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爱瑶 发表于 2015-3-19 14:16:14

乳房出现“小疙瘩”,当心乳腺癌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乳腺癌早期通常无症状,晚期乳腺癌才出现特异性征象,为治疗带来很大难题。中国瑶医妇科肿瘤首席专家李玉兰教授提醒,乳腺癌治疗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临床案例:不痛不痒“小疙瘩”,查出却是乳腺肿瘤  “没有任何感觉,手无意间在左胸摸到一个米粒大的小硬疙瘩,不痛不痒的,没想到竟然是癌症。”2014年9月底,家住河北承德的赵女士在家中休息时发现了身体上的这一变化,听说胸部长肿块不是小事,第二天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当地医院检查。经检查,赵女士患了乳腺癌。  李玉兰教授提醒说,有些患者认为乳房上长个“小疙瘩”,不痛不痒就不用去管,直到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去医治,其实这样是很不对的。临床上,越是不痛的乳房肿块越应该予以重视,一旦到晚期局部皮肤出现溃烂、浸润时,便会疼痛难忍,到那时,病情都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  “乳房肿块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症状,乳头溢液也是乳腺癌的症状之一。”李教授说,普通的乳腺增生会有溢液,患者可以根据溢液的颜色初步判断自己患的是哪种乳腺疾病。  女性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出现的是泌乳现象,有时口服避孕药或者镇静药后也会引起乳头溢液。另外,绝经后的妇女单侧或双侧乳头也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溢液,这些都无大碍,并不是疾病的前兆。但如果它多发生在一侧乳头且溢液中带血,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了,患者这时一定要高度警惕,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治疗现状: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态势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欧美国家较低,但也在逐年增多。”李玉兰教授说,据介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由2001年的31.88/10万上升至2010年的61.66/10万,增长93.4%,年平均增长率为6.8%,已成为女性增长速度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增速比男性肺癌还快。  “乳腺癌高发于40~50岁的中老年女性人群中,50~55岁发病率较低,55岁以后的患者又呈增多趋势。”李教授表示,近年来,乳腺癌患者渐趋年轻化,不到三十岁甚至没有结婚生育的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人数也在逐渐上升,近日医院就接诊了一位29岁的乳腺癌患者。  发病原因:除了家族遗传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主要致病因  李玉兰教授介绍,乳腺癌与遗传基因有密切关系,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姐妹)曾患有乳腺癌者,自身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高。此外,月经初潮早、绝经迟(>55岁)的女性、青少年时因淋巴瘤等疾病胸部接受过放射治疗者、应用激素缓解更年期症状者、长期饮酒的女性、肥胖的女性也需警惕。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熬夜、晚婚晚育甚至不育等成为主流现象,影响内分泌的正常运行,成为诱发乳腺癌的原因。”李玉兰教授说。有资料显示,未生育或者晚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大,其中,35岁以上生育者患乳腺癌的几率比35岁以下者高3倍。怀孕时,体内会产生大量黄体酮,能很好地保护女性健康,但如果不生育或者过晚生育会使体内雌激素增高,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大。  瑶医观点:乳腺癌没那么可怕,科学治疗可获长期生存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不十分明确,针对乳腺癌发生病因的预防还很难做到,但早期乳腺癌治疗预后好,科学治疗后可获长期生存。”李教授说,女性患者每半年要做一次全面检查。此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以战胜病魔。  “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得这病,总觉得比别人少了什么,会遭到他们异样的眼光。”不少乳腺癌患者谈及这,都会黯然神伤。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和审美器官,乳腺癌对女性患者而言不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摧残了她们的心理健康,她们多会因担心乳腺切除术后遗留的明显胸部畸形而大受打击,尤其是年轻女性,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样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情况就会好很多。如果及时查出病情,在北京瑶医医院可以进行保乳治疗。如果实在不能保乳,患者术后结合瑶医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防止肿瘤复发。另外,患者可简单地佩戴合适的义乳保持外形。”李教授说。  瑶医建议: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养成定期检查好习惯  李教授说,女性要摒弃熬夜、饮酒的习惯,要多抽出时间做运动。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吃些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如蔬菜、水果、谷物和豆类等,不要过度进行营养品的补充,尤其是含雌激素的补品或随意服用避孕药、激素类药物、化妆品,以免造成内分泌紊乱,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要定期做乳腺检查。从18岁到30岁,每月都要做好自检。若是发病高危女性,建议40岁前提前进行筛查,筛查间期每半年1次。

fuxiaohosp1 发表于 2015-3-22 20:05:45

与男性无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乳房出现“小疙瘩”,当心乳腺癌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