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神医 发表于 2014-1-16 19:39:25

2014年烧伤外科主治医师知识辅导之烧伤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治疗

2014年烧伤外科主治医师知识辅导之烧伤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治疗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治疗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实际上是预防措施的继续。因此如积极防治休克、清除肌(血)红蛋白、防治感染等,无论在治疗少尿型或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病例,仍属主要措施。

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既可由严重烧伤和感染引起,亦可由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治疗原则应是“量出为入”。对于水分的补充要充分考虑内生水量和不显性失水量的问题。正常的内生水量为400ml/d,代谢水平增高时可达700ml/d。烧伤后的渗出多少可根据包扎敷料的厚度及渗湿程度来估计,如果创面为暴露或半暴露,尤其是有红外线治疗等高温条件下,不显性失水量难以估计。临床经验可根据创面大小给予估计,一般为1000~3000ml/d,特大面积烧伤可高达5000ml/d。还应考虑气管切开、高热、呼吸快慢等因素。应尽量维持补液速度的均衡,密切观察临床表现来调整输液量及速度。输液速度的突然加快极易导致脑水肿和肺水肿,对治疗不利。如有条件,最好按照体重变化进行调节。体重每天减轻0.2~0.3kg说明液体控制良好。或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使保持在正常值范围以内。当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进入多尿期后,特别是与烧伤休克期后水肿回收期重叠时,不仅尿量增多,而且血容量也增多,如果仍按“量出而入”原则补液,将导致心脏严重超载,甚至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对于钠、钾等电解质平衡的紊乱,应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临床上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对钾、钠的摄入比较谨慎,如非特别必要一般不予补充。低钠的情况较为多见,有可能是钠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钠丢失过多、稀释性低钠的结果,应区别对待。对于低血清钠并不要求急于将钠补至正常水平,血清钠浓度维持在130mmol/L左右便可。钾离子紊乱比较复杂,严重大面积烧伤时,由于大量创面渗出,即使在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也少有高钾血症。但有时由于大量肌肉破坏、酸中毒、严重感染、输注大量库存血、摄入大量含钾食物或药物(如输注大量青霉素钾盐)等,可使血清钾增高。由于高血钾临床早期症状不明显,尤其某些症状可被严重大面积烧伤症状所掩盖,往往待严重高钾血症时甚至心搏骤停后才被诊断,以致抢救不及。而血生化检查结果往往滞后于临床实际情况,且又不能经常检测,因此必要时应进行心电图持续监护,并根据情况及早治疗。临床的血生化检查仅能代表细胞外液的情况,因此临床上的处理不能只满足于血生化上的数值纠正和“正常”,必须根据临床表现全面衡量。

2.注意营养支持 严重烧伤常伴有负氮平衡,而急性肾功能不全亦常伴有蛋白高分解代谢状态。加上患者食欲较差,呕吐、腹泻等,常导致营养不良,其直接后果即是导致肾损伤修复功能障碍与免疫力低下,导致恶性循环。故认为,营养状况是直接影响急性肾功能不全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营养治疗,其目的在于减少毒素,减轻物质代谢紊乱,促进肾损伤的修复与再生和稳定病情。原则上量出而入,按需供给,任何过分限制或过度营养都不恰当。对于少尿型尿素氮显现率(排出量)较低,≤4~5g/d,未接受透析治疗者,可给予含氮较低的营养治疗。对于尿素氮显现率>4~5g/d,明显营养不良或正接受透析治疗者,可给予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对于非少尿型者,通常对大量的氮质营养的耐受性较大,或正在接受透析治疗者,可摄入高氮质量营养,一般均可耐受。在给予营养治疗时,尽可能采用肠内营养方式,现已有许多液体营养处方制剂可供选择。应注意在提供足够蛋白的同时,还应考虑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合理比例及电解质的浓度。对于需要肠外营养者,应注意给予适当液体量。伴尿毒症时,可给予高浓度葡萄糖和氨基酸,作为提供热能的主要方式。对于同时并发脓毒症者,不应给予脂肪乳剂,以免产生高脂血症,还可能会损害网织内皮系统。最好选用含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营养液,以免破坏体内的氨基酸平衡,并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和胰岛素。

营养的支持,原则上应达到正氮平衡。但在严重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创面感染的存在,高代谢分解相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难以达到正氮平衡,如能维持氮质基本平衡或轻度负平衡即应认为满意。因为有时为了达到正氮平衡,输入量过多,尤其是少尿患者,可导致其体液超载,心脏负荷过重。如口服过多,则往往由于患者食欲缺乏难以接受,即便勉强摄入,可造成消化不良,发生呕吐、腹泻、腹胀,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和加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等。

3.血液透析疗法 血液透析疗法是根据半透膜原理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净化血液,清除因肾功能障碍所造成的过多有害代谢物如氮质、钾、镁等。常用的方法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前三种方法为间断性透析治疗,缺点为疗效维持时间短暂,容易产生超滤导致的血容量不稳定,且溶质清除率不高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克服以上缺点,目前已发展成多种技术,包括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emodialysis,CAVH)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ontinuous veno-veuous hemodialysis,CVVH),较间断透析法具有更多优点,不仅可清除有害代谢产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此外,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尚可清除血中内毒素和一些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可减轻SIRS对肾实质的损害,有利于受损肾组织的修复。

连续血液净化是稳步、连续进行的,其主要优点可概括如下:①血流动力方面较平稳,变化较少,避免了间断净化所致的血压波动,尤其是低血压。②能较精确控制血容量,随时可清除过多的体液,调整液体平衡。③可以连续不断清除血尿素氮,调整电解质和(或)酸碱失衡。④由于及早清除代谢产物,有利于营养支持。⑤有利于及时改善血气交换的变化。⑥可不断清除血中内毒素和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减少了对肾实质的继续损害,有利于肾功能恢复。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应尽早实施。应用指征主要有:①无尿或少尿已2天以上。②有体液过多的临床表现,如脑、肺水肿,眼结膜水肿,未烧伤部分有明显水肿或低位性水肿,中心静脉压大于正常值。③血清钾大于6.0~6.5mmol/L,或心电图有高血清钾图形。④血尿素氮每天上升18mmol/L以上,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至25%以下。⑤严重代谢性酸中毒,HCO3-浓度在13mmol/L以下。

以往急性肾衰竭均等到出现高钾血症和明显尿毒症时,才启用血液净化疗法进行治疗和抢救。目前趋向于早期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除非有严重的并发症妨碍透析治疗,只要条件允许,均应考虑透析治疗,以促进肾功能的早日恢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烧伤外科主治医师知识辅导之烧伤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治疗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