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癌症问题的新探索
腹腔内的癌肿瘤,属中医“症积”。病因是由风寒湿痰,饮食伤脾,气滞血瘀所致。临症分别采用各种治疗措施,但几乎是仍然“其病不动”。癌症虽同样是风寒湿痰,饮食伤脾,气滞血瘀影响组织所致,但其病理变化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癌症是因各种病理产物经过由表入里,由浮浅到深入潜伏,由无形到有形,由分散到集中凝聚,由质地疏松到结实坚固的一系列病理变化,造成“量与质变”所生成的。病已起了根本变化,用药依然不变,这当然是无效的。
要想使癌症患者治愈,治则虽说同样是“消坚积散”。但选择药物,则需根据“量与质变”的病理特点来确定。因病理产物经过由表入里凝聚为结实坚固的肿物,治宜必须选择从无形到有形,逐渐凝聚结实坚固,并由里透出所产生强大的消散之力的药物,才能使药性入里直达病所,又可透邪外出。因入里出表,也就是药性的“升降”所产生的强大的消散作用,故能使肿物迅速消散而彻底治愈。那么,最为对症的药物究竟是什么?根据形象的概念来分析,只有选择种子催芽使用。因种子是吸收植物所有精华,从无形到有形逐渐凝聚结实坚固而生成的。通过催芽,则能生成聚而复散之性。其芽由里透出,故其性主升而透邪外出。其根下扎入地,故能入里直达病所,又能使毒邪下降而排出。因其药性能入里出表,也就是“升降”的作用,故能消坚磨积而使肿物消除。
有关种子通过催芽,是否真正能产生强大的消散作用?这在中医学中早已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例如,谷麦饮食入胃会导致食积,通过催芽使用又可治疗食积。要说有所不同,就是不同的种子含不同的成分。不同的种子催芽,也就能消散不同的物质。故各种不同的癌肿瘤,则需选择不同的种子催芽来消散。那么,“其病不动”的癌肿瘤,也就可因其推动动而消散。
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种子催芽消散不同的癌肿瘤?其原因就是:食积是因食物入胃,脾胃不健或吃入过多而导致食积。癌肿瘤是因食物通过消化吸收转变营养物质(包括致癌核蛋白),因组织功能(细胞功能)不足或摄入过多,也同样会在组织(细胞核)中积聚形成肿物。这就说明了食积与肿瘤虽说同样是物质所积,但因积聚的部位,数量,物质性质的不同,所以治疗必须根据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物质,采用不同的种子催芽,进行对症治疗,才能也象使用谷麦芽治疗食积一样,迅速而愈。
“肿瘤细胞中,核仁体积往往显著增大,反映了核仁功能亢进”(《生物学》第20页),以及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构改变包括染色体改变。这就说明了细胞核中RNA尤其是DNA已经量与质变。其主要原因就是性质改变。如不因RNA尤其是DNA性质改变,就不可能导致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构改变包括染色体改变。其癌细胞核仁增大,就是因化合基因改变,合成了性质改变的RNA尤其是DNA,在正常情况下不可分解代谢,因而在细胞核中积聚所造成的。越是不可分解代谢,就越积越多,细胞核也就越来越大。因此癌细胞核功能亢进,分裂快,无限制的增生,甚至导致扩散、转移,几乎全身都是。如能分解代谢,就不可能形成巨核或多核的癌细胞,也不可能无限制分裂、增生与扩散转移。
体内任何物质的合成,都是通过分解代谢排出的。例如水、蛋白质、糖、脂肪等。如不通过分解代谢排出,就不能进行物质交换,也不能维持生命活动。如能维持生命活动,那么,人的一生要喝这么多的水,要吃这么多的食物,假如都在体内合成而不分解代谢,人可就会无限制增大,甚至会形成非常巨大的庞然大物。因此任何物质在体内合成,只有通过分解代谢才能排出,才能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人也才能不会无限制增大。对于癌细胞中的RNA尤其是DNA合成来说,也只有通过分解为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才能彻底治愈。如不通过分解代谢排出体外,合成了致癌的RNA尤其是DNA也就依然遗留在癌细胞核中,癌细胞也就依然在无限制分裂增生,在无限制扩散转移。因此,癌症就不能治愈。因癌细胞核仁增大,说明了癌症的病变在于细胞核,所以,要解决癌症问题,只有根据核酸分解代谢的机理研制药物,使癌细胞核中的RNA尤其是DNA通过分解为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才能彻底解决癌症问题。