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988 发表于 2013-7-9 08:11:45

[临床经验交流] 儿童抽动与多动症——我的认识

认识一下小儿抽动症与多动症:根据临床观察、治疗经验、相关资料文献。
1、区别:两者都是轻微脑功能障碍,本人简单通俗概括,如果出现下表某一症状,特别是疾病以后,常见的如感冒.持续时间在半个月以上都应该考虑,具体如下表:
鉴别要点
抽动症
多动症
发病原理
肌群抽动异常
个人行为异常,是心里障碍
两者关系
有多动症表现
没有抽动症表现
主要表现
连续、刻板、不自主肌肉抽动,或刻意的一些动作表现
冲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主要症状
泛眼,丛鼻,撅嘴,弄眉,鼓腮,摇头,弄舌,耸肩,清嗓,甩手,蹬脚、踢腿、空咬,空吸允,做苦笑脸
发呆、手脚总想动、做小动作、不安静、喧闹惹事、破坏行为、学习差、叫喊、打人、破坏财物,多嘴插嘴,做鬼脸、咬指甲、吸指头、拔毛发、挖鼻、肯笔头、调皮捣蛋。散漫、健忘、笨拙,迟缓
症状群
单一或两个出现多
综合出现
治疗
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精神辅导护理治疗为辅
常用药物
氟哌啶醇,硫必利,安定,正元脑宁,维生素AD,
补锌、利地林、右旋笨柄胺,安神定志丸、益肾健脑丸
中医病名
摆头风,目扎,振掉,慢惊,痉风、梅核气
失聪、健忘、疳证、妄动、虚烦
中医认识
先天不足,阴虚阳亢,阴精不足,筋脉失养,肝风痰火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阴不足阳有余,心脾肾不足阳亢,心肝脾肾功能失调,
中医治疗
补益肝肾为主,佐养阴、健脾、清火、化痰、息风,补肾养筋为**
补脾肾为主,佐清心、平肝、健脾、安神、化痰。益肾宁心健脾为**
预后
有自愈性,大多数随年龄增长消失,也可以发展自闭症等精神障碍
引起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可以影响一辈子
2、本病综合治理,本人都是中医治疗,补肾、健脾、养阴,息风为**,拟的一个方剂自称:抽动益智龟板方,效果不错。
龟板20g,枸杞子7g,百合7g,益智仁5g,龙骨20g,大枣根10g,怀山药10g,茯苓7g,太子参8,防风5g,全蝎2g,蝉衣4g,
在此方的基层上加减用应。
3、临床上丛鼻和清嗓很容易误诊鼻炎和咽炎,
鼻炎、咽炎有痒和不舒服的感觉。而抽动症没有,也缺乏不舒服的感觉,就是一种象习惯性动作

/ty★基层医生★ 发表于 2013-7-15 06:24:10

{:5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经验交流] 儿童抽动与多动症——我的认识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河北高考网 | 河北单招网 | 执业药师真题 | 昭昭医考 | 执业医师真题 | 标签页 | 国家医学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 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