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牙列缺失
例1全口义齿,后部肌肉酸痛,上下嘴闭合困难,关节劳累感,牙床压痛,说话有假牙撞击声。诊断牙列缺失分析:1,从临床症状和检查来看,造成患者主述症状的原因是垂直距离恢复过高。2,为了证明病因,可以检查患者息止合位时的息止合间隙是否过小或者无息止合间隙。治疗设计:如果垂直距离过高时仅做义齿组织面的缓冲疗效不好,一般需要重新制作义齿,降低垂直距离高度(准确地测量垂直距离)。例2吃东西费力,咀嚼效率低,全口义齿,牙槽嵴吸收严重,面部口角下垂,面颊肌肉松弛,面部丰满度差,面型苍老。诊断 全口牙列缺失分析1,咀嚼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义齿垂直距离过低2为了证明病因还需做何检查?→可以检查患者息止合位时的息止合间隙是否过大。3,处理措施是什么?→重新制作义齿以恢复正常的垂直距离。4,该病例中应选用哪种人工牙,为什么?→选用半解剖牙或无尖牙,患者牙槽嵴吸收严重,选用半解剖牙或无尖牙,有利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例3右下6金属铸造全冠修复,脱落,冠短,咬合紧。聚合度较大15度,行根管治疗,但根充不到位,欠充4mm,牙周膜增宽。诊断右下牙列缺损分析1,修复体经常脱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修复牙临床牙冠短,牙体预备聚合度较大,导致修复体约束力减少,固位差经常脱落。2,重新制作前,应采取什么措施?→因右下6根充不到位,欠填约4mm,应重新做根管治疗。3,为避免金属冠脱落,再设计及操作时要注意什么?→可设计成利用根管固位的嵌体冠,适当将龈缘处再做预备,降低聚合度,同时可以在轴壁上设计固位沟。例4上前牙修复半年,脱落,左上1桩冠脱落,金属桩钉较短,根管较细,金属桩钉与牙胶尖之间有2mm,左右的空隙。诊断牙冠缺损或残根分析:1,桩冠为什么短期内脱落?→因为桩长度不够。2,影响桩冠固位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冠桩的长度,直径和形态。3,造成桩钉较短的原因有哪些?1)由于根管预备较细,未取全桩蜡型,2)由于铸造缺损,桩末端未完全铸造。 4,如果重新制作需注意什么?→预备时应适当增加根管的直径,以增强固位力并方便取桩钉蜡型,当牙根根管较细时,应选择较细的钢丝导入嵌体蜡,保证桩钉蜡型的完整性,避免铸造缺陷产生。例5 休息时固位尚好,但在讲话和进食对义齿容易脱落?→最可能的原因为基托边缘过长,磨除过长基托,缓冲系带处基托。1,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影响1)垂直距离恢复过大,面下1/3过长,上下唇闭合较困难,表情紧张,说话进物时后牙易相撞,义齿易脱位,可加速牙槽嵴的吸收。2)垂直距离恢复过小,面下1/3过短,鼻唇沟加深,面容变老,肌张力下降,咀嚼无力2,能明确定位,如可见压痛区黏膜充血,红肿破溃,在基托相应的组织面磨去少许即可。1, 患者不能明确定位,黏膜亦未见异常,检查咬合有早接触,则调合。2, 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应重做上颌或下颌义齿。5,因基托与黏膜不密合或口腔组织休息时易脱位,需重衬后,再适当调合。6,唇颊舌软组织活动时易脱位→ 适当磨改基托,排牙不当应重做。7,咬合时义齿易松动脱位,主要是存在早接触或非正中合时不平衡,调合消除干扰点。 8,咬唇颊舌组织,人工牙覆合,覆盖过小或人工牙合缘过尖过锐,可磨改上后牙舌尖舌斜面或下后牙颊尖颊斜面(改磨牙加大覆合覆盖)9,上颌牙托后缘过长或不密合,前牙早接触或咬合不平衡致义齿后缘翘动,磨改基托,重衬,调合处理。10,人工牙脱落或折断→ 一般选用合适的塑料牙,适当磨改盖嵴部,用自凝塑料修补即可,打磨,抛光。