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口腔白斑病
(一)斑块状白斑1,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均质型的斑块,表面可有皲裂,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触之柔软,不粗糙或略粗糙,周围黏膜多正常。2,白色斑块受牵拉时,患处会出现红纹将病变组织分成小斑块。3,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感觉局部发厚粗糙等。(二)皱纹纸状白斑1,多发生于口底及舌腹。2,病损呈灰白色或垩白色,边界清楚,表面粗糙,但触之柔软,周围黏膜正常。3,患者除粗糙不适感外,亦可有刺激痛等症状。(三)颗粒状白斑1,多见于颊部口角区黏膜。2,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致黏膜表面不平整,病损间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患者可有刺激痛。3,本型白斑多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四)疣状白斑1,损害呈灰白色,表面粗糙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明显高出黏膜,质稍硬。2,好发于唇,牙槽嵴,口底,上腭。3,患处粗糙感明显,常因溃疡而发生疼痛。(五)溃疡型白斑1,上述三型白斑发生溃疡时均称为溃疡型白斑。2,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可有或无局部刺激因素。3,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史及疼痛症状,溃疡型白斑癌变的可能性更大。鉴别诊断1, 白色角化症有明显的理化刺激,为灰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而无自觉症状,去除刺激因素后,病损逐渐变薄,最后可完全消退,组织病理为上皮表面过度角化。2, 白色水肿为透明的灰白色的‘面纱样’膜,光滑柔软,界限不清,可以部分刮去,但在晚期表面粗糙有皱纹,多见于前磨牙及磨牙的咬合线处,组织检查可见,棘细胞水肿,棘细胞层增厚。3, 白色海绵状痣 为一原因不明的遗传性或家族性疾患,患处为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皱襞状,海绵状或鳞片状,具有正常黏膜的柔性和弹性,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各部位,亦可发生鼻腔,肛门,外阴部。 4, 迷脂症为异位的皮脂腺错生在唇颊黏膜上所形成的一种无主观症状的疾病,呈针头大小可丛集或散在的淡黄色或淡白色颗粒,似丘疹。但触之无明显高出,柔软,弹性正常(舌舔有颗粒感一般无自觉症状)。5, 扁平苔藓呈不规则白色线花纹状,常有充血糜烂,有时有皮肤病变,组织学检查可见上皮细胞,下水疱,棘细胞层增生或萎缩。治疗原则1,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烫辣食物,去除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2,早期预防开展卫生宣教和流行病学调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凡有癌变倾向者,应定期复查。3,局部治疗以维甲酸制剂涂布疗效较好,但不适用于充血,糜烂的病例,此外亦可局部使用鱼肝油制剂。4,手术治疗白斑在治疗过程中如有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或组织学出现明显异常增生者应尽早手术切除,没有条件手术者,也可用冷冻治疗。例1诊断 右颊部斑块状白斑或右颊部白斑 鉴别白色角化症,白色水肿,白色海绵状斑痣,迷脂症,扁平苔藓治疗原则:1,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烫辣食物等。2,局部治疗 局部涂敷维甲酸制剂或鱼肝油制剂。3,开展卫生宣教,早发现,早治疗,有癌变倾向时应定期复查。4,手术治疗,如白斑在治疗中出现局部增生,硬结,溃疡或明显异常增生等改变早手术切除。例2 诊断右颊部白斑鉴别白色角化症,白色水肿,白色海绵状斑痣,迷脂症,扁平苔藓治疗1,卫生宣教是口腔白斑早期预防的重点。2,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酒,少吃烫辣食物,去除残根,冠,不良修复体,观察1—3个月,病损未消失者需行活检。3,0.1%—0.3%维甲酸软膏局部涂擦,亦可用鱼肝油局部涂擦。4,口服维甲酸类药物,内服维生素AD或维生素A 5,对有癌变倾向的病损类型,部位,应定期严密复查,治疗发生改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并活检,冷冻激光疗法。6,中医中药治疗。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