那么,通过分解,使癌细胞核中的RNA尤其是DNA转变为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了体外,癌症问题是否能真正完全彻底解决?这是完全彻底解决了的。因癌细胞核中的RNA尤其是DNA已被分解为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了体外,癌细胞就完全死亡,遗留在体内的只不过是没有RNA尤其是DNA的毫无活性的癌细胞空壳。对于没有RNA尤其是DNA的癌细胞空壳来说,就是在任何激活基因的作用下,也都不能使其再激活生成癌细胞,所以癌症患者就彻底治愈。
正因为只有通过分解代谢,才能使细胞核中的RNA尤其是DNA排出体外而彻底解决癌症问题,那么促进分解代谢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就是酶。因任何细胞内RNA尤其是DNA的分解代谢,都是只有通过适应核酸酶的催化作用才能完成,对于癌细胞中的RNA尤其是DNA的分解代谢来说,也同样只有通过适应核酸酶的催化作用,才能使其分解代谢排出体外而彻底治愈。因此,只要找到了适应催化癌细胞的核酸酶,就等于找到了彻底治愈癌症的特效药。
酶的来源非常广泛,可到动物中寻找,也可以到植物及微生物中寻找。虽然无论动物还是植物以及微生物(本文以植物核酸酶来举例说明,动物、微生物中的核酸酶从略),任何部位都存在酶,但含量少,活性低,不足临床使用。并且也不是治疗癌症所需要的核酸酶。因癌症的病变部位在于细胞核,其治疗原则是核酸代谢,所以需要的是核酸酶。如不是核酸酶,就不能参与核酸代谢。因此,不是核酸酶用于治疗癌症则是无效的。正因为只有找到核酸酶,才能治愈癌症,那么核酸酶究竟要到什么地方去寻找呢?只有到细胞核中寻找,才能真正得到。例如,到植物中寻找,只有选择种子催芽,才能获得。因任何种子都有皮壳核仁,核仁中所存在的是酶原,酶原不能产生催化作用。因此,只有通过催芽,使其中的酶原激活生成大量的活性酶,也就是核仁中的核酸酶,才能产生催化作用。有关种子催芽,是否真正能产生催化作用?在中医学中早已证明:例如,用麦谷芽治疗食积(用麦芽制饴糖。民间早已流传),这就是谷麦芽中的酶所产生的催化作用。麦芽中所含淀粉酶,转化糖酶《中药大辞典》。然而用麦芽制饴糖就是因麦芽中的淀粉酶,糖酶,将糯米中的淀粉催化分解为糖。因糯米中的淀粉被催化分解,所以留下来的只不过是糯米空壳。这就说明了麦芽中的酶,是进入糯米核内催化的。因此,麦芽中的酶是核酸酶。如不是核酸酶,就不能进入核内催化。有关使用催化癌细胞的酶就是核酸酶,其机理则与用麦芽制饴糖相同。所以癌细胞通过催化分解后,其核仁已被完全分解代谢,因而留在体内的只不过是没有核仁的空壳。因空壳再也不能激活生成癌细胞,所以癌症患者就彻底治愈。如不使用种子催芽,则是无效的。例如,无论使用这么多的麦、麦叶、麦秸、麦根、麦壳治疗食积或者制饴糖,则都无济于事。这就充分证明:只有将种子催芽使用,才能产生催化作用。对于治疗癌症来说,也必须选择种子催芽使用。
酶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其高效性,就是只需少量或微量,即可产生大大的化学反应。其特异性,就是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这就是酶的特定构象,只能与底物的构型完全吻合,才能产生催化作用。也就是说,底物分子略大或者略小,都不能与酶相结合,故不能产生催化作用。因此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故各种不同的物质就需要有各种相适应的酶来催化,对于各种癌细胞中的RNA尤其是DNA来说,也同样如此。正因为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所以找到了适应催化癌细胞的核酸酶,就不能催化正常细胞,并且对正常细胞也就没有影响。从而就解决了杀死癌细胞,同时也杀死正常细胞的没有选择性的难题。
世上种子无数,通过催芽,就能激活生成无数种核酸酶。在这浩瀚的核酸酶海里,难道会找不到适应催化癌细胞的核酸酶吗?这是不会的。只要找到一种适合催化癌细胞的核酸酶,就等于解决了一种癌症问题;找到了适合催化各种癌细胞的核酸酶,就等于解决了各种癌症问题。难道癌症会无药可治吗?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有关癌症问题的新探索”在“全国基层医学,管理学术研讨会”上大会发言稿,1995年12月5号于珠海市望海楼宾馆。
浙江武义桃溪镇中心卫生院潘东明