11,选择托盘的具体要求:1)上下颌托盘的宽度比上颌牙槽嵴宽3—4 mm,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黏膜皱襞约2mm。2)唇颊系带处应呈切迹。3)托盘长度上颌应盖过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腭小凹后2—3mm,下颌应盖过磨牙后垫。12,高而宽的牙槽嵴选解剖式或半解剖式牙,低而窄的牙槽嵴选非解剖式牙。13,基托在应缓冲区缓冲不足造成局部软组织疼痛→ 在磨伤或压伤的黏膜上涂龙胆紫,将义齿组织面擦干戴入口中,在压伤部位相应的组织面上反衬出紫色,用桃形石将紫颜色处的基托组织面磨除少许,使基托组织面与组织之间有适当的空隙,这种处理称为缓冲。14,经过磨改仍有疼痛且此起彼伏,可能是印模或模型不准确,应重衬或返工重做。15,咬颊舌唇情况→ 在必要时加厚颊侧基托,将颊部组织推向外侧。16,上颌腭侧基托前部磨光面过于光滑。→在上颌腭基托前部加上腭皱以改变气流方向。17,上下颌牙接触面积小,或在调合时磨去颌面的解剖形态,导致义齿咀嚼功能不好→通过调合增加合面接触面积,形成尖凹锁结关系,或增加食物排溢道。18,用袋深度减去釉牙骨质界到龈缘的距离为附着丧失的距离。19,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在正中合时,鼻底至颏底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确定垂直距离,利用息止合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合间隙的方法。息止合位: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合接触。息止合间隙:上下牙列间存在的间隙,一般息止颌间隙值为2—4mm。20,固定义齿松动的原因:1)固位体与基牙不密合。2)全冠合面穿孔致黏固剂部分溶解。3)合力不平衡,有早接触点。4)黏固效果不好,过稀或过稠。5)基牙预备中聚合度过大或固位桥制作不当。21,病人恶心及张大口时,上颌总义齿易脱落的原因及再修复时应如何避免后堤区及上总唇颊侧边缘封闭不够,某些系带区缓冲不够。措施:确定后堤区位置,取印模时注意肌功能整塑,戴牙时要注意上总边缘系带切迹处的缓冲。22,上颌总义齿反复折裂原因及再修复时如何避免。原因:合力过大,反合,下牙过陡牙尖。措施:调磨下颌过陡牙尖,调整合曲线,上总基托加铸网或加铸造托,调合,消除合干扰。23,义齿松动不能进行正常的咀嚼运动:1)义齿正中合关系不稳定。2)调合过度,合面失去正常解剖形态。3)垂直距离过低。24,咬颊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后牙排列位置不理想,后牙覆盖过小。25,重新修复义齿应考虑:1)义齿印模要准确。2)义齿基托边缘伸展及厚度,磨光面外形合适。3)排牙时,颌关系,覆合覆盖正确。4)针对旧义齿存在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改正。26,咀嚼功能差的原因:1)垂直距离过低。2)人工牙型号过小。3)正中合关系错位。4)调磨过多,破坏了人工牙面应由的解剖形态。27,新义齿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垂直距离恢复要正确。2)正中合关系要正确。3)上唇丰满度恢复要适量。4)人工牙型号不能过小。5)调磨时,要少量多次且不能破坏人工牙的解剖形态。28,旧义齿戴入后,说话运动时脱位的原因:1)上唇系带和下颌颊系带缓冲不够。2)义齿与黏膜不贴合。3)垂直距离过高。29,在重新进行义齿修复时的注意事项:1)恢复患者的面部下1/3垂直距离。2)义齿边缘伸展正常,封闭良好。3)注意系带缓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