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枫 发表于 2015-4-23 15:23:48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第一节 牙周病主要症状一、牙龈炎症和出血(一)牙龈颜色正常牙龈呈粉红色。患牙龈炎时游离龈和龈乳头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重症龈炎和牙周炎者的炎症充血范围可波及附着龈,与牙周袋的范围一致。当血管减少(纤维化)或上皮化增生时,颜色变浅或苍白。(二)牙龈外形正常牙龈缘为菲薄而紧贴牙面,附着龈有点彩。牙龈炎时组织肿胀,使龈缘变厚.牙乳头圆钝,与牙面不紧贴。点彩水肿而消失,表面光亮。不能单以点彩有无来判断牙龈有无炎症炎症水肿型:炎症和渗出为主要病变者,牙龈呈光亮而软的肥大,龈缘有时糜烂渗出。纤维增生型:牙龈呈坚韧的肥大,有时可呈结节状并盖过部分牙面。(三)牙龈质地炎症水肿型:松软脆弱,缺乏弹性。纤维增生型:牙龈变得坚硬肥厚。(四)龈沟深度及附着水平健康龈沟深度不超过2mm。牙龈炎时,龈沟深度3mm或更多。但此时结合上皮仅开始向根方增殖,尚未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也就是 上皮附着水平仍位于正常的釉牙骨质界处,没有发生结缔组织附着的降低,故又称为龈袋,这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一个重要标志。当有牙周袋形成时,探诊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的根面上,也就是说已发生了附着丧失。牙槽骨嵴顶距离釉牙骨质界EDJ1-2mm。(五)牙龈出血牙龈出血常为牙周病患者的主诉症状,多在刷牙、咬硬食物时发生,偶也有自发出血健康牙龈即使用力刷牙或轻探龈沟均不引起出血。而在初期和早期龊炎阶段,轻探龈沟即可出血,它比牙龈颜色的改变出现的早些,而且也较客观,故探诊后出血可作为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指标.尤其在有些患牙,当炎症局限于龈沟(袋)壁上皮的一侧,牙龈表面的红肿不明显,然而探诊后却有出血,这对牙龈炎的诊断和判断牙周炎的活动性有很重要直指标。(六)龈沟液牙龈有炎症时,龈沟液渗出增多.故此测量龈沟液的量可作为炎症程度的敏感指标二、牙周袋形成1. 类型 1)按照袋底位置骨上袋---牙槽骨水平吸收骨下袋---牙槽骨垂直或角形吸收2)按照累计牙面情况单面袋(单个牙面),复合袋(2个或2个以上牙面),复杂袋(螺旋形袋,扭曲于一个以上牙面或根分叉区)三、牙槽骨吸收(一)类型1 水平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多由炎症引起,为最常见的吸收方式2 垂直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不多,牙根周围骨吸收多。多由牙合创伤引起3 凹坑状吸收---牙槽间隔中央破坏,颊舌侧保留4 其他类型吸收---各部位牙槽骨吸收不均匀。正常时牙槽间隔高,颊舌侧低,呈波浪状,中隔破坏后形成反波浪状缺损(二)临床表现牙槽骨吸收用X线片观察。正常牙槽骨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1-2mm,如果超过2mm则为牙槽骨吸收。骨吸收的程度按照牙根根长的比例1/2.1/3,2/3表示。四、牙齿松动和移位(一)原因1.牙槽骨吸收:早期不松动,骨吸收超过根长1/2时出现松动。单根牙较多根牙不易松动,短根锥形根易松动,邻牙缺失的牙易松动。2. 创伤:急性慢性牙合创伤引起。牙槽骨吸收不多,但是牙齿松动,牙周韧带增宽。3.牙周韧带急性炎症4. 牙周翻瓣手术后5.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二)牙齿病理性移位因素1.牙周支持组织破坏2. 牙合力改变第二节 牙周病检查病史收集(一) 牙周病史(二) 口腔病史(三) 系统病史,白血病,心血管疾病,服药史二、牙周组织检查(一)口腔卫生检查1. 菌斑检查:菌斑检查药品:菌斑显示液,如碱性品红,四碘荧光素菌斑指数PLI:
I 薄,不易见到,探针可刮到
II 中等量菌斑
III 大量菌斑2. 牙石软垢检查:软垢指数DI
I 覆盖牙面1/3以下
II 1/3-2/3之间
III 2/3以上 牙石指数CII 覆盖牙面1/3以下II 1/3-2/3之间,颈部散在龈下牙石III 2/3以上,颈部连续龈下牙石(二)牙龈检查色、形、质、血(探诊出血可作为牙龈炎的标志)、龈沟液(三)牙周探诊要点
支点,力量20-25g,沿牙长轴方向,顺序探测(一个牙6个点,颊舌侧的近远中各3个点)三、颌及咬合功能的检查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1视诊    2扪诊(感到震动)3.蜡纸法(正中牙合检查)   4 咬合纸法(脱色纸法) (正中牙合,侧方牙合均可检查)5牙线或赛璐珞纸条法(检查前伸侧方颌牙合干扰)6 研究模型四、其他检查(一)松动度松动度:镊子夹住前牙切缘,合拢尖部抵住后牙合面1°<1mm2°1-2mm3°>2mm或垂直向松动(二)接触点:牙线检查(三)X线片检查I° 吸收<1/3
II °1/3-2/3
III° >2/3牙周膜宽度正常约为:0.15-0.38mm

美洲杉 发表于 2015-4-23 22:17:15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