目前,“杀死癌细胞又会激活而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致癌核蛋白在体内合成时,本身是没有活性的。是要经过适当物质作用后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例如,我们所吃的食物都是煮熟的,通过消化,吸收转变为营养物质或合成致癌核蛋白时,是没有活性的,是要经过适当物质作用后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生命物质或致癌核蛋白。就是有活性的东西吃下去,经过消化,肠胃道屏障,也不可能有活性的吸收。因此,致癌核蛋白合成时本身没有活性,而是经过适当物质激活后才有活性。然而这一合成与激活的过程,正如: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时,或初分泌时,没有催化活性。这种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质称为酶原。例如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等。酶原经适当物质作用后能转变为有活性的酶,例如胃蛋白酶原可被氢离子激活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原被肠激活为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原被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试用教材,第32页。
由此可见,致癌核蛋白合成时,本身是没有活性的,其中的酶原,也是没有活性的,是要经过适当的物质作用后才能激活的。为此,把癌细胞杀死,其中的酶也杀死,这死亡了的癌细胞质包括其中的酶,正与合成时本身没有活性的致癌核蛋白和酶原完全相同,因此虽说通过实验观察,证明癌细胞已被杀死,但经体内适当物质的作用,则癌细胞又被激活了,所以,使用杀死癌细胞的药物,将癌细胞杀死,癌症是不能根治的。因致癌核蛋白合成,本身是没有活性而被激活的,所以把癌细胞杀死,这死亡了的癌细胞中的核蛋白,正与合成时的没有活性的致癌核蛋白完全相同。因合成时没有活性的核蛋白会被激活,难道这被杀死了的癌细胞中的核蛋白,就不会再激活生成癌细胞吗?这当然是会被激活的。因本身没有活性而被激活,与杀死没有活性而被激活特点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要说有效,也只不过是在表演杀死激活,再杀死再激活的把戏。有关这一点,在将近一个世纪的临床实践已证明:无论采用什么药物杀死癌细胞,都是因激活而复发的。这就充分证明了杀死癌细胞的药物研究与治疗是错误的,是永远解决不了癌症问题的。
要真正的解决癌症问题,只有根据核酸分解代谢的机理研制药物,使致癌核蛋白通过分解为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才能达到彻底解决的目的。因致癌核蛋白通过分解代谢已排出了体外,体内就没有了致癌核蛋白,所以在任何激活基因的作用下,再也不能激活生成癌细胞,因此,癌症患者就彻底治愈。
为什么只有根据核酸分解代谢的机理,研制治疗癌症的药物,才能彻底解决癌症问题?其科学依据是:任何物质在体内合成时,都是通过分解代谢排出的。例如蛋白质、糖、水、脂肪等。就是吃饭喝水,也是通过大小便排出的,对于致癌核蛋白在体内合成来说,也同样只有通过分解代谢才能排出。如不通过分解代谢排出,那么,人的一生要吃这么多的食物,喝这么多的水,即使都在体内合成,岂不就要成为非常巨大的庞然大物了吗?。对于癌细胞中的RNA尤其是DAN合成来说,就是因不能分解代谢排出,所以就在细胞核内积聚。越是不能分解代谢排出,就越积越多,癌细胞核也就越来越大,结果越来越造成分裂快,无限制增生,甚至导致扩散转移,几乎全身都是。如能通过分解代谢排出体外,这巨核或多核的癌细胞是不存在的。这正如吃饭喝水与大小便,物质吸收合成与分解代谢排出一样,所以人就不会无限制增大。由此可见,任何物质在体内合成,都是只有通过分解代谢才能排出体外,对于致癌核蛋白合成来说,也同样只有根据核酸分解代谢的机理研制药物,才能使致癌核蛋白通过分解代谢排出体外而彻底治愈。除此之外,别无出路。因此,根据核酸分解代谢的机理研制药物,使致癌核蛋白通过分解代谢排出体外而彻底解决癌症问题的药物研究方向,是绝对正确的。然而“有关癌症问题的新探索”就是根据核酸分解代谢的机理撰写而成的。同时,也就是我的《癌症论》总纲的缩写。因此,只要根据本文的机理去研制药物,癌症问题是一定能够解决的,并且也是完全能够彻底解决的。不过,作为一个新学术的开端,里面不免还有不足之处,故敬请同道多提宝贵意见,使之日臻完善。
赞一个,感谢您的分享·
页:
[1]