄
  (5) 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功效的药是:
  (6) 具有祛寒止痛、理气和胃功效的药是:
  答案 (5)D (6)C
  A温中止痛
  B温经止血
  C温肺化饮
  D引火归元
  E回阳固脱
  (7) 肉桂善于:
  (8) 炮姜善于:
  答案 (7)D (8)B
  A温肺化饮
  B温中降逆
  C补火助阳
  D回阳救逆
  E温通经脉
  (9) 附子与肉桂都具有的功效是:
  (10) 干姜与细辛都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 (9)C (10)A
  A.1—2g
  B.3—15g
  C.2—5g
  D.0.5—1g
  E.15—30g
  (11)制附子入汤剂煎服的常用剂量每次为:
  (12)肉桂入汤剂煎服的常用剂量每次为:
  答案 (11)B (12)C
  A. 止痛,温中止呕
  B.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C.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D.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E.温肺化饮
  (13)小茴香的功效是:
  (14)高良姜的功效是:
  (15)花椒的功效是:
  答案 (13)C (14)A (15)B
  A. 先煎,每次量3-15克
  B. 研末冲服每次量1-2克
  C. 煎服,每次量1.5-6克
  D. 煎服,每次量3-10克
  E. 煎服,每次量1-3克
  (16)吴茱萸的用法是:
  (17)附子的用法是:
  (18)肉桂的用法是:
  答案 (16)C (17)A (18)B
  A 附子配细辛
  B 附子配干地黄
  C 附子配干姜
  D 附子配高良姜
  E 附子配吴茱萸
  (19) 患者,22岁,四肢厥逆,恶寒绻卧,呕吐不渴,腹痛不利,神倦欲寐,舌苔白滑,脉微,宜选:
  (20) 患者,女,52岁,面色无华,神倦懒言,腹部隐痛,喜饮,便溏,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宜选:
  答案 (19)C (20)B
  A 附子配灶心土
  B附子配干姜
  C附子配细辛 D附子配吴茱萸 E附子配高良姜(21) 患者,女,57岁,面色萎黄,神倦懒言,四肢不温,崩漏,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宜选:(22) 患者,男,53岁,面色无华,神倦懒言,腹部隐痛,喜饮,便溏,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宜选:答案 (21)A (22)BA高良姜配丁香 B高良姜配生姜 C高良姜配附子 D高良姜配川椒 E 高良姜配香附(23) 患者男39岁, 胃脘冷痛、轻时绵绵不止、重时拘急剧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泛吐清水、呃逆呕吐、舌淡、苔白滑、脉弦。宜选:(24) 患者男37岁,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则甚、食欲减少、口中和而不渴、舌苔白润、脉象迟缓。宜选:答案 (23)E (24)AA. 肉桂配高良姜 B. 鹿茸配肉桂 C. 肉桂配熟地 D. 肉桂配附子 E. 肉桂配小茴香(25)患者男,29岁,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宜首选(C)(26)患者男,31岁,恶寒蜷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憟。指甲口唇青紫,舌淡苔白,脉沉微。宜选(D)答案 (25)C (26)DA. 肉桂配熟地 B. 鹿茸配肉桂 C. 肉桂配小茴香 D. 肉桂配附子E.肉桂配细辛(27)患者男,33岁,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赢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膝疼痛,舌淡而胖,脉虚弱,迟部沉细。宜首选:(28)患者女,35岁,恶寒蜷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憟。指甲口唇青紫,舌淡苔白,脉沉微。宜首选:答案 (27)B (28)DA. 肉桂配细辛 B. 肉桂配小茴香 C. 肉桂配附子 D. 肉桂配熟地 E. 肉桂配小茴香(29)患者女,37岁,恶寒蜷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憟。指甲口唇青紫,舌淡苔白,脉沉微。宜首选:(30)患者女,39岁,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宜首选:答案 (29)C (30)D高良姜配细辛 小茴香配干姜 附子配炙甘草 小茴香配高良姜 高良姜配小茴香(31)患者女,41岁,形寒肢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面肢浮肿,下利清谷,苔白滑,脉沉弦,宜首选:(32)患者女,49岁,脘腹冷痛,吐呕清水,下利清谷,倦怠喜卧,面色苍白,苔白滑,脉沉弱,宜选:答案 (31)C (32)A附子配干姜 附子配白术 附子配细辛 附子配高良姜 附子配小茴香(33)患者女,49岁,形寒肢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面肢浮肿,下利清谷,苔白滑,脉沉弦,宜首选:(34)患者男,49岁,面色苍白,腰膝冷痛,畏寒喜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弱无力,宜选:B答案 (33)A (34)B2型题细辛配干姜 附子配白术 附子配干姜 附子配细辛 细辛配干姜(35)患者女,43岁,形寒肢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面肢浮肿,下利清谷,苔血滑,脉沉弦,宜首选:(36)患者女49岁,四肢厥冷,吐呕清水,下利清谷,倦怠喜卧,面色苍白,苔白滑,脉沉弱,宜选:答案 (35)C (36)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考前预测试题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