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颌面部的发育-面部的发育
口腔颌面部的发育胚胎第3周时,前脑的下端形成一个宽大的隆起,称额鼻突。额鼻突下方相当于未来头颈的两侧出现六对圆柱状弓形隆起,称为腮弓。腮弓与腮弓之间有腮沟间隔。在咽内壁,与腮弓相对应处的膨出叫咽囊。六对腮弓中,第一对最大,称为下颌弓。第二对腮弓称舌弓,第三对称舌咽弓,其余三对无特别的名称。下颌弓将参与面部和腭的发育,第一至第四对腮弓除与舌的发育有关外将来还形成颈部。神经嵴的衍化:口腔的上皮组织,牙本质,牙髓,牙骨质等都是来源于外胚层间充质。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致畸。面3舌4牙腭5甲6面部的发育发育过程及常见异常人发育三个阶段:① 增殖阶段,从受孕到受孕后2周;②胚胎阶段,3-8周;③ 胎儿阶段,9周至出生。头颈部发育所有细胞均来自于神经嵴细胞。比如腮弓和咽囊。第34对鳃弓在发育过程中被第2鳃弓所掩盖,称为颈囊,残余上皮可发生囊肿或鳃瘘。如果囊肿与外部相同,即形成鳃瘘,胸锁乳突肌前缘任何部位少见情况下,开口可位于扁桃体隐窝处或有颈部及扁桃体处双开口第一鳃沟和第1、2鳃弓发育异常时,可在耳屏前方形成皮肤的狭窄盲带,为先天性耳前窦道 与瘘室相通,即为耳前瘘管面部的发育来自于第1腮弓和额鼻突衍化出的面突,它们是额鼻突衍化出的一个中鼻突(包括球状突)和两个侧鼻突;第1腮弓包括两个下颌突及其衍化出来的两个上颌突,突起之间为沟样凹陷。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为面突的联合。胚胎第3周末,出现下颌突。下颌突在中缝处联合。第4周时,上颌突形成。此时,额鼻突与左、右上颌突之间形成口凹,即未来的口腔。第4周末,口咽膜破裂、消失,口凹始与咽相通。胚胎第4周末,额鼻突向下生长中间部分称为内侧鼻突,两侧的突起称为外侧鼻突,胚胎第5周,内侧鼻突迅速向下生长,形成球状突。两个球状突联合形成人中。球状突与同侧上颌突联合,形成上唇及上颌。外侧鼻突与上颌突联合,形成鼻梁的侧面、鼻翼及部分面颊。上、下颌突由后向前联合,一面形成面颊部,一面使口唇缩小至正常大小,联合的终点即口角。两侧下颌突在中线联合。胚胎第7~8周,面部各突起已完成联合,颜面各部分初具人的面形。胚胎第6周和第7周时,各种致畸因子可形成面部畸形。(一)唇裂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前者从唇红至前鼻孔底部完全裂开;后者中最轻微的只在唇红缘有一小切迹。此种唇裂常伴有切牙和尖牙之间的颌裂及腭裂。唇裂多发生于上唇,由单侧或双侧球状突与同侧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唇裂可为单侧或双侧,但以单侧多见。两侧球状突之间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可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在中缝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唇裂。上唇正中裂及下唇唇裂均极为少见。(二)面裂较唇裂少见得多。上、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可发生横面裂;如部分联合,可形成大口畸形;联合过多,则形成小口畸形。上颌突及外侧鼻突未联合,可形成斜面裂。斜面裂常伴唇裂,故裂隙可自上唇部开始,沿鼻翼基部至眼睑下缘。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