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膏
24.消肿膏组成:大黄10g,白芥子10g,生地10g,黄柏10g,乌药10g,熟石灰10g,血竭10g,儿茶10g,川黄柏15g,木鳖子15g,半夏15g,
骨碎补15g,丹参15g,红花15g,自然铜15g,南星15g,降香15g,黄芩15g,香附15g,赤勺15g,木香25g,乳香25g,桃仁25g,刘寄奴25g,当归25g。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用于一切跌仆损伤,肢体肿胀疼痛。特别是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后,外敷消肿膏,再以夹板局部外固定。次日调整夹板时,更换消肿膏3~5次.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鸡蛋清或消肿膏合剂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敷于患处。
25.生肌散软膏
组成:熟石膏1500g,炉甘石2500g,生石膏1000g,甘草250g,冰片100g,各研成细末,凡士林10000g。
功用:主治新旧创伤感染,腐肉已尽的溃疡创面,或皮肤张力性水泡,新鲜刀剑伤或手术后创口裂开。急性炎症或腐肉末尽忌用。
用法:配制时先将甘草加水1000毫升,煎煮浓缩成300毫升,加入生石膏混合后晒干研末,再以热石膏、炉甘石及冰片一起加入凡士林(火上溶
解)均匀搅拌,调成软膏备用。
26.祛瘀消肿止痛膏
组成:生黄柏、生大黄、斑漆、蒲公英、风尾草、青骨藤、合欢皮、薄荷、利桐皮、冬青叶、川断,共为细末,蜂蜜水调成糊状外敷。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一切闭合性损伤,骨折、脱位整复固定后,早期外敷患处,3~5日换药1次。
活血散
组成:乳香,没药,血竭,贝母,羌活,南木香,厚朴,川乌,白芷,紫荆皮,生香附,炒小茴,甲珠,煅自然铜,独活,续断,川芎,木瓜,上安桂,当归。
功用主治:止血舒筋,活血散瘀,理气镇痛。用于久伤不愈,经血不和,创伤出血,伤后肿胀,疼痛瘀血。
用法:共研成末,开水冲调成糊状外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